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家天下”之始:启子继父位(约前2070年)

“家天下”之始:启子继父位(约前2070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4/1/18 3:19:10

禹在晚年的时候,各部落的首领曾推选夷人首领皋陶为禹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禹暗地里却为其子培养势力,当禹死后,这些有权势的贵族纷纷起来反对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位。启趁势杀了伯益,夺了王位。传统的禅让制度从此废除,取而代之的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

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陕西户县)更起兵反对。启亲领大军讨伐,大战于甘(河南洛阳市西),剿灭了有扈氏。夏启排除了这些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度,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夏启就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表明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完全确定了。

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巩固,夏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别的什么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会议上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为了这件事,禹王越发烦躁,寝食难安。后来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顺利的继承舜位,一是当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二是舜选定自己做继承人之后,就让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权。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权让儿子去执行,而只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义呢?"于是禹王让启参与治理国事。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就真地行使起王权来了。而多数部族的首领,也都表示效忠于启,他们说:"启是禹的儿子,我们愿意效忠于他。"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大怒。他本是东夷人,他召集东夷部族率军向启杀来。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夏启为了庆祝胜利,在钧台(今河南禹州)举行了大规模宴会,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国君。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尧舜禅让(约前2250-前2100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那时没有父死子继的习惯,而是选择贤能之人为自己的接班人。传说中有尧举舜,舜举禹,禹举益的故事。据《墨子.尚贤上》云:「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孟子.万章》记载:「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舜大概做了常人不能做的好事,赢得了大家的拥戴。所以尧死后

  •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

  • 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大禹治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

  • 辅太甲伊尹还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堤把他从钧台营救回来的右相伊尹。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给商汤的时候,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伊尹辅政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只是让他在厨房里干活。怀才末遇的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本领的人,便想

  • 商朝的雕塑乐舞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雕塑艺术在商代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就其种类而言,有平面的浮雕或浅刻、有半立体的动物形雕像、也有立体的雕像与塑像。浮雕或浅刻多半是器物上的花纹,最常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和云雷纹。此外还有蝉纹、鸮纹、鸟纹、蚕纹、龟鱼纹,以及牛头纹、鹿头纹、虎头纹等,都是取材动物形象,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成为独具时代风

  • 商朝天文历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商人不知有否占星术,但他们已会观察天象而定历法。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在甲骨卜辞中已有日蚀、月蚀和星辰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的宝贵资料。日蚀和月蚀的蚀字,甲骨文写作、等形。卜辞中

  • 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从商建国至盘庚执政,历经4次迁都。约公元前1312年~公元前1285年,阳甲死,其弟盘庚继位,为了解决王室内部纠纷,于是决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但遭到不少商民的反对。盘庚便利用宗教对商民们进行威慑恫吓,说先王们都按照天帝的意志迁了几次都,我也经过占卜,“卜稽曰:其如台”,因

  • 公元前1541年 名臣伊尹囚禁商王太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公元前1541年,商老臣伊尹立太丁之子、成汤嫡长孙太甲继位。太甲即位后,“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伊尹屡谏不止。太甲三年,伊尹将太甲囚禁在王都郊外的桐官(今河南偃师),自己则摄政当国,代行天子职权,太甲居桐官三年,在伊尹的耐心开导下,悔过反省,开始弃恶从善,施行仁义。伊尹便迎太甲归朝当政。太甲

  • 公元前1600: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商王室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商侯。到成汤时候,在伊尹的辅佐下,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认为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举动。商汤灭夏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西亳(河南洛阳)建都;后来在盘庚时迁都到殷(今

  • 楚悼王为什么叫悼?名字和身世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楚悼王(前298年-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他是楚庄王的儿子。据史书记载,楚悼王的名字中带有“悼”字,那么他为什么叫悼呢?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一、楚悼王的名字和身世据史书记载,楚悼王的名字是芈悼,他是楚庄王的次子。他的哥哥是楚共王,但是因为楚共王去世得早,所以他继承了王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