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藏来答】2018年3月22日,临宇山人珍藏的一只宋代北方窑口(图录断为定窑,但存疑,也有看当阳峪窑的)的黑釉斗笠碗(盏)以42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67万元)的价格成交,再次将宋代单色瓷器话题拉到市场前线。
“黑马”三年时间突出重围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成交价:7827.97万元2016年纽约佳士得
三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中,一只被称作“天外飞仙”的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纹斗笠碗(盏)刷新了本季纽约亚洲艺术周的眼球,在一番迅速的叫价后,此碗(盏)最终以42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67万元)易手。拍后,有不少市场人士表示,以这个价位拿下这件拍品绝对算得上是捡漏,毕竟拍前的市场预估在600万美元以上。如若放在五年前,市场是断然不敢对这件瓷器做出如此高的估价,近两年,国内外重要拍卖行纷纷推出质量上乘的黑釉盏,仅拿建窑举例,目前国际市场拍卖价格前十中有六件出自2016年以后。
2016年纽约佳士得第二次推出的临宇山人专场中,一只口径为12.2厘米的“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以117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800万元)成交,不仅刷新了建盏的世界拍卖纪录,并远远超出此前(近7年前)1175万元的旧纪录。同年11月,伦敦苏富比也推出了一件有日本收藏背景(味杏堂及藤田德次郎旧藏)的“南宋建窑兔毫束口盏”,最终以108.5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11.15万元)易手;2017年现身纽约苏富比的“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则以超过估价一倍的109.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4.92万元)位居世界建盏拍卖纪录第四。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盏底)成交价:7827.97万元2016年纽约佳士得
早在2010年,建窑茶盏便在国内拍场突破百万元大关,北京嘉德拍卖在当年推出了一件“宋建窑兔毫盏”最终以112万元成交;两年后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只撇口盏又以195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54万元)价格成交。随后,宋瓷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当时的市场主推宋汝瓷,一时间,日本名家收藏的汝瓷小件接二连三地进入市场,并取得天价,同属于宋代的单色瓷黑釉瓷市场再次搁浅,直到2015年末至2016年初,一批建盏精品相继进入市场。2015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出自藤田传三郎男爵的“南宋建窑黑釉兔毫茶盏”以30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49万元)成交,跻身自2008年以来高古民窑器成交前十。至此,建盏才开始被国内市场重视。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内包装袋成交价:7827.97万元2016年纽约佳士得
同年,香港佳士得在秋拍中首次推出临宇山人专场拍卖,一只器型规整的兔毫建盏释出,最终以244万港元成交;直到2016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一件南宋建窑油滴盏。此盏为琵金顿旧藏,以极细的银毫著称。这件建窑油滴盏在拍前的估价仅为40至60万港元,年代为南宋,口径12厘米,整体品相良好,仅釉面有轻微刮痕,油滴斑呈铜色泛银光,形态分布小而密,表现不算完美。1959年,该盏被琵金顿收藏时,仅花费75英镑。但即便如此,最终还是以超过估价十倍价格,584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500万元)成交,曾一度掀起市场讨论热潮。
2017年,共有四只建盏进入建盏世界拍卖纪录前十,除了纽约苏富比的那件“南宋建窑黑釉兔毫纹碗”之外,香港苏富比还在当年秋拍的乐从堂专场中推出一件兔毫盏,此盏呈斗笠型,兔毫线条动感十足,在拍前就已经成了市场话题,最终以346万港元成交价位列TOP榜第七;香港嘉德的“南宋黑釉兔毫盏”则以354万港元成交价位居榜单第六;最后一件是南宋的“建窑油滴天目盏”,以207万元人民币价格排行第九,也是建盏世界拍卖TOP10中,唯一一件在中国内地拍出的拍品。
南宋建窑兔毫束口盏成交价:243.72万元2015年香港苏富比
黑釉盏缘何“继承”汝窑市场“衣钵”?
相比此前亿元成交的汝瓷,黑釉盏目前的市场价格依旧处在低位,但宋代黑釉盏的特点让其极有可能成为汝瓷之后的下一个宋代瓷器的热点。
1、成品少,且不少工艺已经失传,造成了市场极大的稀缺性。坊间传闻宋代吉州窑的烧制工艺在战争期间被日本全部买断,之后的现代工艺全为仿制品。建盏中最为出名的曜变盏技术也早失传已久。宋代的黑釉瓷器中,最有名的当属“建窑”,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是建窑最突出的特点。但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出现变化,难以控制,窑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南宋建窑兔毫束口盏成交价:911.15万元2016年伦敦苏富比
2、精品流传有序。和此前的市场明星“宋代汝瓷”一样,我国宋代的黑釉盏也是日本藏家喜爱的收藏品类。网上可以查到一个有关日本国宝之一曜变天目盏(静嘉堂藏)当年价格的说法:这件三菱弥之助旧藏,购自大正年间(1912-1926年间,)当年的成交价格为16.7万日元,而当时的16.7万日元相当于1500套别墅的价格之和。价格之高令人咋舌。
3、存世少。目前市场上已知可交易的建盏精品多在日本,在日本政府对文物的最高分级国宝级中有四件建盏,其中一只是油滴盏,另外三只是曜变盏。而即便不是国宝级建盏,也多数有系统的收藏线索。那只以7800万元成交的油滴盏就主要来源于黑田家-安宅收藏而那只国宝级油滴盏正是“安宅收藏”捐赠给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俯面)成交价7827.97万元2016年纽约佳士得
4、独特且具唯一性。由于每只建盏上的斑纹都是窑变产生,不可能存在两只一模一样的盏,所以也使得每只建盏都显得更独特,这种独特性恰恰是艺术品收藏珍视的部分。这些特性就决定了,藏家若收到一只好盏,无论是宋盏还是新盏,很可能市面上就再也不会出现一只相同的。
5、有了这几年宋代汝窑瓷器在市场上的铺垫,市场对宋代单色釉瓷器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信任,在明清瓷器和汝窑瓷器价格高涨的今天,宋代黑釉盏价格尚属低洼。相比于其他还未涉入市场的新品类而言,对宋代黑釉盏的市场铺张相对会更简单和直接。
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包装成交价:7827.97万元2016年纽约佳士得
【结语】但是国内对高古瓷市场交易的限制,加上一些历史文化中的特殊原因,导致国内市场对宋瓷的认识还不如国际市场,而和依旧“行驶”在市场前端的宋代汝窑瓷器一样,宋代黑釉盏的品相也相差悬殊。藏家在收藏的时候切记不能被“宋代黑釉盏”几个关键词蒙蔽了自己的收藏初衷。
原文作者:大媛文章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5月上半月刊总177期《黑釉盏:市场下一批“黑马”》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投资导刊》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题主的问题描述比较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请耐心看下文。
首先,建盏价格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建盏的烧制工艺造成的。正宗建盏釉色纹理的形成依靠温度的高低促使釉水中铁矿物质的析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同釉色纹理,如灰被、棠香、茶叶末、兔毫、油滴、鹧鸪、曜变、柿红等,对于窑内还原氛围的要求是不同的,把控难度也是不同的,有些釉色的温差甚至只在毫厘之间。入窑一色,出窑万千自古就是建盏的魅力所在,世界上就没有两只完全一模一样的建盏,同一个师傅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窑口同一种烧法同一种釉水烧出的盏还有品相高低,自然也有价格的不同。
其次,关于题主提的某宝上的“建盏”从几十块到几千块的问题,因为现在市场上传闻有些天目盏,特别是机器压胚的天目盏为表现绚丽的釉色添加了某些东西,还冒充水吉建盏,我们老盏友们为了稳妥一般不在某宝上买建盏了。至于,有没有正宗建盏只有几十块的?这个是有的,但釉色釉面多少有些瑕疵问题,但一般不影响使用(未玻化的除外)。烧建盏,特别是柴烧,往往是一窑富,一窑穷,有些师傅积累不够,有时成本上hold不住也只好贱卖了消化成本,毕竟师傅们也要养家,也要生存,也要继续研究什么的,这个和“谷贱伤农”其实是一个道理。
第三,题主要自用并且还是第一只了话,弄只有堂号的纯黑釉个人觉得比较合适,原因有三:一有堂号的盏,比如贵溪堂、平希堂、千荷堂等等都是有非遗传人的大师傅领衔,在文化厅甚至文化部挂号注册,批量烧制的盏,质量放心;二单色釉特别是纯黑釉(非自带金沙过金光的乌金釉)价格合适,大师傅万里挑一品相的也不过一千出头,一般两三百,甚至百来块就可以拿下;三从新手鉴别的角度来说,新烧纯黑釉不需要鉴别釉色、釉面、纹理、窑膜等等复杂的问题,只要鉴别有没有变形、口裂、气泡、断釉、跳釉、缩釉、釉不平等质量问题,顶多再看看釉面玻化的程度、盏口的干口的程度、盏底修足平整度、盏底有无偏釉露底就行了,相对简单。
第四,怎么鉴赏建盏,那个可以写一本书,实在没法在悟空上回答您,只能具体盏具体讲,或者建议您读一读《中国陶瓷史》(彩页完整版的)应该能有一个基础、直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