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贾诩有着“毒士”之名 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

贾诩有着“毒士”之名 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30 更新时间:2024/1/5 9:35:07

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有着毒士之名,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贾诩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三国志》

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之对贾诩的评价,将他比作张良陈平之类的人物。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陈平也是刘邦平定天下的重要助力之一,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是后人关注贾诩的并不是“其良、平之亚欤”,而是他的另一个称呼---“毒士”。

三国时期,比较厉害的谋士人们都会对他们冠以“绰号”,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等,都有他特定的含义。那贾诩这个“毒士”到底有多“毒”呢?

计谋毒

乱世之中,身为一个谋士,没有几个歪点子,都不好意思出来混。出谋划策,贾诩绝对是一流的。

董卓死后,王允有吕布相助,准备清算长安的乱党,肃清寰宇,一句成为中兴汉室的重臣。身为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心中自然是安定不下来。董卓这个前老大死了,新老大要算旧账,自己小命肯定是保不住了,赶紧跑吧。收拾金银细软,带着锅碗瓢盆就准备溜之大吉。

这时候,贾诩拦住了他们,并告诉他们:逃你们是逃不掉的,王允正四处逮你们呢,你们这样逃跑,随便一个亭长都能将你们抓住。还不如把董卓的旧部集合起来,反攻王允,这样不仅能为前老大报仇,还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退一万步讲,即使打不过王允,带着兵跑,也更安全啊。

在贾诩的说服下,李傕、郭汜一边散布王允“剿灭董卓旧部”的流言,一边联络董卓的旧部,集合起来,日夜兼程奔袭长安,等到了长安城下时,已经联合了十余万人,围攻长安城。最后破城而入,威逼汉献帝,把持朝政。

可怜,好不容易搞死了董卓,汉室有了一番中兴的希望,贾诩一条计谋,就让着希望破灭。尽管贾诩此举是为了保住自己,但他明知西凉军的所作所为,烧杀抢掠,还献此计谋,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也给长安的百姓带来的眼中的灾难。完全是为达目的,不计后果。

说是“贾诩一计毁长安”都不为过,可见其计谋之毒。

眼光毒

贾诩在长安之时,因其智谋之深,受到李傕、郭汜等人的忌惮。而李傕等人之间也是相互猜忌,不断明争暗斗。以贾诩的心智,也看出在此地不是长久之计。在帮助李傕助汉献帝出逃后,贾诩便交出了印绶,投靠了自己得同乡段煨

贾诩的名气在当地也是很响,段煨心中也是很害怕贾诩夺了自己的权力,但字啊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也看出来了,在经过与张绣的一段联系之后,就投奔了张绣。

不得不说,张绣也是块宝。叔叔张济是董卓帐下的大将,张济死后,张绣完全接管了张济的大军,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割据宛城,一方小诸侯。最主要的是张绣帐下没有上台面的谋士,贾诩一来就备受重用。

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人招降张绣。当时袁绍势大,张绣都准备答应了。但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的袁绍的使者,并劝张绣归顺曹操。事实证明,贾诩有一次押对了“宝”。

在段煨而投张绣,在张绣而劝其归曹。张绣雄踞宛城,征战四方;曹操官渡之胜,雄踞天下。都是当时难得的豪杰、枭雄。贾诩能够不断的识英雄,选明主,眼光“毒”到。

心肠毒

要想真正判定一个人的毒,最终还是要看其心肠。

说贾诩的心肠“毒”,并非是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狠,毒辣的意思,而是贾诩的心境之“静”。

如果真正了解过贾诩的朋友都了解,贾诩的存在感非常低,这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贾诩有意为之。身逢乱世,能力有时候不仅不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贾诩显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不展示自己的能力,又如何被人看中,有个容身之所。所以,贾诩想到另一个办法—藏,将自己“藏”起来。

贾诩前半生一直在诸侯之间辗转,直到归顺曹操才稳定下来。但贾诩深知自己并不是曹操势力的老臣,但智谋深远,如果跳的太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永远跳不起来了。虽然曹操是难得的明主,但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赌。

所以,在曹操问及立嗣之事时,贾诩先是闭口不言,曹操在此追问,也不名言,而是以袁绍和刘表做比喻。意思很明白,但毕竟不是明显的支持,也就免去了“站队”的嫌疑。不仅如此,贾诩没事的时候也绝不会走亲访友,而是闭门自守,即使子女婚嫁也不找权贵人家。

身居高位,曹操立嗣之事都考虑贾诩的意见。可贾诩处事还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凡事都在边缘角落,又始终不离开这个圈子。这份心境不是常人能比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飞为什么会被刘备“闲置”在阆中7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百科

    刘备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了魏延,而把张飞安置在了阆中。刘备把一员猛将“闲置”在阆中,而张飞一去此地就是七年直到生命的结束,张飞在此又做了什么事至今被当地人纪念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闲置”阆中张飞既然被刘备安排在阆中,那么阆中是否也有非常的重要性呢?阆中地处四川大盆地的边缘地带,位于嘉

  • 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他的一生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提到谢安,不得不说到成语“草木皆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公元383年5月,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氏衣冠南渡建立的朝廷。这场淝水

  • 司马光的词作赏析:《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司马光的《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宋)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铅华:铅粉

  • 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释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湘水由此入湖。相

  • 鸠摩罗什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对佛教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鸠摩罗什,这位伟大的佛教哲学家,他的名字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贡献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佛教徒,至今仍然在佛教的教义和实践中发挥着作用。鸠摩罗什,生于公元4世纪中叶,是印度的一位佛教大师。他的家庭在印度佛教界拥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佛教哲学家,他

  • 皇帝赐她三十个“驸马”竟然还嫌少,山阴公主是何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这位公主就是南朝刘宋的“山阴公主”,姓刘名楚玉,竟然三十个驸马都不够,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楚玉从小长相清秀美丽,她是刘宋孝武帝刘骏的女儿,刘宋废帝刘子业的姐姐。刘楚玉长的很美,据说她的驸马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可是这并不能令她满足,除了驸马以外,她还有三十多个面首(长相美丽的男宠)

  • 李商隐的“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谁?汉文帝刘恒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主人公贾谊临死前为汉文帝做了哪些谋划中我讲述了悲情才子——贾谊的人生结局,那么,李商隐笔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另一个主人公——汉文帝刘恒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汉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

  • 唐朝流行的“红梅妆”是来自于哪位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红梅妆,是唐朝女子梳妆时在额头用胭脂点个红点的妆容,后来发展为画成各种形状。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红梅妆和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所引领的梅花妆有所不同,梅花妆则是指女子在额上贴一个梅花形状的花子做妆饰。红梅妆之所以在唐朝这么流行,主要源自于上官婉儿的一桩风流艳事。上官婉儿,唐代著名女官、

  • 古代的“常参官”如何上班?他们怎么考勤?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官职大体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这里,我们

  • 巫蛊之祸导致“妻离子死” 汉武帝晚年真的糊涂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了解:巫蛊之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晚年为何会发动“巫蛊之祸”,以至于自己“妻离子死”?汉武帝是糊涂了吗?公元前90年,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汉武帝刘彻在冷清的未央宫中忽然从梦中惊醒——他又梦到了去年被迫在湖县自杀的太子刘据。他回忆起这个从小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