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温当初参加起义军造反 朱温为什么要投降唐朝

朱温当初参加起义军造反 朱温为什么要投降唐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76 更新时间:2024/1/16 6:36:0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代朱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温为何最终投降唐代?

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是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因为父亲早死,母亲带着朱温以及朱存兄弟就食于萧县刘崇的家中,由于朱温不事劳动,同乡的人和刘崇都不喜欢他,只有刘崇的母亲认为朱温是个不一般的人,并且善待他。

唐僖宗乾符年间,关(函谷关)东地区爆发了大饥荒,科举考试接连不中的黄巢在曹州(今天的山东菏泽曹县)和濮州(今天的河南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一带造反,参加的饥民很快达到了数万人,当黄巢的起义军路过宋州砀山的时候,朱温兄弟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由于作战勇敢,他成为了一名下级军官。

唐禧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份,黄巢的大军攻入了长安,唐僖宗逃亡四川,黄巢命令朱温在东渭桥(这今天陕西高陵镇白家村渭河南岸,是连通长安和渭北的重要通道,唐代渭北三桥之一)驻扎,此时夏州节度使诸葛爽驻扎在栎阳一带,黄巢命令朱温招降诸葛爽,于是诸葛爽率部投降黄巢。中和元年的二月份,黄巢又任命朱温为东南行营先锋使,并攻打南阳,朱温成功夺取了南阳,黄巢亲自在灞上慰劳朱温,不久朱温又在兴平打败了四州之援军。

中和元年的二月份,黄巢又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当然此时的同州在唐代大军的手里,你自己的辖地要靠自己来攻取,朱温沿着丹州向南前进,攻占左冯翊(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北洛河中下游地区)此时朱温的第一个克星出现了,他就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王重荣,河中人,广明初年,王重荣是河中大军的都侯,当时黄巢刚刚占据长安,河中节度使李都不得不向黄巢称臣,黄巢任命王重荣为河中节度副使,在援军云集长安之后,王重荣向李都建议,杀死黄巢派来的官吏,婴城自固,此时王重荣拥兵数万。倒霉的朱温正好撞上了王重荣,双方展开激战,朱温多次惨败于王重荣之手,几乎被打出了心理阴影,不得不向黄巢上奏,请求多派援兵。然而此时的黄巢被孟楷蒙蔽,发不出援兵来。

后无援兵,前有王重荣,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朱温很明智地选择了投降,在当年的十月份,朱温杀死黄巢所派遣的监军严实,向王重荣投降,唐僖宗授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不久又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从此,朱温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霸业,并在20余年后取代了唐代,建立了后梁王朝。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都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登基为帝,后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周世宗柴荣,对于很多读者朋友来说这个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有读过《水浒传》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对小旋风柴进这位好汉不陌生。在江湖上人称“柴大官人”的柴进,正是这位周世宗的嫡

  • 将“仁”贯彻到底的宋仁宗,为什么能在众多皇帝中脱颖而出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赵祯,即宋仁宗,宋朝第四位皇帝,以“仁”闻名于世,他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中,后代人们对于各朝的皇帝都带着或多或少的“偏见”。这种“偏见”来自于后人对他们的在政治上功绩的褒贬,情感上的复杂程度,以及

  •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今的许多影视剧中,“刺客”这一职业被描绘成刺杀目标后通过一连串伪装逃出生天的形象,他们往往西装革履、身手不凡,而且风度翩翩,极具魅力。然而,在没有枪械、没有高科技设备规划逃

  • 杨延和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被叫做“杨六郎”?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北宋时期名将,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行老六的小

  •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李沆任职户部侍郎、参知政事。1

  • 朱瞻墡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被称为“最强皇叔”?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朱瞻墡是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他虽然一辈子没当过皇帝,但却干了不少皇帝干的事情。在他的晚年,明英宗对其礼遇有加,就连明英宗都不再自持皇帝的身份,而是以侄子的身份面对朱瞻墡,不少人称朱瞻墡为最牛皇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瞻墡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不是什么同父异

  • 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 这个身份为什么会成为西晋灭亡的“蝴蝶效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了解:司马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事情和他有关系吗?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兄终弟及”:一是孙策传位于孙权;二是司马师传位于司马昭。不过两个弟弟给哥哥的身后待遇却大为不同,孙权称帝后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而孙策的

  • 曹植“七步成诗”,但历史上还有“三步成诗”的诗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吧,他的才华确实令人佩服。但在历史上,这两个“三步成诗”的诗人却鲜有人知。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两个诗人大家也并不陌生,而且应该说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一个叫柳公权,一个叫寇准。那为什么又说“少有人知”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三步成诗”的故事少有人知。

  • 陈子龙的一首《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表达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下面小编带来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明)陈子龙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注释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

  • “蟋蟀皇帝”朱瞻基,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明朝历史上谜一样的皇帝——大明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有个特别有趣的绰号,叫“蟋蟀皇帝”,因为这个皇帝特别热衷于玩蛐蛐、斗蟋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除开这个爱好之外,朱瞻基还痴迷于房中术,当时宫中有一个医术非常高明的老太医,朱瞻基曾私下向他索取房中术,这个老太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