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政权建立后的开疆拓土

蜀汉政权建立后的开疆拓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4/1/17 11:02:54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鼎立格局初步奠定。刘备图蜀成功,并据有汉中。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昭告皇天后士,即位于成都,建国曰汉,史称蜀汉,疆土辖有汉中、巴、蜀。纵观蜀汉历史,它是一段刘氏政权忙于征伐,忙于开拓的历史。蜀汉统治者孜孜不倦地征伐天下,开辟疆土,把蜀汉疆域拓展到北入今甘肃境内,南达今云南边境,东边维持在今奉节一带,西边伸入今缅甸境内。

一、开疆拓土的驱动力

(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恢复汉室一直是刘备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刘备以汉王朝继承者自居,但当时的汉王朝境况是“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僚,朝廷有萧墙之危”。面对此情此景,刘备“每惧王室大有阎乐之祸,小有定安之变,夙夜惴惴,战栗累息”,并明确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刘备建国纲要的重中之重。偏居一隅的蜀汉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除了对“汉贼”口诛笔伐,更多的是要采取行动,把曹魏赶出旧都。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这个奋斗目标,所以他说:“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鉴于曹魏的强大,要消灭曹魏,还于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对抗中一步步蚕食其领土,扩大蜀汉自身力量,才能完成这个目标。这就要求蜀汉开疆拓土,尤其是要针对北边的曹魏。

(二)成霸业。曹刘孙三家相互征战,其目的都是想削弱对手,扩大自己的实力,以达到一统天下,成就霸业的目的,地盘大小是其力量大小的标志。刘备割据一方,偏安一隅,但这毫不阻碍其王天下的雄心壮志。诸葛亮“隆中对”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正中刘备下怀,也是蜀汉统治者的理想。“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也反映蜀的称霸之心。要天下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刘备,要成霸业,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不能采取固守态势,割据汉中的张鲁政权就是前车之鉴。只有伺机从对手那里争得更多领土和人民,才能加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鼎立局面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积极开拓疆土,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才能击败对手,一统天下,成就霸业。成霸业是蜀汉政权开疆拓土的根本原因。

二、拓展的条件

在东汉原有的十三州中,魏有九州,吴得三州,蜀汉仅得益州一州。蜀汉在三国中疆域最小,很多人因此认为蜀汉当权者不应该四处拓展,只可善保边境,经营益州,欲逾秦岭出关竞逐是十分困难的。有人认为:“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张俨在《默记》中对此观点加以驳斥:“盖闻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让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强齐,下七十余城。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于乐毅……何惮于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胜,制敌以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未可偏恃也。”张俨认为蜀汉有向外争夺疆土的条件,可以以弱胜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都不是能否拓展的依据。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蜀虽小,但仍有条件开辟土地,征伐天下,饮马河洛。

(一)蜀地虽小,但富饶险阻,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土地肥沃,人民殷富。“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蜀不仅富饶,且有剑阁、汉中之守,夔门、关之险,有这样易守难攻且富庶的地方作后盾,是有条件向外拓展的。蜀汉之地在东汉末年未曾受到大的战乱的破坏,而北方的中原地区是军阀混战的主战场,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天灾人祸,人口也有了空前的减耗。受过战争创伤的曹魏政权,恢复元气需要一段时间,蜀汉正可借此机会,蚕食其疆土。

(二)积极备战,寻求机会。蜀汉建国后,在整顿好内政的同时,积极备战,基本上实行政治、经济军事化,这在三国纷争的历史条件下是明智之举。刘备亲率大军督阵征讨,诸葛亮驻守成都,“足食足兵”;诸葛亮亲临前线时,以副手蒋琬等统留府事,“足食足兵”。不论是务农殖谷,闭关息民,还是治戎讲武,目的都是“以俟大举”。蜀汉政治经济的第一要务是“足食足兵”四个字,即不断地保障供给前线粮饷,补充兵源。仅占一州的蜀汉能存在几十年之久,与此不无关系。在充分进行作战准备的基础上,蜀汉积极寻求机会向外发展,不管是借口报仇攻吴,还是趁魏吴大战之机的出击,都体现了蜀汉的扩张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找寻一切有利时机开疆拓土。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魏时期三公及诸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爵为魏公,开始建立魏国政权,初设尚书、侍中、六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操为魏王,进一步加强统治机构,以钟繇为魏相国,华歆为御史大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因其所辟西曹掾魏讽谋反而免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操死,子丕继位为魏王,以华歆为相国,贾诩为太尉

  • 王维靠裙带关系科考舞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王维作为唐朝著名诗人,曾有科考舞弊的前科,但却没有受到牢狱之灾。这背后显然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若没有强大的保护伞,王维何以生活的很滋润。关于王维科考舞弊一事,《唐诗纪事》中有记载:“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为文。主大奇之,令

  •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今人愧煞!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六十年前,《北京晚报》有个小栏目叫“外国洋相”。记得有一回讲画画,说一位洋画家把纸铺在地上,让身上涂了颜料的模特就地打滚,一幅画就画成了。那时的评语是“腐朽的艺术”,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种新鲜的艺术尝试罢了。随着改革开放,这样的艺术尝试也来到我们身边。尝观一视频,某书法家当众写字,其人身形健硕,长发披

  •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唐时称三月三为上巳节。759年的洛阳城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的脸上荡漾着笑容,纷纷出城享受阳光,沐浴春风,因为前方战报频传,唐军把安禄山困在邺城,马上就要活捉他了。人们哪能不开心啊,沉醉春天气息里,流连忘返。骤然,邺城方向狂风怒吼,席卷着满天沙石,狂舞在苍穹,昏暗的不见天日,耳边隐约还能听见激战的号角与

  • 唐太宗的优才计划:君子用人如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司马光说,高祖之所以拥有天下,完全倚仗李世民的功劳,如果李建成有贤德,不首先发难,太宗迫于形势和下属施加的压力,玄武门之变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光有中肯的评价,也有极高的赞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高祖召见了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他,还抚慰他

  • 唐太宗对魏征一言不合就奖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魏征严气正性,直言无讳,若不是遇见一代明君,恐怕早已经死过一百回了。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也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她出嫁时,李世民听了魏征的劝谏,终止了多于长公主嫁妆的敕令,并且回宫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说:“我是您的结发妻子,承蒙恩宠礼遇,和您说话都要察言观色,魏征如此直言强谏,真是辅佐陛下的栋

  • 御猫很可爱.武则天却真的不喜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故宫的猫是一道独特的景,去过故宫的人,都会被御猫成功圈粉,这些猫都有“故宫编制”,还有专门的爱猫基金。大殿养猫是故宫的传统,从明朝开始,紫禁城就有专门管理猫的部门,名为御猫房。据说,嘉靖皇帝养了只猫,这猫死后,嘉靖非常心疼,为它赐名“虬龙”,将这只猫埋葬在景山北面山腰处的古柏下,并刻碑日“虬龙冢”以

  • 古代女子都能从事哪些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女子,大多是没有工作的,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长了就是嫁人,然后被男人所养。她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相夫教子,全职家庭主妇。说白了就是生孩子,养孩子,收拾家务,伺侯老公。当然,家务也是工作,但这个工作是不发工资的,因为是给自己家里干。或者,帮助老公打打下手。除了全职家庭主妇以外,古代女人

  • 古代的人口贩卖,从皇帝下诏支持到严厉打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人口贩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至少有四千年历史。被贩卖者,最早是罪犯、战俘、欠债的平民以及奴隶,他们因为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像商品一样卖来卖去。到了封建社会,买卖人口仍然很猖獗,屡禁不止。古代人口的贩卖分得很细,有的贩卖是国家允许的,遇到特殊的年代,甚至皇帝下诏支持。但对于国家不支持的贩卖,古代的打击

  • 武则天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武则天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她之前或之后,亦有女人称帝。但与其他女皇比起来,武则天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没有哪个称帝的女皇名气比得过她,更没有哪个称帝的女皇权势比得过她。武则天取得的成就,五千年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许多人只看到武则天称帝的表面现象,以为武则天称帝顺顺当当,没有大臣抵制,乖乖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