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他凭什么被称为“东吴四英将”?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怎样的?他凭什么被称为“东吴四英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5 更新时间:2024/1/18 18:00:14

鲁肃,字子敬,东汉末年孙吴势力著名将领,杰出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曾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能人志士纷纷涌出,登上我国历史上最绚丽精彩夺目的三国舞台,并且,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宣传,三国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杰出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张辽司马懿、周瑜、陆逊等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除了那些表现突出的人物外,东吴的四英将之一的鲁肃,相对来说,似乎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忠厚老实的无能之辈印象。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尽管在政治上很有眼光,但在奇谋将略上远远比不上诸葛亮,他坦率忠厚,一派长者之风,老实得近乎迂腐。这就是《三国演义》在一般民众心中树立的鲁肃形象。

但是,这是真的吗?如果鲁肃真是一个无能之辈,他凭什么能被称为“东吴四英将”呢?我们可不要被小说演义给骗了。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鲁肃又是什么样子呢?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是临淮东城人,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他看到天下将要发生大乱,就学习击剑骑射。又招集一群少年,晴天往来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猎,下雨天就聚众讲习兵法。

周瑜和孙策起兵后,军粮短缺,听说了鲁肃的大名,就带了数百人前来拜访,请鲁肃赞助一些粮食。鲁肃家有两囤米,各三千斛,鲁肃当即分一半赠给了周瑜,周瑜由此知道鲁肃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后来,袁术也听说了鲁肃的声名,要给他一个官做,但是鲁肃看出袁术成不了什么大事,就带着几百人,准备去江东投奔周瑜。

袁术得知后,急派骑兵追来,鲁肃让老弱先走,自己带一些人殿后,当追兵赶到时,鲁肃出言:“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

鲁肃劝他们识时务,不要相逼,并且又立了一个盾牌,开弓射去,箭箭都洞穿而过,追兵见鲁肃露了这一手,就退了回去。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肃作为一员武将,也是身手不凡。

但是,鲁肃的过人之处并不在于战阵厮杀,而在于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谋远略。鲁肃到江东后被周瑜推荐给孙权,孙权和他谈得十分投机。

孙权请教怎样才能成就一番大业,鲁肃向孙权分析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形势,提出了“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衅”的战略决策。并且还建议孙权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控制长江,建号称帝以图天下,可以成就一番汉高祖一样的事业。鲁肃的这番分析实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只是,后来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先是刘备介入荆州事务,接下来刘表一死,曹操马上就挥师南下,这时割据于江南的孙权一方如何做,对自己将来的命运具有至为重大的影响。

在这紧要关头,鲁肃又体现出了过人的战略眼光。果断地提出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并亲自过江,在当阳迎住被曹军打得大败的刘备。

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孙、刘两方结成联盟,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完胜了志在必得的曹操,不仅巩固了江东基业,还对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一件事,能充分体现鲁肃战略眼光,那就是借荆州。在鲁肃死后,孙权有一次和东吴的后起之秀陆逊谈起周瑜、鲁肃、吕蒙的长短,认为鲁肃生平有两个长处一个短处,其中短处就是借荆州给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答应刘备借荆州,更是成为老实人上当的一个笑话,但是事实上,如果不是鲁肃当年力主借荆州给刘备,孙权是否还能安坐在那里数说周瑜、鲁肃的短长,倒是个问题。

当初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吕范等人都劝孙权扣留刘备,只有鲁肃反对这样做,还力主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

这一着其实十分厉害,孙权如果不借,那么凭他自己的力量,在当时根本不足以与势力强大的曹操抗衡;而借荆州给刘备,等于为曹操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刘备可谓是“打不死的小强”,有了刘备,就让曹操首先想的打击刘备,然后才考虑东吴,这最终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正因为如此,当曹操听到刘备借到荆州的消息时,手中的笔才会惊得掉在地上。

再后来,当刘备西进占据了益州后,孙权又向刘备讨要长沙等三郡,刘备耍赖不给,孙权要发兵硬夺,刘备也不含糊,直接命关羽迎战,在这紧要关头,又是鲁肃挺身而出,单独赴关羽军营中谈判,最后逼迫刘备以湘水为界,把三郡还给东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孙权十分哀痛,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在蜀地为鲁肃举办了吊唁仪式。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正式称帝,他在登坛祭天时,忽然想起鲁肃当年为他谋划帝王之略时的情景,感慨万分,回头对身旁的大臣们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这说明,十几年前的鲁肃早已为他预算好了这一切。

这就是历史上的鲁肃,在三国英雄辈出的时代,他绝对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而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无用之辈。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为了博得君王的宠爱,都想出过哪些“好玩”的招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妃子为了博得君王的宠爱,都想出过哪些“好玩”的招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插竹洒盐汁“插竹洒盐汁”是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招数,为的是给皇帝增添新鲜感。它说的南北朝刘宋时期的宋文帝,作为皇帝内务的管家,估计是为了给宋文帝增添些许的新鲜感,太监想出了这么一个很刺激的办法,让主子每

  • 耶律休哥有哪些勇猛事迹?他的威名能“小儿止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耶律休哥,字逊宁,契丹族,辽朝宗室大臣、军事家,隋王耶律释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伯父)之孙,南院夷离菫耶律绾思之子。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耶律休哥作为契丹宗室贵族子弟,少年时期就跟随军队南征北战。大辽乾亨元年(979年),宋军围攻燕京(今北京)时,耶律休哥带领军队前去增援,

  • 宋理宗的庙号为何是“理”?揭秘宋理宗与理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宋理宗的庙号为何是“理”?揭秘宋理宗与理学的故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宋理宗赵昀是南宋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四十一年,在两宋历史上,也只少于北宋时期宋仁宗的四十二年,虽然他在后世的名声不怎么好,但当了这么长时间皇帝,总归还是做了些大事的,其中最值得书写的大事有两件。第

  • 秦始皇穿“黑色龙袍”,背后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秦始皇穿“黑色龙袍”,背后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始皇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但是其他王朝的皇帝穿的都是黄色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们还有一个称号,叫天子,而代表的是龙,因此才把穿的衣服称作是龙袍,以至于后来的皇帝也会穿黄色的龙袍。可是秦朝的皇帝却与众不同,偏偏不穿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去哪里了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去哪里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想必大家都听过杨门虎将的故事,在北宋时期杨家将可是出了很大的力,可是到了后期,杨家将没落了,而且更惨的是其后辈居然还落草为寇了,昔日的威风一点也不存在,所以还是挺可惜的。为什么会如此呢?这与宋朝的制度有关,都知道北宋最重文抑武,所以

  • 乾隆的十五阿哥名字里为什么没有“永”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乾隆的十五阿哥名字里为什么没有“永”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是清朝的一位很有能力很了不起的皇帝,而这样一位帝王却也有一些自己的爱好,那就是他非常喜欢玉,可以说已经是到了非常痴迷的地步了。而现在博物馆的那么多的玉器大部分都是他当时收藏的。就因为他爱玉,对玉的痴迷,也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

  • 汉殇帝刘隆为何被称为“百日皇帝”?他创下了哪两项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封建社会时期的帝王们都渴望长生不老,企图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但长生不老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历代帝王早殇、疲于政事或纵情声色,短命的皇帝居多,超过60岁的帝王少之又少,其中最长寿的是乾隆皇帝,享年89岁。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是谁吗?他就是汉殇帝刘隆,去世时不满周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说说刘

  • “牢骚文人”应该怎么对付?宋仁宗有妙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文人自古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影响,都有个“通病”,那就是热心政治。即便“在野”,对政治的热情亦丝毫不减。那么宋仁宗是如何对付这些文人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何看待在野文人的“政治言论”?在不开明的皇帝看来,那是“妖言惑众”,而在开明的皇帝看来,那不就是“发牢骚”。文人为什么

  •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吴藻,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自幼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文学艺术教育,能识谱,会弹琴,善于吹箫和绘画,并能写得一手好词曲。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藻身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气概,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当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来吴家求亲的

  • 盘点先秦时期的三大“红颜祸水”,她们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小编要盘点的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红颜祸水”。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她们都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首先,夏王朝的妹喜算的上一位,她便是与商纣王齐名的暴君夏桀的宠妃,施国战败后,选出了国家中最美丽的女子妹喜献给了夏桀,夏桀被容貌艳丽的妹喜给深深的迷住了。于是,本来就对国家政务不上心的夏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