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厉王的“厉始革典”是怎么样的?周厉王有多暴虐?

周厉王的“厉始革典”是怎么样的?周厉王有多暴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4/1/17 20:07:52

周厉王是中国古代继夏、殷纣之后的第三个暴君,死后也得到了一个恶谥:“厉”。厉乃暴虐狠戾之意,周厉王在后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暴虐之君。但是他也有追求上进改革的一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

早在周厉王即位以前,周王朝在周厉王的父亲周夷王的统治之下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统治危机。《史记》记载:“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但是到了周厉王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了。以至于,周厉王想实行改革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但是改革却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周厉王是史册中记下的第一位改革家,而且是第一位失败的改革家。

让我们来看看“厉王革典”的社会背景。

周夷王时,王室衰落,且与诸侯国之间矛盾激化。夷王用鼎烹杀了齐哀公,并立其弟齐胡公为新任齐侯,齐胡公继位后将齐国的都城从营丘迁都自己的封邑薄姑。但事后不久,齐哀公同母弟姜山又发动政变击杀胡公,自立为齐君,称齐献公,把都城从薄姑迁到临淄。由

此次齐国事变可以看到,周夷王时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同时王室的权威也已大大削弱。

齐献公姜山原本只是齐国一名大夫,胆敢违背周夷王的意志杀死夷王所立的齐胡公,并自立为君,事后夷王也未对其做出任何弹压,齐献公乃寿终正寝,可见王室的力量在这个时候已不足已实现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所以《楚世家》才写到:“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与此同时,周朝的外患问题非但没有被以往的征伐平息,反而愈发严重。尤其是南方的楚国,楚君熊渠叫嚣“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封其三子为王,公然反判周天子。周夷王面对楚人这一明显的挑衅行为却只能默不作声,毫无办法,只得任其放肆无礼。

所以周厉王即位以后为了扭转王朝江河日下的局面,下定了革除旧典、实行新制的决心,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史称“厉始革典”。

对于周厉王革典,《史记》所作的记载并不细致,反正就是把周厉王当作一位贪财暴力的昏君来对待。但是,今人可以通过《史记》一窥我国历史上、乃至于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封建性质改革的局部。

周厉王没收大贵族的私产和古老习俗遗留下来的公产,来加强周王朝的财政收入,这严重触及了大贵族的经济利益,引起了他们激烈的反对,并以谤言攻击周厉王。与此同时,周厉王的专利政策实际应是其所有改革措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但周厉王在实现改革时急功冒进,而且动作太大,还未等所有改革措施发挥作用,专利政策已经引起了下层贵族和平民的反对。因为这些人不享王室俸禄,也没有封地采邑,而且受到王室和大贵族的剥削。

如今新典不许他们无偿使用山川林泽等自然资源,这在短期内断绝了这些人的生路。所以下层人们也对厉王新政非言不止。厉王与国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

周厉王用杀戮的方式强行推进改革,这自然也被时人和后人视为残暴嗜杀。在大贵族、甚至是在诸侯国的策动下,中小贵族和普通平民联合暴动,群起攻击厉王,这就是“国人暴动”。周厉王难敌暴怒的人潮,王位被推翻。厉始革典结果以失败告终。

可能现在好多人不太明白“厉始革典”这个词所包含的意思。“厉始革典”,事见《国语·周语》:太子晋“谏雍谷洛”时说,“自我先王,厉、宣、幽、平,今贪天祸,至今未弭……自后稷以来宁乱,及文、武、成、康,而仅克安民。自后稷之始其靖民,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难也如是。厉始革典,十四王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厉始革典”是西周后期的最大事件,它开创了周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革典”,韦昭注曰:“革,更也;典,法也。”“革典”是政治改革无疑。但这个“典”到底是指什么?韦昭没说清楚。季康子“用田赋”时,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此话又见于《国语·鲁语》:“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二者文字略有出入。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典”即“籍”(藉)。“厉始革典”,至少是应包括变革籍田、实行税亩制在内的一场社会改革。西周后期的籍田是个体籍田制,相当于农奴制的劳役地租。

“厉始革典”是中国进入封建制的标志。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形态——变态封建领主制。这种变态封建领主制的主要矛盾,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基础与领主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小农经济的根本要求是郡县制或统一中央集权制。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从“厉始革典”到汉初,数百年天下大乱的根源就在这里。

春秋战国的诸侯混战,开始是盲目的,各诸侯都没有认识到分封制与天下大乱的关系。只是到了战国后期,人们才对这一问题看清楚,如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厉始革典”惨遭失败,这一年也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整个中国都将陷入血腥的战乱和惨烈的仇杀中;同时,这也将是一个变革图强贯穿始终的时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留下“卧冰求鲤”典故的王祥,生前风光,死后显贵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王祥,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也是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典故的主人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卧冰求鲤”的典故,讲的是王祥为给生病的继母朱氏捕鱼,不顾天寒地冻卧冰求鲤,或许是被他的孝心感动,冰面自行化开两条鲤鱼一跃而出。后来,王祥的孝行被收录到《二十四孝》中,他本人也获得“孝

  • 程异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名的“八司马”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唐代安

  • 曹魏集团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用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手下人才那么多,曹操是如何用人的?曹操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天下大乱,所谓“英雄出乱世”,因此三国时代也是人才辈出、豪杰并起的时代。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的用人之道历来为人

  • 缔造“仁宣之治”的朱高炽,为何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奇怪的。可朱高炽之死,却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死亡太过于

  •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待举,唐朝许州颍川(今河

  • 大禹是怎么做到制度的改变的?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必然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通常来说禅让,是指在位君主生前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目的是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讲讲大禹是怎么让国家从“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史上有先王禅让的传说,认为尧、舜、禹三代政权的交接,是通过推荐、考察和任用等程序和平实现的。通常,禅让将统治权让给异姓,这会

  • 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存在感不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存在感不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光武皇帝刘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建立东汉,励精图治,仁德爱民,经济复苏,被誉为汉室中兴之主。正如其他开国皇帝都有自己的创业班底,一说秦始皇,大家就会想起李斯、王翦、蒙恬,甚至吕不韦赵高;一

  • 天选之子刘秀有多牛?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中兴之君”和“定鼎帝王”头衔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网上都说东汉帝王刘秀是天选之子,大魔导师,位面之子,事实也确实如此,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中兴之君”和“定鼎帝王”头衔的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的人物,但也出现了很多的朝代,各朝各代都会有所更替,从而形成一定的规模,一个朝代中最核心的政治人

  •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波谲云诡、险象环生的战场上,将军们却能履险如夷,指挥若定,带领千军万马,击败强大对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一部又一部英雄史诗,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多次在紧要关头影响历史走向。但是用一句难登大雅之堂的话来说,“林

  • 赵括是千年背锅侠?赵括其实不算是“纸上谈兵”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括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赵括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战国时期,诸侯列国之间烽火连天、图谋天下。自商鞅变法以来,西垂秦国日益强大,并逐渐东出函谷、虎视群雄。相较而言,曾经强盛的楚、齐两国在争霸过程中接连受挫,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