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姜维和陆逊都被称为“社稷之臣” 两人谁的才能更高一筹

姜维和陆逊都被称为“社稷之臣” 两人谁的才能更高一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07 更新时间:2024/1/21 19:00:39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和陆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陆逊和姜维都是三国名将,两人的才能相比,谁更加厉害一些?

姜维是蜀汉名将,陆逊不仅是东吴的名将,更是东吴的名臣,被称为“社稷之臣”,所以二者比较才能,肯定是陆逊更高一筹。

如果真的把这两个人拿出来进行对比,恐怕我们只能比较两人的军事才能了,这是两人的共同之处,也是最有比较价值的。

想要评价一个历史名将,最直观地比较:一看对手,二看战绩和战法。

郭淮陈泰邓艾姜维北伐的主要对手,令姜维劳而无功

姜维北伐雍凉,以及后期退守剑阁的主要对手,先是郭淮,后为陈泰、邓艾。郭淮是姜维的老上级,姜维在天水任郡吏时,郭淮已经是雍州刺史了,是姜维的上级的上级。

姜维投降蜀汉,也是拜郭淮所赐,因为郭淮不信任天水本地人,不许姜维等人入城,姜维被迫投降诸葛亮,其后逐渐成长为蜀汉的大将军。

郭淮是曹魏的老将了,早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中,郭淮就是夏侯渊的司马,夏侯渊战死后,郭淮与众将拥立张郃为主将,郭淮为张郃的司马。

曹丕取代汉朝,建立曹魏后,郭淮出任雍州刺史,诸葛亮北伐时,郭淮多次协助曹真、司马懿抵抗蜀汉大军的进攻,成功阻止了诸葛亮的北伐。

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北伐事业进入虎头蛇尾的时期,姜维历次主张北伐,但刘禅对北伐似乎已经不抱太大希望,每次姜维北伐的兵力也仅有几万人,对曹魏的影响非常有限,一个雍州刺史部完全可以应付,郭淮就成为了姜维北伐的主要对手。

公元240年,姜维率军进攻陇西,郭淮率军抵御,进兵至强中,姜维不得不撤军返回。

公元247年,雍州、凉州等地的羌胡叛曹归汉,姜维率军接应,在洮西交战,郭淮认为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的为翅,率军进入沨中,接应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夏侯霸,郭淮及时赶到,姜维背叛退兵。

郭淮在雍州防御姜维多年,二人互有胜负,但基本上是姜维寻找时机主动出击,郭淮处于被动防守,但郭淮每次都能预料到姜维的部署,使姜维劳而无功。

蜀汉后期姜维的主要对手是曹魏名将邓艾,公元249年,姜维率军进攻雍州,在牛头山被陈泰率军阻止,姜维被迫撤回。退军后姜维又突然返回,进至白水,企图占据洮城,邓艾提前料到姜维的动向,抢占洮城,姜维不得不撤军。

公元256年,姜维升任大将军,与镇西将军胡济分兵两路,约定在上邽会合,进攻雍州。姜维兵出祁山,邓艾已经做好御敌的准备,姜维转攻南安,邓艾于是抢占武城山,据险而守。

姜维难以攻克,于是连夜渡过渭水,沿山路进攻上邽,邓艾率军与姜维在段谷交战,因胡济没有及时赶到,邓艾大败汉军,姜维率领的汉军死伤惨重,姜维自请贬为后将军。

公元257年、262年,姜维两次率军攻魏,邓艾率军据险坚守,姜维难以取得成效,最后在侯和列阵,击败汉军,姜维不得不退往沓中。

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南下进攻蜀汉,邓艾由狄道进攻沓中,牵制姜维的主力大军,诸葛绪攻武都,钟会率十万大军取汉中。

姜维得知钟会等人进入汉中,了解汉中守不住了,于是迅速摆脱邓艾,退入阴平,邓艾军追至疆川口,大败姜维。姜维佯装向北退走,将阻挡在前的诸葛绪调到三十里外,从而顺利退往剑阁,与钟会对峙。

邓艾人生中最光辉的一战,就是偷渡阴平,杀入蜀汉心脏,迫使刘禅投降,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邓艾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自东向南,绕过剑阁南边二百余里,一路凿山开路、攀岩小道,甚至用毛毡裹在身上,滚下山坡。

最终邓艾大军出其不意,抵达江油,迫降守将马邈,在绵竹与诸葛瞻交战,邓艾军初战失利,随后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大军,攻克绵竹,斩杀诸葛瞻及张遵。

诸葛瞻败亡后,蜀汉全线崩溃,邓艾乘胜出击,一举拿下雒县,兵临成都,刘禅在投降派的主导下,向邓艾请降,此战一举奠定了邓艾的名将之名,成功跻身武庙,成为古今七十二将。

如果真的一对一地分析姜维与各个对手的能力对比,其实姜维的统兵能力是高于郭淮的,与邓艾交战,也打的有来有回,邓艾坚守姜维无奈,姜维防守,邓艾也没什么办法,所以说姜维的能力与邓艾应该在伯仲之间。

刘备、曹休是陆逊的主要对手,陆逊均以谋略取胜

陆逊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必须是夷陵之战,被称为汉末三国的三大战役,陆逊凭借此战的出色指挥和大获全胜,成功与关羽、张飞、张辽、周瑜、吕蒙、邓艾入选武庙七十二将。

夷陵之战中,面对兵锋强盛的刘备大军,陆逊选择避敌锋芒的战略,主动后退,诱敌深入,将数百里山道让与刘备的蜀汉大军,吴军退到夷陵、猇亭一带坚守。

陆逊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面对蜀汉将士的挑战,坚壁不出,刘备派张南猛攻孙桓驻守的夷道城,面对吴军将领纷纷请求增援的情况,陆逊仍然坚守不出,相信孙桓一定守得住。

陆逊与刘备僵持近一年,到六月酷暑时节,蜀汉大军闷热难耐,兵将疲惫,刘备下令水军进入岸上的密林扎营避暑。

陆逊抓住蜀汉大军疲惫不堪的机会,率军反击刘备大军,以火攻汉军营寨,火烧连营四十余里,吴军各路乘势发起猛攻,刘备军大败,一路败退到白帝城,蜀汉大军损失惨重,仅数千人身免。

夷陵战后,陆逊返回东吴朝堂,帮助孙权处理政务,公元228年,孙权再次拜陆逊为大都督,主持与魏军交战事宜,陆逊派鄱阳太守周鲂写信告诉曹休,声称愿意归降曹魏,请曹休率军接应。

曹休没有分辨真假,就率领十万马步军,前往皖城接应,结果走入了陆逊布置好的圈套中,曹休自恃兵马精锐,实力雄厚,与吴军交战,两军战于石亭,曹休大败,逃往夹石,遇到贾逵率军接应,才幸免于难,不久曹休气愤发病而死。

出将入相的帅才选陆逊,冲锋陷阵的将才选姜维

姜维的军事训练才能与邓艾相当,邓艾与陆逊同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如果要分辨两人谁高谁下,恐怕还真的很难,两人擅长的东西也不太一样。

相比较而言,陆逊和姜维的作战层次也不太一样,陆逊对付的都是刘备、曹休,这样的统筹一条战线的大将,而姜维却因为蜀汉后期战略思想的转变,对手也仅仅是郭淮、邓艾这样的州郡之长。

二人的作战等级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从蜀汉最后的防守战争上来看,或者是姜维的权力有限,或者是能力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整条防御线的布置,被邓艾偷袭了阴平小道。

同样地,陆逊指挥的两次大战,基本上都是稳重取胜的战争,他也没有姜维那种以险取胜,主动出击拼死力战的能力,都是在谋略上胜过对手,进而在战争中取得优势。

所以陆逊是帅才,姜维是将才,如果两军对阵,兵将冲杀,恐怕陆逊不够姜维砍的,但统筹大局,调度各部兵马作战,姜维可能要被陆逊玩弄于鼓掌之间。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始皇赢政为什么放弃了“朕”而自称“真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秦始皇到了晚年开始自称为“真人”,那么秦始皇赢政为什么放弃了“朕”而自称“真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男女老幼,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一统天下的至高君主。嬴政认为,自

  • 曹操为什么称夏侯渊为“白地将军”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为何称夏侯渊为“白地将军”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跟随曹操夏侯渊出身谯郡夏侯氏,为西汉名臣夏侯婴之后,夏侯惇堂弟。夏侯渊自幼与曹操交好,情同兄弟,长大后二人娶了一对姐妹为妻,成为连襟。曹操因为犯法被县官治罪,夏侯渊于是主动替他顶罪。后来在曹操的营救下,夏侯渊得以无罪释放。二,东征

  • 刘秀最爱的女人是谁?曾说“娶妻当娶阴丽华”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刘秀最爱的女人是谁?刘秀是不是只喜欢阴丽华一个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与其皇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颂。两人相互扶持,一同见证了东汉这一帝国的崛起。刘秀在登基之前还是一个落魄的世家子弟,在其年少时,有幸窥得

  • 杨收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自小就被呼为“神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

  • 武则天创造了多少汉字?“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女帝,其功勋卓著“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那么武则天创造了多少汉字?其中最出名的“曌”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一共造就了17个字,17个字依次对应的汉字简体为:照、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

  • 司马防:“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其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可厉害了,父亲是东汉时期的太守,儿子是曹魏著名权臣司马懿,此人便是司马防!他还是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其八个儿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八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司马防的生平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司马防,一开始说起这个名字您可能觉得陌生,但一说他儿子司马懿

  • 周厉王的“厉始革典”是怎么样的?周厉王有多暴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周厉王是中国古代继夏桀、殷纣之后的第三个暴君,死后也得到了一个恶谥:“厉”。厉乃暴虐狠戾之意,周厉王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暴虐之君。但是他也有追求上进改革的一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记载:“周

  • 留下“卧冰求鲤”典故的王祥,生前风光,死后显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王祥,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典故的主人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冰求鲤”的典故,讲的是王祥为给生病的继母朱氏捕鱼,不顾天寒地冻卧冰求鲤,或许是被他的孝心感动,冰面自行化开两条鲤鱼一跃而出。后来,王祥的孝行被收录到《二十四孝》中,他本人也获得“孝

  • 程异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名的“八司马”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唐代安

  • 曹魏集团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用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手下人才那么多,曹操是如何用人的?曹操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天下大乱,所谓“英雄出乱世”,因此三国时代也是人才辈出、豪杰并起的时代。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的用人之道历来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