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76 更新时间:2023/12/25 6:30:40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背景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宰执入见,请求立储,由皇太后同听政。神宗已说不出话,只是点头首肯。王珪他们所说的皇太后即指神宗的母亲英宗高皇后。高太后出身将门,其曾祖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她对熙丰新法一直持否定态度,但因宋朝的家法,无法出面干预。

三月一日,高氏垂帘听政,宣布立神宗第六子赵煦为皇太子。高太后知道大位更迭在即,一方面命侍卫禁止神宗的兄弟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出入皇帝的寝殿,一方面暗地让人按十岁孩子的模样缝制一件黄袍。

五日,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皇太子赵煦即位,此即宋哲宗。高太后在哲宗即位典礼上向群臣特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子继父业,其分当然!”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顺利地完成了皇位的交接。

神宗去世,司马光从洛阳进京奔丧。卫士见到他,都致敬行礼。老百姓在道路两旁欢迎他,高喊着:“无归洛阳,留相天子,活我百姓!”高太后派使者问他当务之急,他上了好几篇奏札,归纳起来,一是广纳谏言,一是废除新法。尤其对新法,他持全盘否定态度,认为变法派完全在“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不久,司马光以门下侍郎入朝,吕公著也以尚书左丞被召。这时的蔡确韩缜是宰相,章惇是知枢密院事,他们都是变法派。司马光执政以后的第一道札子就是《请更张新法》,他把新法比成毒药,认为必须全部废止。

主要内容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使用“以母改子”的政治手段,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说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接着全盘否定了新法,评判新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新法大部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如差役法,知开封府蔡京依司马光的限令,在五天之内全部恢复,但旧法对社会的危害较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非理耗散殆尽”。

与此同时,旧党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惇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惇屡加击逐,直至被迫赋闲,贬至岭南。

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其中蔡确写《车盖亭诗》,以为皆涉讥讪,贬死于新州。变法派人人怀自危,惶惶不安,吕惠卿在谪籍不敢喝口冷水,唯恐因此得病,而被反对派抓住把柄。

对西夏,司马光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图安一时。这些行为举措,激起社会上广泛不满。头脑较为清醒的人们曾劝告司马光,要为年幼的宋哲宗设身处地,异日若有人教以“父子义”,唆使哲宗反对今天的“以母改子”,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光说:“天若祚宗社,必无此事!”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宋哲宗的不满。

哲宗亲政后说,他在垂帘听政期间“只见臀背”,斥责旧党全不懂君臣之义。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禅不以为然地重用宦官黄皓,最后导致了什么后果?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宦官黄皓入朝参政,破坏了朝纲,打压蜀汉贤臣,最终使蜀汉亡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上奏后主刘禅,请求处死宦官黄皓

  • 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兵分三路,共十六万人进攻蜀汉,那么邓艾能灭蜀国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一起看看吧。西路邓艾领兵三万出狄道,进攻沓中的姜维,中路诸葛绪领兵三万进攻阴平,以阻截姜维的退路,东路钟会率领剩下的十万进攻汉中。结果虽

  • 本就有管家能力的李纨,为何不愿意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诛吕功臣为什么基本放弃了控制汉文帝刘恒的想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看似软弱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沦为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后八年(前180年

  • 被诸葛亮"宠坏"的魏延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诸葛亮对魏延很好,魏延为什么要在诸葛亮去世后起兵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诸葛亮执政时代,魏延凭借自己的资历战功和丞相的信任重用而欺

  • 从魏延事件来看,为何说刘备拥有比诸葛亮更高的格局?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取长沙时,诸葛亮想杀魏延,刘备坚决反对,二人谁的格局更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想要杀掉魏延呢?其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

  • 朱祁钰病重后,礼法上继承皇位的人选只有哪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过程中表现优异,为何却不算联军成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坚参加了讨伐董卓,为什么史书却不把他算作一路诸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十八家诸侯伐董卓”是小说前半段非常

  • 清朝八旗的改色事件是什么?详解八旗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朝八旗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那么后来改色事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下面历史吧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八旗改色清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

  •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力有得到提升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当汉中国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前半生屡遭失败、寄人篱下的刘备之所以能咸鱼翻身,最终与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