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三国时代魏蜀吴各国之间的派系斗争

揭秘三国时代魏蜀吴各国之间的派系斗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3/12/6 5:44:45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比较关注三个国家的斗争,蜀汉与曹魏的战争,东吴与曹魏的战争,蜀汉与东吴的战争,三个国家的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个国家的谋士你有谋来我有计。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个国家的内部,其实也充满了斗争,从而影响着国家的兴旺与历史的进程。

蜀汉:四大利益集团并不团结,刘禅选择投降另有原因

表面上来看,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刘备占人和,卧龙凤雏收帐下,五虎上将征四方。其实,刘备虽占人和,但因为他草根出身,手下的文臣武将并不是铁板一块,最后蜀汉第一个灭亡,吃的就是益州利益集团的亏。他靠武力征服了刘璋,占领了益州,但益州的许多名士口服心不服,身在汉营心在曹魏,刘禅是在益州集团的胁迫中无奈投降的。

第一集团为“元老系”,也就是一开始就跟着刘备打江山混的。我们都知道刘备是草根出身,楼桑村卖草鞋的。在年轻时结识了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才开始自组军队开始创业,后来又加上了赵云,不是四弟胜似四弟。再后,刘备娶了糜夫人,糜竺、糜芳成为他的小舅子,最开始的谋士,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乾、简雍。这二人虽然谋略一般,但是刘备的铁杆。元老系的这些文臣武将,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可惜随关羽、张飞的去世,糜芳的凤降,人才凋零了。

第二集团为“荆州系”,这个集团包括诸葛亮、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张南、冯习等人。荆州原是刘表的地盘,刘备去后在小小的县城新野栖身,在司马徽的推荐下结识了诸葛亮,又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联合东吴发动赤壁之战,逃过了被曹操歼灭的命运,同时“暂借”了荆州,收复了庞统、马良、马谡、伊籍、张南、冯习、黄忠等人才。这个集团以诸葛亮为核心,是仅次于关、张受到刘备信任的团队。

第三集团为东州派系,包括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这些人本是刘璋的手下,但看到刘璋暗弱,因此决心将益州献给刘备。对于刘璋来说,这些人都是怀“叛逆之心”的人,但对于刘备来说,他们又都是入蜀的功臣。尤其是法正、张松,对于刘备取得益州立下汗马功劳。而吴懿后来成为刘备的小舅子,李严成为刘备的托孤重臣。

第四集团为益州本土派系,包括杜琼、谯周、周舒、周群、李恢杨洪、王平等人。以谯周、杜琼、周舒、周群为代表的益州豪族势力,对于刘备、诸葛亮等人其实是不服的,他们对于刘璋是有感情的。刘备、诸葛亮靠威权压制着他们,不敢造反罢了。

随着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庞统、法正、诸葛亮等主要蜀汉建国力量的去世,这些投降派终于等来了机会。当邓艾偷袭阴平得手,诸葛瞻等将领浴血奋战,刘理等刘氏子孙决心与敌人共存亡之际,这些益州本土派却依靠在朝中取得的地位,大肆散步“投降”言论,姜维远在剑阁,刘禅无所依靠,在谯周等人的挟迫中不得不选择了投降。邓艾逼近成都时,蜀汉政权实际上和当年的孙权处境一样,朝臣分为主战派和主降派。孙权选择了以周瑜为代表主战派,而刘禅选择了以谯周为代表的主降派。谯周就相当于东吴政权的张昭。

曹魏:曹魏集团与汉献帝集团、司马氏集团的龙争虎斗

曹魏政权和刘备政权一样,其实内部也不太平。曹操当政时,突出的矛盾是忠于曹操的集团与忠于汉献帝的汉室集团。

其中忠于汉献帝著名的朝臣有国舅伏完、太常杨彪、北海相孔融、大司农王邑、车骑将军董承、尚书令荀彧、符宝郎祖弼、侍郎王子服、吴硕、赵彦、长水校尉种辑、少府耿纪、越骑校尉吴子兰、太医吉平、司直韦晃等,其中荀彧还是曹操的智囊,但他本心是忠于汉献帝的;而忠于曹操的集团成员包括五子良将、曹氏兄弟、夏侯兄弟、典韦、许褚以及郭嘉、贾诩、刘晔、程昱、荀攸等。曹操在对付刘备与孙权及其他割据势力的同时,在朝中将反对他的朝臣们杀的杀,灭的灭。

曹丕继位后,忠于汉献帝的朝臣或死或隐,朝中的势力转为忠于曹魏的集团势力与司马氏集团的争斗。其中司马懿与曹爽集团的争斗最激烈。最后司马懿凭借韬晦隐忍功夫瞒过了曹爽,依靠高平陵兵变一击成功,消灭了曹爽集团势力。曹爽被族灭后,曹魏集团实际上被司马氏集团把控,直到司马炎篡魏建晋。曹操万万也想不到的是,他防之又防的司马懿还是笑到了最后,他辛辛苦苦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的江山,被司马懿轻轻松松击败他的草包子孙而得到。

东吴:孙氏集团与四大家族的斗争,直接导致人才流失

相比蜀汉与曹魏,东吴政权是最平稳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在年轻时,是非常能够团结东吴的文臣武将的。但孙权活得太长了,他年老后表现的非常昏聩,于是孙氏集团与东吴豪族的矛盾开始暴发。

东吴有四大豪族,顾、陆、朱、张。代表人物分别是顾雍、陆逊、朱桓、张温,后人评价这四大家族是“朱武、张文、陆忠、顾厚”,他们是东吴政权朝臣的中坚力量。孙氏集团是皇权,四大豪族为了他们家族的利益,与皇权既有合作又有分歧。

比如赤壁之战前夕,以张昭为首的东吴的文官集团就主张投降,其实他们考虑最多的,就是他们家族的利益,这种分歧被鲁肃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孙权称帝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陆逊家族集团走上历史舞台。孙权执政晚期,陆逊凭借夷陵之战的胜利,当上了东吴的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集文治武功于一身。要说陆逊确实是忠臣,但陆家的势力确实太大了,他本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说,他们陆家的子弟皆官登高位,陆康为庐江太守,陆绩为郁林太守,陆瑁为尚书,陆凯为建武校尉,陆凯之弟为交州刺史……,而陆家与另一大族顾家又是亲属关系,而顾雍曾是丞相,家族势力也非常大。陆家的势力甚至有超过皇权之势,如果陆逊想造反,孙权还真不好说能干过他。

孙权对于陆逊,是既用其才,又猜疑其势的。陆逊是忠臣,丝毫没有反意,但他出将入相,权势如此之大,身在朝堂,不得不为朝廷的长治久安着想,卷入了立嗣之争,而皇帝的“家事”又恰恰是孙权最反感朝臣参与的。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夺继位权,陆逊力挺太子孙和,而孙权认为鲁王孙霸有文武英才,君臣意见相左,而陆逊又脾气梗直,最后由于气愤不过,忧虑而死。

陆逊的去世,是东吴最大的人才损失。孙权因为立嗣处理不当,使国家走上了下坡路。孙权驾崩后,东吴再没有出过一个明君,朝政混乱使贤臣远离,最后的皇帝孙皓又是个昏君、暴君,带领东吴走上亡国之路。

一个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并不是偶然的,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有一句俗语叫“攘外必先安内”,说的就是内因的作用。曹操之所以不敢放开手脚与孙、刘斗,就是担心“家中生乱”,后防不稳;而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非是看重他的军事能力,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在解决内部矛盾方面比较超长。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把内部问题解决好,才能团结一致,靠强有力的拳头战胜对手。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是最重情义的皇帝,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是说评书的单田芳在《三国演义》里给他做的定位。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确实爱哭,因为各种事情哭,他这一哭,感动的别人稀里哗啦的,关羽、张飞、赵云誓死相随,诸葛亮鞠躬尽瘁。一没有天时,二没有地利的刘备生

  • 陆弃: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强争霸史,三国时代更是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三国英雄人物同样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三国文化沉淀千年衍生出来的三国兵器谱。除了皮甲、鱼鳞甲、玄甲、环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国时代各家英雄好汉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关注。从三国普及性武器来说,当时人多习惯使用短戟护身,孙权投虎、董卓袭吕

  • 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大智若愚?蜀汉后主刘禅的大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刘禅完全委政于诸葛亮,看似放权,和汉献帝一样是傀儡皇帝,但却是明智之举。因为因人而异,诸葛亮不是董卓、曹操、司马懿。“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是《三国演义》里给刘禅的盖棺论定。刘禅这个绰号的由来,一是来自于诸葛亮,一是来自于他最终的结果。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但刘备死后,他五出祁山也未成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汉献帝盼着曹操死,曹操死了,没想到曹操的儿子更穷凶极恶,让他连傀儡皇帝也当不成了,只能去做山阳公。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可说是数一数二的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孙权是晚辈,所以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曹操依靠他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割据势力一一剪

  • 蜀汉竟然被一个结巴灭了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在人生的最后,收了一个得意弟子姜维。姜维深得诸葛兵法,九伐中原,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其中的邓艾,便是司马懿的高徒。诸葛亮与司马懿既是对手又是知音,他们仙逝后,其弟子接着交战。诸葛亮虽然智高,但司马懿用一个“忍”

  • 蜀汉有谥号的十二位大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蜀汉立国时间短,得谥的大臣并不多,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这样记载:“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蜀汉加“谥”的不过1

  • 历史与小说的区别:《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草船借箭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公元223年 白帝城托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

  • 公元221年 刘备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二一九年,最初,夏侯渊虽然屡战屡胜,曹操常警告他:“当一个将领,应当有害怕胆怯的时候,不可以完全仗恃勇敢。勇敢当然是基本,但行动必须依赖智慧计谋;一味不怕死,不过只能成为一个人的敌人。”夏侯渊跟左将军刘备僵持,自去年(二一八)直到现在,刘备从阳平关(陕西省勉县西)南方渡过沔水(汉水),沿着山麓,稍稍

  • 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代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回北方,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了泡影,孙权的江东政权更加稳固,刘备也以荆州为跳板进取益州。这时,“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于是,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定局。此后,曹操把防线撤到襄阳一线,专心经略西北。刘备跨有荆、益两州,又从曹操处夺得汉中,至此势力发展到了顶峰。赤壁战后,孙权招抚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