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灭亡源于一位盐商的秘密情报

商朝灭亡源于一位盐商的秘密情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71 更新时间:2024/1/17 3:09:43

周国只是商朝的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但商周的牧野之战,周武王一战定天下,商纣王命陨摘星楼,铁打的江山一日失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周武王的情报工作做得好,策反了商朝的许多重要大臣。这些大臣,包括商纣王的大哥微子,还有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商朝的大夫胶鬲。正是胶鬲,探知了商朝防务空虚的真实情况,与周武王约定了攻击朝歌的具体时间,并策反了参战的商朝奴隶和东南夷俘虏,里应外合,才让商纣王无力反击而遭亡国之辱。

其实商纣王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和后世的楚霸王项羽差不多一样的人物,他致力于用兵东南夷族,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天子”,毛泽东就评价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但商纣王错就错在用人不当,不听人言。楚霸王项羽不就是不听范曾之言吗?韩信本来是项羽的兵,不也因为不重视人才而逼走了吗?胶鬲也是一样,人才难得,结果纣王并不重视,结果把这样一个人才逼成了敌人。

胶鬲,出身是个贩卖鱼、盐的商人,现在食盐业供着三个盐业鼻祖,其中一位就是胶鬲,他是盐商的鼻祖,另外两位是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亚圣孟子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写道:“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其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便是指的胶鬲这段人生经历。中国有个成语叫“胶鬲之困”,比喻有本事的士人暂时遭遇困境不得志。胶鬲显然是个有本事的士人,但他不得已做了商人。那时侯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位。所以把他经商这一段人生,比做最不得志的时侯。

胶鬲的人生伯乐,是周文王姬昌。他在贩卖鱼盐的队伍中发现胶鬲很有本事,于是将胶鬲举荐给商纣王做了上大夫。周文王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他在渭水河边发现了八十岁的贤才姜子牙,拜其为相,又在鱼盐队伍里发现了胶鬲,但周文王并没有把胶鬲安排到西周做官,而是推荐给了商纣王,显然出自其他的目的。拿现在的话说,周文王是希望派胶鬲到商朝做“间谍”,窃取商朝的重要情报,从而达到里应外合灭商的目的。显然,胶鬲圆满的完成了这一任务。

西周之所以能一战灭商,来自商朝的微子和胶鬲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大战之前,商纣王曾派出上邦使团出使西周,使团的团长是纣王的大哥微子,成员有胶鬲、伯夷、叔齐等。令纣王想不到的是,他的大哥和少师上大夫胶鬲都出卖了他。周武王许诺微子和胶鬲,如助其灭商兴周,事成之后“微子世为长侯,胶鬲加富三等,就官一列”,胶鬲回朝后,将商朝的首都防务空虚,外强中干的绝密情报源源不断地报告给周武王,并与周武王约定了灭商的具体日期,史载周武王“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也就是甲子日到达朝歌里应外合。武王东进途中,不断遇到恶劣的天气和险要的道路,行军十分艰难,部下劝武王歇息缓进。但周武王认为自己与胶鬲已约定甲子之期,如不能按时赶到,胶鬲将有危险,他不能失信于天下,也不能失信于胶鬲。最终武王的伐商大军按时到达,牧野之战开始了,西周联军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商纣王因为主要兵力在东南夷作战,紧急组织奴隶七十万人(一说十七万人)应战。不管是七十万人还是十七万人,在军队数量上商纣王占了绝对优势,但商纣王的这些部队显然是“乌合之众”,没有接受过正式军事训练不说,还人心涣散,很有可能在战前接受过胶鬲的策反工作,没有卖力跟西周联军交战不说,还阵前起义,倒戈相向纣王,于是战争成了一边倒,纣王有天大的本事,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也无法作战。说起来纣王是个骨头很硬的人,他没有选择投降,而是登鹿台自焚而死,保持了帝王最后的尊严。

武王伐纣灭商以后,兑现了对微子和胶鬲的承诺。传说纣王在东南夷作战胜利的部队因为国破家亡无家可归,东渡大海到了美洲,一个突然兴起的玛雅文明,据说便是殷商文明一脉,印地安人实际是殷地安人。而为灭商兴周立下大功的胶鬲,这位象后世李克农、潘汉年一样的人物,不但尽享荣华富贵,还被盐兴行奉为“盐宗”、“盐圣”,千古留芳。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时代魏蜀吴各国之间的派系斗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比较关注三个国家的斗争,蜀汉与曹魏的战争,东吴与曹魏的战争,蜀汉与东吴的战争,三个国家的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个国家的谋士你有谋来我有计。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个国家的内部,其实也充满了斗争,从而影响着国家的兴旺与历史的进程。蜀汉:四大利益集团并不团结,刘禅选择投降另有原因表面

  • 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是最重情义的皇帝,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是说评书的单田芳在《三国演义》里给他做的定位。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确实爱哭,因为各种事情哭,他这一哭,感动的别人稀里哗啦的,关羽、张飞、赵云誓死相随,诸葛亮鞠躬尽瘁。一没有天时,二没有地利的刘备生

  • 陆弃: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强争霸史,三国时代更是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三国英雄人物同样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三国文化沉淀千年衍生出来的三国兵器谱。除了皮甲、鱼鳞甲、玄甲、环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国时代各家英雄好汉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关注。从三国普及性武器来说,当时人多习惯使用短戟护身,孙权投虎、董卓袭吕

  • 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大智若愚?蜀汉后主刘禅的大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刘禅完全委政于诸葛亮,看似放权,和汉献帝一样是傀儡皇帝,但却是明智之举。因为因人而异,诸葛亮不是董卓、曹操、司马懿。“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是《三国演义》里给刘禅的盖棺论定。刘禅这个绰号的由来,一是来自于诸葛亮,一是来自于他最终的结果。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但刘备死后,他五出祁山也未成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汉献帝盼着曹操死,曹操死了,没想到曹操的儿子更穷凶极恶,让他连傀儡皇帝也当不成了,只能去做山阳公。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可说是数一数二的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孙权是晚辈,所以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曹操依靠他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割据势力一一剪

  • 蜀汉竟然被一个结巴灭了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在人生的最后,收了一个得意弟子姜维。姜维深得诸葛兵法,九伐中原,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其中的邓艾,便是司马懿的高徒。诸葛亮与司马懿既是对手又是知音,他们仙逝后,其弟子接着交战。诸葛亮虽然智高,但司马懿用一个“忍”

  • 蜀汉有谥号的十二位大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蜀汉立国时间短,得谥的大臣并不多,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这样记载:“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蜀汉加“谥”的不过1

  • 历史与小说的区别:《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草船借箭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公元223年 白帝城托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

  • 公元221年 刘备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二一九年,最初,夏侯渊虽然屡战屡胜,曹操常警告他:“当一个将领,应当有害怕胆怯的时候,不可以完全仗恃勇敢。勇敢当然是基本,但行动必须依赖智慧计谋;一味不怕死,不过只能成为一个人的敌人。”夏侯渊跟左将军刘备僵持,自去年(二一八)直到现在,刘备从阳平关(陕西省勉县西)南方渡过沔水(汉水),沿着山麓,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