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仙镇好玩吗?

朱仙镇好玩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21 更新时间:2024/1/24 5:05:45

去过朱仙镇一次,感觉很失落,也略微有一点儿心酸。

朱仙镇是清代四大名镇里、唯一位于北方地区的名镇。

不过,昔日的小伙伴们纷纷得道成仙,依然流落凡间的朱仙镇就显得太落寞了。

这就好像:你开着一辆五菱宏光回家过年,以为自己是衣锦还乡,结果发现隔壁二狗子家门前停了一辆法拉利。

比喻不怎么恰当,反正有点那个意思吧。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有个“全国四大名镇”的说法,指的是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

这四个名镇各有各的优势,当时繁华异常,商贾云集,人潮涌动,名声传遍了全国。

不过,当时间的车轮隆隆辗过,四大名镇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路,差异之大,令人唏嘘。

(一)湖北汉口镇

当年,汉口镇凭借长江的航运之利,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如今,汉口镇已经和汉阳、武昌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巨型城市武汉。其中,汉口镇形成了今天的江汉区、江岸区、口区,在武汉的七个城区里,独占其三。

如今,武汉是湖北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

(二)广东佛山镇

佛山镇是凭借发达的手工业发展起来的,靠近珠江三角洲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佛山已经不再是镇了,而是广东的21个地级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佛山也借助这股强劲的东风,飞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人口近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超1.2万亿的特大城市。

以经济总量而论,佛山是开封(2500多亿)的5倍,更别提是朱仙镇的多少倍了!

(三)江西景德镇

现在,汉口、佛山早就不叫镇了,只有景德镇和朱仙镇还叫镇。

不过,景德镇不讲武德,虽然名字里还带“镇”,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江西11个区市之一。如今,景德镇辖4个县级单位,人口160余万。

景德镇“地广人稀”,经济没法跟前面两位同学比;跟开封比,也差着不少(约1000亿)。不过,你知道的,开封市管着开封县(祥符区),开封县管着朱仙镇,所以……怎么比?

(四)朱仙镇

四大名镇里,朱仙镇显得有些落寞,因为它现在还是个镇。除掉现代科技带来的新气象,它比明清时期还倒退了很多。

那时候,朱仙镇凭借贾鲁河的船运之利,商业非常发达,镇上一度有超过二十万商、民。但在民国时期,就衰落到不足一万人了。

到朱仙镇玩什么?前面聊得好像跑题了,但其实也不算。

朱仙镇现在就是一个不太大的镇子,也不算太热闹。所以,如果你想着来朱仙镇吃喝玩乐,大概率是不能尽兴的。

那么,朱仙镇都有哪些景点呢?

朱仙镇的景点,有:封故园、岳飞庙、清真寺、木版年画博物馆等。

(一)启封故园

启封故园也叫“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个集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

这里是开封城的发源地,原来的“启封”城址。启封后来改名为开封,再后来又搬走了。开封城搬走后,这里逐渐荒废成为遗址。

个人理解,启封故园是个仿古景点,特点和清明上河园类似。

启封故园投资120亿,工期10年。它可算是朱仙镇的龙头景点,门票60元。

(二)岳飞庙

岳飞庙位于镇中心,是中国四大岳庙之一,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现存规模较为宏大的古建筑群。

目前,岳飞庙有两个院落,总占地面积达27亩,包含各个时期的建筑、塑像、碑刻等。

岳飞庙票价25元。

(三)关帝庙

在庙飞庙旁边,还有一座关帝庙,二者实为一体,有一些古建筑存世。

它就是原来的大戏楼(现在已经拆掉)所在地,当年应该是朱仙镇最热闹的地方了。

该景点门票10元。

(四)清真寺

朱仙镇清真寺始建于北宋时期,于清朝乾隆年间重修。

据说岳飞曾以该清真寺为元帅府,还曾在寺里一株存活至今的古槐树下乘凉。

寺里保存了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的阿拉伯文石碑,在河南省内是非常罕见的。

个人看法:宗教场所,如果是不信教的游客贸然进入,会显得比较尴尬。

(五)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朱仙镇最著名的特产,现在仍有一些商户经营它。

另外,朱仙镇还耗资两千多万,建成了木版年画博物馆,除了本地的木版年画,也展示了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的木版年画。

特别提醒:这个博物馆我没去过,不清楚它现在的开放情况。

(六)古街

朱仙镇也进行了仿古改造,多数街道已改为石板路,临街建筑也都改了仿古式样。

不过,个人感觉仿古改造并不彻底,镇的面貌不如赊店和神那么有味道。另外,朱仙镇也不算很繁华,这让逛街变得不是很有趣。

大致上,朱仙镇就是:不收费的地方没什么意思,有意思的地方都收费了。

如果你对前几个收费景点有兴趣的话,就来旅游吧!

还有,邻近的几个大城市的上班族们:如果周末没地方散心,朱仙镇可以考虑一下哦!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讨论。

好玩!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始建于战国初期,原名聚仙镇,相传这里战国时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距离开封15公里。

明清时期,河南朱仙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佛山合为“中国四大名镇”。唐宋以来,朱仙镇成为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明末清初,由于贾鲁河的开通,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聚集人口20余万,商贾云集,成为华北水陆交通联运码头之首。

岁月更迭,时过境迁,如今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延续了历史的繁荣,逐渐发展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清末,由于黄河水的泛滥、水运逐渐阻塞,深藏中原腹地的朱仙镇不仅没能成为大城市,逐渐没落起来,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中国有三大岳飞庙,汤阴的岳飞庙是岳飞的故乡、杭州的岳飞庙是被害之地、朱仙镇的岳飞庙是历史上著名的“朱仙镇大捷”之地。

当年就是在朱仙镇,岳飞大败金兵,取得震惊朝野的朱仙镇大捷。

他本可以乘胜追击,收复开封,挽救败局,但主张卖国的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其收兵。岳飞扼腕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朱仙镇关帝庙与岳飞庙毗邻,同样座北向南,目前遗存关帝庙为清代秦晋商人共同出资建造的。

初建时庙宇宏大,建筑雄伟为全镇之冠.庙之山门高耸,绿瓦红墙,门前石狮蹲于两侧。朱仙镇,一直以其木版年画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奔放,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源于民间,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的车轮慢慢撵去,朱仙镇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静静地诉说千年流传的故事。

去朱仙镇路线郑州汽车东站每天有两班到朱仙镇的车,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开。开封相国寺汽车站每15分钟有一班发往朱仙镇的客车,直达岳飞庙门口。也可以在开封包车前往朱仙镇。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遇见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建议可以在景点附近举办一些小小的文化活动,这样能够吸引人,更能增加传播广度。如果他还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为什么要让她进入非遗呢。相声也进入了非遗的财产保护名录

  • 中国有二十四节气,现在刚过小暑,从老辈那传承下来的民间习俗或食疗禁忌有哪些?请说下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吃伏面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这时天气炎热,人们都会吃一些清凉开胃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入伏后,人吃东西容易没味口,妈妈会做手擀面,浇上丝瓜鸡蛋汤,清凉又解暑。吃藕小暑时民间有吃藕的习俗,藕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维生素,熟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非常适合在炎夏食用。新藕还没出来的话,人们就会吃藕带。喝红

  • 我国民间艺术有哪些,有什么传承下来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很多,并且基本上都被完整的传承下来了。比如皮影戏;泥塑艺术;编织工艺;木偶;杂技;风筝;舞狮舞龙;剪纸等。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大类。它之所以叫民间艺术,是因为它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并且艺术性很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独有的瑰宝。目前这些传统的民间

  • 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一直备受关注,普通人应该怎么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从去年开始,每年的6月9日被确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题主问普通人怎么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我觉得应该从熟知和热爱开始。我们婺源非遗项目很多,有“徽剧”“三雕”“甲路伞”“抬阁”“傩舞”等等。今天上午央视在婺源瑶湾直播了非遗展示,这是第二次直播了,可以看出瑶湾

  • 应该如何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秦腔?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秦腔遍及大西北,古老的剧种一直在民间传承,西北作为秦腔的发源地,老年人干活累了吼几声秦腔,力气倍增。干活之余秦腔解乏,过年之时秦腔热闹,开业大典秦腔助兴庆贺。老年人离不开秦腔,年青人由于使用手机,流行歌曲影响淡化了秦腔,使传统剧目有疑忘的可能,应在青年中普及宣传应用。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 近年来,为什么我国越来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近年来,为什么我国越来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厉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人民群众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我们国家是厉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连结各民族情感的纽带

  •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传统非遗“活”起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转型正是传统非遗发展的机会,当务之急不仅仅是解决“活”下来的基本需求,更需要规划和创新,从看清现状才知道怎么活、再去创新创造,走向传承。1.“活“下来(看清现状)2.建立知识体系结构(怎么活?跟着走)3.商业模式新生态(走向市场)4.服务升级(创新)5.

  • 关于知错就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知错就改的故事:1.沈从文知错就改的故事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

  • 古人有这么一句话,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元朝末年,有两个风水师,寻龙找穴。这天来到一处,走累了,在歇息,其中一个人环顾四周,然后起身又看看刚坐的地方,然后神秘地向另一个人笑笑,问道:老兄,你看出什么没有?另一个人也起身左右看看,说道:灵倒是有,气嘛,就少几分,非上佳之地。这人说:非也,有灵有气,还要配得上天意啊!我自忖一生行善累德,教化乡

  • 印度六次申遗象棋,只因有大象,你说气不气?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棋师提出的问题,谢谢悟空小秘书通知邀答!……很高兴聊一聊这话题!……印度六次申遗象棋,只因有大象,你说气不气?站在棋师行家一角看,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古象棋出自中国,并还延申发展了国际象棋!印度眼红,象是我国神物,岂容中国拥有象棋?于是奇趣发生了……印度:朝着世界超级大国迈进,让世界人们开心见到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