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飞为什么会被刘备“闲置”在阆中7年?

张飞为什么会被刘备“闲置”在阆中7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3/12/12 0:31:47

刘备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了魏延,而把张飞安置在了阆中。刘备把一员猛将“闲置”在阆中,而张飞一去此地就是七年直到生命的结束,张飞在此又做了什么事至今被当地人纪念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闲置”阆中

张飞既然被刘备安排在阆中,那么阆中是否也有非常的重要性呢?阆中地处四川大盆地的边缘地带,位于嘉陵江中上游,在秦岭的山脚之下,水绕三方、四面环山。东靠巴中市、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北接苍溪,在历代都是一个军事重镇。

那么此地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在哪里呢?从阆中顺河道可以直达汉中,汉中之地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重要,要不然刘备也不会与曹操开战两年多,还是一争到底。若曹魏再次来袭汉中,那么在阆中的张飞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援。如果汉中失守,那么阆中可以作为蜀汉的第二道防御线。其次就是剑阁,若干年后姜维依靠剑阁的天险,把钟会大军抵挡在外,而阆中和剑阁可以构成一道有效的防御线。最后,无论是汉中、剑阁其本质就是防止敌军长驱直入成都,张飞驻守阆中可以和汉中、成都成为组成一个犄角之势,有效的保证蜀汉政权。从这里来看,刘备把张飞“闲置”在阆中,不是不重用张飞,而是把最为重要的地方留给了自己的兄弟去把守。

千秋功业,永世流传

张飞被刘备派往阆中,一去就是七载。直到关羽被杀,张飞才开始准备离开阆中,准备和刘备一起讨伐东吴,为关羽复仇。结果大家都知道,张飞因为关羽死后,经常酗酒对手下范疆、张达,提出了不合常理的要求,两人不能按时完成,被张飞鞭打了一段,并要求两人按时完成,不按时完成就军法处置。两人商量一番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博得一博。趁着夜色,两人又来到了张飞的营帐,割下了正在熟睡张飞的头颅,逃奔东吴而去。可以说张飞从踏入阆中就再也没有离开,那么张飞在阆中七载都做了什么呢?

《保宁府志》记载:

礼遇巴人,还耕于民,垦田植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奖励耕织。

从这句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飞奉命驻守此地之后,是大兴水利、发展农业、桑业,鼓励当地人民积极劳动。因为阆中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没有大面积的种植地,但粮食就是百姓的生命,若无大面积的种植地许多的百姓会饥饿而死,既然百姓不能流失,又不能让百姓受到饥寒。张飞根据此地情况,就大力推广种植桑树,因为桑蚕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在古代的售价也是相当高的,以此来留住百姓,也发展了蜀汉的力量,张飞的此举受到了后世的传颂。

曾巩曾在《桓侯庙记》中写道:

张侯之冢,至今千有余年,而庙祀不废,嘉佑中,比数岁连熟,阆人以为张侯之赐也,乃相率治其庙,大而新之。

桓侯就是张飞的谥号,张飞的庙祀至今已千年,但还依旧香火鼎盛,可见张飞对阆中之地的影响之深。后世为了纪念张飞在现今阆中双栅子街以西与笔向街相连的东西向街道,称为“良牧街”。良牧的意思是:指贤良的州郡长官。当地的人尊称张飞“虎臣良牧”。其次,在现今的四川古蜀道上有许多的古柏,当地人称为“张飞柏”,据这些柏树就是当时张飞治理阆中号召当地人民所植,为了方便书信传播。因为蜀道艰难曲折容易迷路,而这些柏树就成了送信人的路标。现今保存保持最好的一段的在翠云廊,如今成了一个游览公园。

综上所述,刘备把张飞派驻阆中主要为了军事方面的考虑,而张飞也没有负刘备所托,把阆中之地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从而流芳百世。这与我们认知的张飞是大大的相反,不再是暴躁、易怒的张飞,而是一个为民实实在在考虑的地方官。现今在阆中还一直存在着“张飞巡城”这个习俗,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阆中感受一下当地特殊的习俗,感受一下那片不一样的三国文化。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他的一生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提到谢安,不得不说到成语“草木皆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公元383年5月,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氏衣冠南渡建立的朝廷。这场淝水

  •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宋)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铅华:铅粉

  • 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释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

  • 鸠摩罗什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对佛教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鸠摩罗什,这位伟大的佛教哲学家,他的名字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贡献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佛教徒,至今仍然在佛教的教义和实践中发挥着作用。鸠摩罗什,生于公元4世纪中叶,是印度的一位佛教大师。他的家庭在印度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佛教哲学家,他

  • 皇帝赐她三十个“驸马”竟然还嫌少,山阴公主是何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这位公主就是南朝刘宋的“山阴公主”,姓刘名楚玉,竟然三十个驸马都不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楚玉从小长相清秀美丽,她是刘宋孝武帝刘骏的女儿,刘宋废帝刘子业的姐姐。刘楚玉长的很美,据说她的驸马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可是这并不能令她满足,除了驸马以外,她还有三十多个面首(长相美丽的男宠)

  • 李商隐的“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汉文帝刘恒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主人公贾谊临死前为汉文帝做了哪些谋划中我讲述了悲情才子——贾谊的人生结局,那么,李商隐笔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另一个主人公——汉文帝刘恒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汉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

  • 唐朝流行的“红梅妆”是来自于哪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红梅妆,是唐朝女子梳妆时在额头用胭脂点个红点的妆容,后来发展为画成各种形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红梅妆和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所引领的梅花妆有所不同,梅花妆则是指女子在额上贴一个梅花形状的花子做妆饰。红梅妆之所以在唐朝这么流行,主要源自于上官婉儿的一桩风流艳事。上官婉儿,唐代著名女官、

  • 古代的“常参官”如何上班?他们怎么考勤?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官职大体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这里,我们

  • 巫蛊之祸导致“妻离子死” 汉武帝晚年真的糊涂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了解:巫蛊之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晚年为何会发动“巫蛊之祸”,以至于自己“妻离子死”?汉武帝是糊涂了吗?公元前90年,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汉武帝刘彻在冷清的未央宫中忽然从梦中惊醒——他又梦到了去年被迫在湖县自杀的太子刘据。他回忆起这个从小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

  • 明将周遇吉是什么人?“宁武屠城”又是怎么回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在李自成进军北京的路上,他曾在山西宁武关与明军有过一场激战。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史》: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这是“宁武屠城”时,《明史》记录的明末名将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壮举。既然说到宁武屠城,必然要提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