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当范仲淹遇上流行病

当范仲淹遇上流行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3/12/11 9:21:39

代是一个重轻武的朝代,主张文人治国,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所以,许多文官直言不讳,敢于进谏,他们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大多被国君采纳,同样,言多必失行多必过,做的多了难免出错,但宋朝有不杀文官的政治制度,因此,许多官员一生被贬来贬去,离京外放任职成为态。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皇佑三年(1051年),快要63岁的范仲淹到青州任职,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毕竟花甲之年了,范仲淹年老体弱,但公务繁杂,他经常带病办公,察访体恤民情。

当时河北闹水灾,灾民涌山东,青州一带也滞留了很多灾民,造成当地物价上涨,粮食价格也是接连升高。范仲淹一方面要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一方面还要承担上缴皇粮的压力。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缴纳粮食要到聊城去。古代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从青州到聊城,主要是依靠肩挑和小推车运送粮食,路途遥遥,艰辛万苦,百姓苦不堪言。

经过多方考察,范仲淹想到一个办法。当时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不少,于是范仲淹让青州百姓在当地卖粮,然后派人再去聊城统一代购粮食,就地交皇粮。这样以来,不仅免去了百姓长途送粮之苦,而且平抑了青州粮价,最后,范仲淹还下令把差价的钱退还给老百姓,遇到这样的好官,确实是百姓之福。

范仲淹任职期间,青州民间流行“红眼病”,因为一直没有良方,所以得不到治愈,人们深受病痛之苦。范仲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走访名医专家,倾力支持他们研究,用清澈纯净的甘泉制造出了一种白药丸,免费发给老百姓,红眼病得以有效治疗,疫情很快控制住了。期间,范仲淹还亲力亲为,亲自打水参与制药,调制药丸的清泉被范仲淹命名为“醴泉”,他还命人在醴泉上建了一座亭子加以保护。后人为了纪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

在民间,关于醴泉还有个传说,说范仲淹在青州任职,当年天气干旱,庄稼受灾,他常常祈雨,一天在求雨的地方,他的脚下竟然涌出了泉水,喷发而出。传说无论真假,故事传递的是范仲淹一颗忧民爱民的衷心足以了。

范仲淹二十多岁入仕,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尽职尽责,不到十年他曾三次被贬,从上书批评宰相,谏言太后还政到献《百官图》,被贬理由不一,每次被贬,一众好友都会为他践行,喝酒赋诗表示祝贺,每一次还都有个幽默欢送词,分别是“此行极光”,“此行愈光”,“此行尤光”,因为好友懂范仲淹,他的每次被贬,也是他在基层服务百姓的最好时机,因为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气度和“退亦忧,进亦忧”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始终不变。

途径青州,与友人信步范公亭公园,竹林葱郁,清幽雅静,院内的参天古树,傲然屹立,生机勃勃,井内甘泉,依然清明如镜,这曾是范仲淹臣心如水的佐证。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看苏轼豁达人生:天容海色本澄清,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说到苏轼,大家想必都会想起《定风波》、《念奴娇》等作品,“一蓑烟雨任平生”、“大江东去浪淘尽”等词句活现眼前。事实上,这两篇中学必读的作品都是东坡居士中年之作,皆成于贬谪黄州之时。其时虽云贬謪,但东坡却能以豁达大度化解,“谈笑间”让抑郁的心情“灰飞烟灭”。这次,笔者想变一变新意,带大家看看东坡晚年的

  • 公元1127年 南宋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1126年,金军第一次进攻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在兵部待即李纲请求下,同意守城,但暗中却派弟弟康王赵构到金营作人质以求和。东京保卫战赢得胜利后,康王被召回,金兵退走,宋徽宗回到东京,钦宗解散各地援军,李纲被罢黜。经过半年休整,金军第二次围攻东京。1127年春,金军攻破东京,宋钦宗亲自到

  • 南宋:经济发达政治上较为无能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 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百科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北宋版图公元960

  • 精忠报国,岳飞为何却被敌我联合剿杀?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爱国的忠臣良将,他的爱国精神直到现在还被当成一杆旗帜。因为爱国,他在国破家亡之际,奋然跃起,杀得敌人胆寒;因为爱国,他操心皇家的事,引起皇帝的猜忌乃至恐惧。最后敌我双方竟然以他的死为谈判条件,因为他的死,两个国家享受近二十年和平。岳飞他就是岳飞。岳飞出身普通农家,他的祖上并没有名

  • 北宋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宋神宗赵顼(1067年—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

  • 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宋英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

  • 北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宋仁宗(1010年-1063年),是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

  • 北宋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

  • 公元960年 宋朝废除宰相坐议礼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建隆元年(960)二月,宋废除了宰相坐议之礼。以往各朝,每逢国家大事,皇帝必召宰相等重臣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议毕,皇帝赐茶,臣子方可退下。唐及五代时期,仍沿此制。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用范质、王薄等后周重臣。他们曾受周皇重用,这就容易受到猜忌;加上宋太祖猜忌心较重,稍有不慎,便会祸从天降。他们奏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