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越王墓除了丝缕玉衣,还出土了什么宝贝?

南越王墓除了丝缕玉衣,还出土了什么宝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33 更新时间:2024/4/4 13:54:41

【文藏来答】南越墓出土的宝贝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稀世珍宝哦~快来跟小编一睹为快吧。

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套),种类涵盖玉、石、金、银、铜、铁、铅、陶、漆、木、食品残骸等30余种。其中玉器有244件(套),数量多器形丰富,蔚为大观。如71件玉璧、58件玉剑饰等都为国内之冠;丝缕玉衣、角形玉杯等也是独一无二的稀世之珍。墓室7个部分中,仅后藏室无玉器出土。

南越文王墓位于广州越秀象岗山中,墓主为西汉南越国第二代王文王赵,下葬时间为公元前122年。整个墓室平面呈“士”字形布局,有前后两道石门,中轴对称,前半部为前室、东耳室、西耳室,后半部为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后藏室。

南越王墓未被盗扰,墓主身份姓名可考,位处汉帝国的边陲,同时又是汉武帝时期少有的异姓诸侯王陵,因此其历史、文物价值十分珍贵。与汉代其他诸侯王墓相比,它有不少独特之处。如:形制特别,兼具崖洞墓、竖穴木椁墓特征;随葬器物文化源流广泛,涵盖越、汉、楚、秦、匈奴、瓯骆乃至域外等地;墓中有15名殉人,地位之高,人数之多也属罕见。

墓室平面图

墓主身穿丝缕玉衣,玉衣上方墓主头顶及肩部有3件精美玉器:兽首衔璧玉佩、凤纹牌形饰、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西侧室发现有殉葬人7人及猪牛羊3牲的遗骸。该室出土玉器主要为殉人佩饰,共计12件,包括玉卮、玉璧、玉环、玉璜、玉鼻塞等。墓中此类玉器最多,品种丰富,从数量而言,组玉佩和玉剑饰是装饰用玉中最大的两类。而墓主头部周围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等数件器物,构思奇巧,工艺高超,冠绝汉代。

棺椁内器物分布图

组玉佩,共11套,墓主1套,夫人7套,其他殉葬人3套。墓主组玉佩为其中佼佼者,原覆盖于玉衣之上,由32个配件组成,玉组件包括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蒲纹璜、环、佩、翁仲、环、珠等,再辅以玻璃珠、煤精珠、金珠等小配件,从而形成了一套轻重有序、主次分明、色彩斑斓的华美佩饰。南越王墓出土11套组玉佩,在汉墓中首屈一指。

玉剑饰一组

玉剑饰,共58件,同样在汉墓中为数最多。这58件玉剑饰,在墓主身边15件,其余43件藏于西耳室。从现有材料看,汉代形成了4件玉剑饰各有分工合为一套的组合样式,其名字分别为首、格、、。以玉作剑的装饰,实用性不强,南越王赵一方面传承先祖赵佗尚武传统,墓中随葬兵器丰富且尤其长剑令人赞叹,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爱玉之心与尚武之志结合,这批玉剑饰有相当一部分纹饰造型极其精美生动,是汉代玉剑饰发展水平的巅峰之作。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原放置于墓主玉衣头罩之上,直径约10.6厘米。其构图分内外双环,内环一游龙居中,前后爪伸至环外,有一凤鸟在外环中站立于龙前爪之上,扭头回望游龙,凤冠及尾部以抽象的纹饰似云似水延伸于内外双环间。整体构图主次分明,龙凤呈祥,妙韵天成,将“天人合一”“阴阳相调”的中国古代“和”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以今言之,这也是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自然体现。

铜承盘玉高足杯

玉制容器在汉代目前所知极为稀少,据不完全统计,仅10余件,而南越王墓中出土有5件之多,其意义非同一般。这其中,铜承盘高足玉杯,世所罕见。该器高17厘米,除高足玉杯外,还有金首银身游龙衔花瓣形玉托架、木托座、铜承盘等部分构成。一件器物综合运用玉、金、银、铜、木五种材质,以玉杯为核心,呈三龙拱杯之势,匠心独运,造型奇巧,让人联想到史书记载同一时期汉武帝所建的仙人承露盘,它也许就是汉代五行及黄老思想对南越文化影响的体现。还有学者认为本器或为史籍中所载“方诸”的形象。

角形玉杯

墓主头箱中出土的角形玉杯,更是国之瑰宝。它由整块青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高18.4厘米,呈犀牛角造型,器表有一尖嘴兽纹饰,生动逼真。全器雕工细腻丰富,综合运用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技法,这标明该时期的玉雕在章法布局、材料运用、技巧发挥等方面日趋成熟。它是汉代唯一考古出土的角形玉杯,其造型溯源,观点纷呈,或认为与南越人对犀牛角的崇拜有关;或认为此物正是中国古代酒器“觥”,有罚酒之用;或认为这是西方“来通杯”的造型,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异域文化有关。本件器物工艺尽善尽美,造型引人遐思,是中华文明中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三枚玉质有字印章

玉杂器可分为印章、带钩、六博棋子三种。墓中出土玺印共23枚,其中玉质印章9枚,6枚无文字,有文字的三枚随墓主贴身下葬,分别是:“帝印”玉印,以螭虎为钮,该印用“帝”不用“玺”,将“帝”“印”二字连用,独具创新;“赵”玉印,覆斗钮,为墓主名章,为我们确认墓主姓名提供了直接证据;“泰子”玉印,覆斗钮,“泰”通“太”,是南越国预立太子制度的体现。

龙虎合体玉带钩

带钩在墓中共出土36件,其中4件为玉带钩,它们形体最大,造型精美,作工精致,保存状况好,同出自墓主棺椁中。此4件玉带钩代表了汉代玉带钩的最高水准,如其中一件龙虎并体玉带钩,玉色青白,质地莹润,造型奇特,虎在钩首,龙居钩尾,两体并连,龙张巨口,虎举利爪,二者共夺一圆环,整个器物构图简练,式样新颖,前所未见。

金钩扣龙形玉佩

玉璧局部

南越王墓玉器与汉代其他诸侯王墓相比,有其显著不同。首先,在时间上显示出时代跨度大的特点,涉及战国、秦、汉等多个历史时期。

玉舞人

其次,南越王墓玉器在空间上体现了多地域文化玉器杂处交融的特点,文化融汇现象十分普遍。

总体而言,墓中楚式风格玉器最多,南越王墓发现后,我们曾对墓中玉器选样18件(其中玉衣片10件),用科学仪器进行了分析测试鉴定研究,再结合史料,得出初步结论是玉料中有部分可能为本地自产,以韶关曲江地区可能性为大。

玉剑首

玉剑首

玉剑首

从玉料自产,部分玉器制作显仓促,玉器种类丰富且多汉代罕见之器等角度考虑,我们有理由相信,南越国有自己的制玉工坊。制玉工匠有可能是在岭南并入秦版图时,由北方随军南下而来,或者在南越建立之后,由北方尤其是楚地迁徙而来,当然本地工匠亦在其中。这些伟大的古代工匠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岭南玉器,这也是两千年来岭南地区开放包容创新之风的直接体现。

玉剑首

原文作者:王维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8年3月刊《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玉器略考》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八件宝贝的非遗故事:

1983年,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一个名叫象岗的小山丘。

广州象岗山原是越秀山群岗重最西边的一个小岗,海拔近50米,明洪武十三年拓北城八百丈,开凿象岗山以为北门,从此象岗山与越秀山隔断,成为一座独立的小岗。因开凿山体而拓宽而成的大北直街,也就是今天的解放北路,一直是明清时代出入城北的主要通道。

故而清代在象岗山上兴建巩极炮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基建部门为建设公寓楼而推平象岗山,当时还只是一个喧闹的建筑工地,要修建几栋宿舍。

1983年6月8日,建筑工人开始在削掉了17米的山顶上挖掘地基,突然就挖到了许多巨大的石板。石板之间隐约露出一些裂缝,透过缝隙看去,下面黑乎乎的一片,好像是一个地下室。

民工纷纷猜测是不是地主老财藏宝的地方,或者是日军侵华时修建的秘密军火库,于是就有人找来工具,试图撬开石板探个究竟。事后人们才知道,这里就是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的陵墓。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是中国迄今发掘的保存完好的数座汉代大墓之一。

这种墓葬既有中原地区汉文化的特征,又能看到江汉地区楚文化的一些痕迹,还掺杂着岭南地区百越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随后他派大军平定岭南,修筑番禺城作为南海郡治。前204年,随秦军远征岭南的南海尉赵佗乘秦王朝覆灭之机,武力吞并桂林和象郡,自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

赵佗一生致力于和辑百越,发展地方经济,使番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古代最大古都之一,其功绩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和怀念。

南越王墓的主人赵,则是赵佗的孙子

在主棺室中,身穿玉衣的墓主人身体两侧各佩有5把装饰华丽的剑,除此以外还有5把剑放在墙边,每一把都用丝绢裹缠。经过清理,10把宝剑渐渐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这些剑,有的镶金,有的嵌玉,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柄特长的铁剑,竟有146厘米长,这是迄今见到的汉代古剑中最长的。

据史料记载,汉朝出于防备心理,一直限制铁器贸易。而且,吕后还下令绝对禁止任何铁器流入南越国。可如今,在南越国君的大墓竟出土了如此多的宝剑,这就给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解释。看来,距今2100多年的南越国,已经有了成熟的铸铁技术,在历史的记载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

同时,南越王墓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多达240多件(套),约占全部随葬品1千多件(套)的十分之二。种类有玉衣、玉璧、组玉佩、玉印、玉剑饰、角形杯、玉盒、带钩、玉舞人等19种,是汉代考古的一次空前发现。

在各种玉器中,不乏佼佼者,这里不能尽述。其中最引人注意和兴趣者,如墓主身上的20多件大玉璧和夫人们佩带的组玉佩,使人们对汉代玉佩的组合和形状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如各种形式的龙凤透雕的造型奇特的玉璧、玉佩,故其中一件龙凤纹双重玉佩被造作南越王博物馆的馆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聊一聊家里的那些老物件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1.黑白电视机八十年代初期,大哥在西安上大学,学的是机械电子专业,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买零件组装了电视机和收音机。当大哥从千里之外扛回自己组装的电视机,在家里播放电视节目时,全村都轰动了,乡亲们全都涌到我家来看新鲜,那股热闹劲儿,简直赶得上过年了。我还记得乡亲们纷纷夸赞大哥有出息,有能耐,母亲

  • 过年了,有什么要给宝宝讲的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你可以找一些有指导行性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龟兔赛跑掩耳盗铃等等当然他听不太懂你得自己分析你怎么分析的他就怎么消化了。这样说感觉故事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管它叫“年”。“年”长得硕大无比,而且生性凶残。只要谁惹恼了它,它一定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一

  • 《42号夜线》,湖北人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42开头的几千万湖北人,他们想倾诉给人们听的,有哪些故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打乱了全国上下的生活节奏,在本该踏青赏花的春日,无数人都被迫困在了家里。不知道这场灾难何时是个尽头,但有一点毫无疑问:疫情之下的普通人,各有各的意难平。最近一档名为《42号夜线》的访谈节目因为疫情渐渐火了,主持人隔空连线网

  • 百里屠苏的星蕴崇明鸟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屠苏原身是神界的凤来长琴,重名鸟又属于凤类由李易峰、杨幂、马天宇等领衔主演的仙侠魔幻剧《古剑奇谭》正在热播,在本剧第一集中,百里屠苏在运气时,头上出现了一种图案,陵端问师父,师弟百里屠苏的星蕴是是什么,师父回答是重明鸟,乃是上古神兽。那么重明鸟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寓意?百里屠苏的星蕴图是一头重明鸟

  • 湖北有哪些中国之最?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湖北在以下几个方面堪称中国之最:一:土特产1,孝感的麻糖,2,咸宁的桂花,3,仙桃(毛嘴)的烤鸡,4,潜江的龙虾,5,武汉的热干面,周黑鸭,6,罗田的板粟!二,人文景观1,宜昌三峡,2,十堰武当山,3,麻城杜鹃,4,黄鹤楼,5,恩施大峡谷,6,荆州古城,7,襄阳古隆中,8,随州编钟!三,重工业1,湖

  • 求《海底两万里》随意选两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写两篇随笔。。。。。。里面要写到对我们的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上部第二十章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2~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

  • 在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湖北人杰地灵,自古就人才辈出,光是近现代以来名人就有很多,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1.黎元洪,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民国初年重要军政人物,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任湖北新军协统的黎元洪被起义军逼迫成为鄂军都督,后来成为民国副总统,1916年6月大总统袁世凯病逝后继任大总统,一生三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

  • 每个地方的烧烤都是什么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每个地方的烧烤都是什么样子?大家好,我是笑笑的麦子。每个地方的烧烤都是什么样子?我去过的地方很少,每个地方的烧烤我肯定是说不出来的。我只能说说自己去过的几个旅游景点,烧烤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我们本地,烧烤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美食,小孩子们也不例外。但因为烧烤摊上的肉吃在嘴里,说不清的味道,不知道是什么

  • 湖北省有哪些有名的产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一名湖北人,按照自己对湖北的认知回答您的问题。湖北省有名的一些产物如下:武汉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

  • 70 80后的朋友们,可还记得小时候家乡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记不太清楚了,大致说说。一、节前,有清扫院子,打扫卫生,特别是扫墙,用竹竿子绑上干净的扫帚。老人说,灶王爷上天。二、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放鞭炮。过了十二点,就可以相互间拜年了。这时候。村里很热闹,小孩子也特别精神,跟着大人串门。三、年三十放的鞭炮,地上都是爆仗皮,初一早上不准扫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