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有谥号的十二位大臣

蜀汉有谥号的十二位大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1/16 18:26:40

蜀汉立国时间短,得谥的大臣并不多,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这样记载:“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蜀汉加“谥”的不过12人而已。这12个人得谥的情况分为两种,一是死后即谥,如法正、武侯、蒋、费、陈、夏侯6人;二是追谥,分两批:景耀三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景耀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

蜀国人物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这些名臣的谥号。

一、法正

法正谥翼侯,谥法记曰:刚克为伐曰翼(伐功也)。思虑深远曰翼(小心翼翼)。

法正是刘备在位时唯一得谥的人,有帮助刘备迅速稳定成都、进取汉中的大功,可说是庞统之后刘备最器重的谋士之一,连诸葛亮也“每奇正智术”。三国志里对他的人品小有非议,这可能影响了后世对他的评价,其实在当时他的功劳至少不会比庞统差,陈寿拟之于魏国的程昱、郭嘉,应该说也是个不错的评价,他得到“翼侯”的谥号可谓名至实归。

二、诸葛亮

诸葛亮谥忠武侯,谥法记曰: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这个谥号实在是起得太好了,前一个“忠”字不用说了,想必大家已经公认;第二个字里却有玄机,除了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外,还有“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两意,是埋怨他峻法严刑?是指责他无岁不攻?这些线索很有让人联想的成分。

三、蒋琬

蒋琬谥恭侯,谥法记曰: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这个“恭”字含义最多,但也只是一个平庸的中谥而已,具体情况结合费祎的谥号一起讨论。

四、费祎

费祎谥敬侯,谥法记曰: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这里的“夙夜警戒”或可当君子自警而言,费祎最后是被刺客行刺而死的,这里应当不是讽刺吧,否则太刻薄了。“合善典法”这一条可能指的是费祎处理政务公允得体,在这一点上费祎有很好的口碑,不过这也只是一个中谥罢了。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掌中枢,荷国之重,在他们掌权的几年里,基本上保持了诸葛亮在世时的政策,而能避免出现大的征伐,让蜀汉出现了一小段较为安定的发展期,不过两人最为人诟病的也在于此——由于政策上的保守,让蜀汉在此期间也渐渐丧失了军事上的进取心。这两个人的谥号基本上不功不过,点到为止,也可以代表当时的蜀汉群臣对他们的评价。

五、陈祗、夏侯霸

这两个人的谥号我一直没找到,可能是名实不符,而且在历史上的作为有限,故没有引起重视。既然这样,我这里也将他们忽略了,希望大家能进一步考证。

有一种说法是陈祗谥“忠”,不知出于何典?如果是这样的话,可就太抬举他了,看他一生行事。是配不上这个字的。不过这也可以说明后主对他的宠信程度。

以下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得到追谥的几个蜀汉开国元勋。

六、关羽

关羽谥壮缪侯,谥法记曰:名与实爽曰缪(言名美而实伤)。这个谥号大可推敲。首先是“壮”字,这个字无典可依,却有例可援。西汉初年,得项羽残尸的五将都谥“壮”。到了汉末三分,谥“壮”的人更多,先后有张郃、徐晃、文聘、许褚、庞德曹休等6、7个,到了晋朝还有灭蜀的邓艾也谥“壮”。三国志里有一篇庞德的谥文“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戎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大致上有一种豪壮、壮烈的意思。用这个字来描述关羽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第二个字上,“缪”字就绝不是个好字了,“言名美而实伤”,这里除了惋惜,隐隐然竟有一种嘲弄的语气,仿佛是说关羽名过其实。考查关羽的一生,虽然名满天下,但是后人一直很多褒贬。其人一生的功业,也大多随麦城一战烟消云散,甚至还造成了蜀国建国的危机。由谥而知,在当时关羽的评价就不是很高,至少在给他盖棺定论时,蜀汉是充分考虑了他功过是非的。

还有一些解释说“壮”通“庄”、“缪”通“穆”,这样的话关羽得谥的原因变成“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和“布德执义”、“中情见貌”,这样的解释很像传统上对关羽的评价。可是我不感苟同,原因有两点:1、谥号通假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先秦,那时各国文字尚未统一,故可通假,汉以后文字相对严谨的多,谥号这样重要的评价就更不会通假。2、有没有通假要看当时的文字习惯。当时得谥“壮”的人很多,并不一定都符合“胜敌志强”“死于原野”的界定,不可能单单为了关羽通假一下。而“缪”通“穆”就更说不通,蜀汉是有“穆”的谥号的,刘备的皇后,也是吴壹的妹妹就谥“穆”,一朝而假两字,这是不可能的。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与小说的区别:《三国演义》中的99个虚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草船借箭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公元223年 白帝城托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白帝城托孤《三国志》中的白帝城托孤:刘备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

  • 公元221年 刘备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二一九年,最初,夏侯渊虽然屡战屡胜,曹操常警告他:“当一个将领,应当有害怕胆怯的时候,不可以完全仗恃勇敢。勇敢当然是基本,但行动必须依赖智慧计谋;一味不怕死,不过只能成为一个人的敌人。”夏侯渊跟左将军刘备僵持,自去年(二一八)直到现在,刘备从阳平关(陕西省勉县西)南方渡过沔水(汉水),沿着山麓,稍稍

  • 公元220年 曹丕称帝代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回北方,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了泡影,孙权的江东政权更加稳固,刘备也以荆州为跳板进取益州。这时,“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于是,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定局。此后,曹操把防线撤到襄阳一线,专心经略西北。刘备跨有荆、益两州,又从曹操处夺得汉中,至此势力发展到了顶峰。赤壁战后,孙权招抚了交

  • 魏国将相大臣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癸巳五月,以冀州十郡为魏国,封丞相曹操为魏公,仍领汉丞相,行冀州牧事。十一月,置六卿以下官。[相国]二十一年置。[太尉]二十五年置。[御史大夫]二十一年置。[大将军]二十五年置。[太常]二十一年置。[郎中令]袁涣[卫尉]二十二年置。[太仆]国渊[大理]钟繇[大鸿胪][宗正]二十一年置

  • 三国局面的形成之曹魏政权的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东汉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

  • 三国局面的形成之蜀汉政权的建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董卓入洛的前一年(中平五年,188),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继任。刘焉、刘瘴相继压平了益州豪强的反抗。建安十六年刘璋邀请暂驻荆州的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益州;二十四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刘备于221年称帝后,为争夺已失的荆州,

  • 蜀汉政权建立后的开疆拓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鼎立格局初步奠定。刘备图蜀成功,并据有汉中。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昭告皇天后士,即位于成都,建国曰汉,史称蜀汉,疆土辖有汉中、巴、蜀。纵观蜀汉历史,它是一段刘氏政权忙于征伐,忙于开拓的历史。蜀汉统治者孜孜不倦地征伐天下,开辟疆土,把蜀汉疆域拓展到北入今甘肃境内,

  • 曹魏时期三公及诸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爵为魏公,开始建立魏国政权,初设尚书、侍中、六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操为魏王,进一步加强统治机构,以钟繇为魏相国,华歆为御史大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因其所辟西曹掾魏讽谋反而免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操死,子丕继位为魏王,以华歆为相国,贾诩为太尉

  • 王维靠裙带关系科考舞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王维作为唐朝著名诗人,曾有科考舞弊的前科,但却没有受到牢狱之灾。这背后显然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若没有强大的保护伞,王维何以生活的很滋润。关于王维科考舞弊一事,《唐诗纪事》中有记载:“维未冠,文章得名,妙能琵琶。春之一日,岐王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进主前。维进新曲,号郁轮袍,并出所为文。主大奇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