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曹魏时期三公及诸卿

曹魏时期三公及诸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8 22:12:43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爵为魏公,开始建立魏国政权,初设尚书、侍中、六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操为魏王,进一步加强统治机构,以钟繇魏相国,华歆为御史大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因其所辟西曹掾魏讽谋反而免职。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操死,子丕继位为魏王,以华歆为相国,贾诩为太尉,王朗为御史大夫。同年,丕代汉为帝,复置三公官,改相国为司徒,名列太尉之后。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以贾诩为太尉,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黄初四年(223年),贾诩死,仍以钟繇为太尉。从三公各自的职务言:太尉主兵事;司徒主民事,司空主水土事。凡国家有大兴造、大疑难事,三公共同讨论。国家有过失,三公共同进谏。在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还是较大的:他上辅皇帝,下领百僚,可以推荐三公以下的官吏。丞相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向皇帝奏请,辄诛犯罪官吏;丞相总领郡国计簿,负责对郡守、县令进行考绩。景帝、武帝不断削弱丞相权力。原先太尉官阶低于丞相,武帝废太尉,封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是为最高武职。武帝临终,令外戚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佐昭帝。尚书原为少府属官,其长官尚书令的秩位亦不过相当于县令,职责是给皇帝管理文书。臣民上书,先由尚书拆阅,以决定是否上呈给皇帝。这样遇有重要事件,不领尚书事的丞相事先就不知道。说明外朝丞相的实权已为内朝领尚书事的大将军所取代。刘秀重建东汉政权后,鉴于权臣王莽篡夺政权的教训,继续削减相权,三公的权力更形下降,三公不领尚书事,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曹操迎献帝都许后,以荀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一些军政农经大事,曹操多与荀彧商议处理。荀彧推荐了许多人担任要职。曹操所以能独揽大权,并非由于他为司空和丞相,而是由于他手握强兵,这是权臣揽权的特殊情况,那时担任御史大夫的郗虑,亦不过处处秉承操的意旨办事而已。

曹魏三公并无多少实权,《三国志》卷24《高柔传》言:

魏初,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柔上疏曰:“……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

以上是黄初四年(223年)廷尉高柔给曹丕上疏所说的话。自属可信。三公虽无决策大权,毕竟宫高禄厚,又有学行资望,且可辟用掾属,故仍为臣民所慕仰,也受到皇帝一定程度的尊礼。如曹丕有一次望见钟繇、华歆、王朗,而对左右日:“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那时,钟繇有膝疾,华歆亦高年疾病,朝廷即令二人乘舆上殿就坐。“是后三公有疾,遂以为故事”。时人对物色三公人选亦持严肃态度。如散骑侍郎孟康推荐崔林任司空时说:“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本德仗义之士,足为海内师表者”。徐邈因朝廷任命自己为司空,乃叹曰:“三公论道之宫,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贾诩足智多谋,又有拥护曹丕为太子之功,可是当贾诩被丕任命为太尉后,仍旧受到孙权的讥笑。说明当三公者仅有智能而无德望,仍受人讥议。《三国志》卷49《士燮传》载,当交州刺史丁宫被征还朝时,对其属吏士壹说:“刺史若侍罪三事,当相辟也”。后来丁宫当了司徒,果然辟士壹为掾属,说明三公有自辟用僚属之权。又如《三国志》卷11《袁涣传》载,陈郡袁涣为郡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迁侍御史。”按魏晋礼制,诸卿见三公,都要跪拜,桓范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不愿受镇北将军吕昭的节制,谓其妻曰:“我宁作诸卿,向三公长跪耳,不能为吕子展屈也”。正因为三公位尊望重,所以当曹爽辅政时,吏部尚书何晏掌管用人大极,威势显赫,但他仍找管辂占卜,问己能否当上三公。由此可知在三国初期,三公虽无实权,但仍为时人尊重。不仅舆论界对之有较高的要求,就是被任命为三公者也往往严格要求自己,不改玷辱这样崇高而需符众望的职任。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维靠裙带关系科考舞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王维作为唐朝著名诗人,曾有科考舞弊的前科,但却没有受到牢狱之灾。这背后显然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若没有强大的保护伞,王维何以生活的很滋润。关于王维科考舞弊一事,《唐诗纪事》中有记载:“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为文。主大奇之,令

  • 唐代的“前卫”画家让今人愧煞!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六十年前,《北京晚报》有个小栏目叫“外国洋相”。记得有一回讲画画,说一位洋画家把纸铺在地上,让身上涂了颜料的模特就地打滚,一幅画就画成了。那时的评语是“腐朽的艺术”,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种新鲜的艺术尝试罢了。随着改革开放,这样的艺术尝试也来到我们身边。尝观一视频,某书法家当众写字,其人身形健硕,长发披

  •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洛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唐时称三月三为上巳节。759年的洛阳城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的脸上荡漾着笑容,纷纷出城享受阳光,沐浴春风,因为前方战报频传,唐军把安禄山困在邺城,马上就要活捉他了。人们哪能不开心啊,沉醉春天气息里,流连忘返。骤然,邺城方向狂风怒吼,席卷着满天沙石,狂舞在苍穹,昏暗的不见天日,耳边隐约还能听见激战的号角与

  • 唐太宗的优才计划:君子用人如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司马光说,高祖之所以拥有天下,完全倚仗李世民的功劳,如果李建成有贤德,不首先发难,太宗迫于形势和下属施加的压力,玄武门之变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光有中肯的评价,也有极高的赞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高祖召见了李世民,不但没有怪罪他,还抚慰他

  • 唐太宗对魏征一言不合就奖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魏征严气正性,直言无讳,若不是遇见一代明君,恐怕早已经死过一百回了。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也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她出嫁时,李世民听了魏征的劝谏,终止了多于长公主嫁妆的敕令,并且回宫告诉了长孙皇后,皇后说:“我是您的结发妻子,承蒙恩宠礼遇,和您说话都要察言观色,魏征如此直言强谏,真是辅佐陛下的栋

  • 御猫很可爱.武则天却真的不喜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故宫的猫是一道独特的景,去过故宫的人,都会被御猫成功圈粉,这些猫都有“故宫编制”,还有专门的爱猫基金。大殿养猫是故宫的传统,从明朝开始,紫禁城就有专门管理猫的部门,名为御猫房。据说,嘉靖皇帝养了只猫,这猫死后,嘉靖非常心疼,为它赐名“虬龙”,将这只猫埋葬在景山北面山腰处的古柏下,并刻碑日“虬龙冢”以

  • 古代女子都能从事哪些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的女子,大多是没有工作的,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长了就是嫁人,然后被男人所养。她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相夫教子,全职家庭主妇。说白了就是生孩子,养孩子,收拾家务,伺侯老公。当然,家务也是工作,但这个工作是不发工资的,因为是给自己家里干。或者,帮助老公打打下手。除了全职家庭主妇以外,古代女人

  • 古代的人口贩卖,从皇帝下诏支持到严厉打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人口贩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至少有四千年历史。被贩卖者,最早是罪犯、战俘、欠债的平民以及奴隶,他们因为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像商品一样卖来卖去。到了封建社会,买卖人口仍然很猖獗,屡禁不止。古代人口的贩卖分得很细,有的贩卖是国家允许的,遇到特殊的年代,甚至皇帝下诏支持。但对于国家不支持的贩卖,古代的打击

  • 武则天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武则天并不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她之前或之后,亦有女人称帝。但与其他女皇比起来,武则天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没有哪个称帝的女皇名气比得过她,更没有哪个称帝的女皇权势比得过她。武则天取得的成就,五千年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许多人只看到武则天称帝的表面现象,以为武则天称帝顺顺当当,没有大臣抵制,乖乖服从

  • 唐朝后期宦官是如何掌控皇帝废立生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提起宦官,也就是太监,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等人。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唐朝的宦官更厉害,中晚期的唐朝太监,甚至能决定皇位,左右政局,有的皇帝死在太监手上,上演了一幕幕宫廷悲歌。秦朝赵高“指鹿为马”唐朝宦官干政,高力士起了个坏头提起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