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城计”是如何上演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城计”是如何上演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86 更新时间:2024/2/25 6:19:15

想必大家对于《三国演义》书中诸葛亮吓退司马懿的“空城计”不陌生吧?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裴松之评注三国志里的“郭冲三事”改编而成的。

不过罗贯中改编的更加精彩,比如增加了诸诸葛亮在城头上焚香抚琴,还让4个老兵大开城门,净水泼街清扫卫生,表现出悠然自得的样子。

还说司马懿听到诸葛亮的琴声没有丝毫慌乱的杂音,断定城中有伏兵。因为如果是空城,诸葛亮心理压力大,琴声就会出现颤音。但没有,司马懿这才下令退兵。

尽管罗贯中编有声有色有鼻子有眼,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大家想一想,司马懿带着40万大军人声嘈杂战马嘶鸣,诸葛亮在城头,司马懿在城下,三国时又没有扩音器,诸葛亮的琴声怎么可能传得那么远?又怎么能清晰传到司马懿的耳中?

对于罗贯中这出“空城计”,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后人不断完善着故事的内容。比如有的地方流传着诸葛亮其实没有抚琴,而是让几个老兵到马圈里收集之前的马粪蛋子,然后用笼屉把马粪蛋子蒸热,蒸热以后散布的城前空旷的地方,再让老兵把附近的草地践踏,造成一种大部队聚集的迹象。

等司马懿到了城下以后,摸了摸马粪蛋子还是热的,又看到附近的草地就像大部队践踏过一样,认为大部队已经赶到并埋伏在城中,司马懿产生了怀疑这才退了兵。

不管怎么说“空城计”在民间流传甚广,都认为诸葛亮是妙施空城计的第一人,其实错了,

早于诸葛亮9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空城计,第一个妙施空城计人的名字叫叔詹。

叔詹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丞相,郑国国君郑文公的弟弟,据说此人有勇有谋。

话说在公元前666年,楚国楚文王之子公子元亲率战车千辆浩浩荡荡攻打郑国。

楚国当时是春秋五霸之一,郑国相对来说要弱小许多,因此楚军势如破竹,攻城掠地直逼郑国国都。

此时郑国君王郑文公慌作一团,国都兵力空虚,大部分军队都调到了前线迎敌了,楚军来的太突然,要想调军队已经来不及了。

(叔詹)

原来公子元把部队分成了两路,一路大部队牵制郑国的主力军,剩下的人马由他亲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郑国国都。

面对强敌丞相叔詹并没有一丝慌乱,他对哥哥郑文公说:“兄长切莫慌乱,吾有一计可退敌兵。”

郑文公像落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急忙说:“贤弟快点讲来。”

叔詹:如果这时调动部队已经来不及了,再说前方战事吃紧也不能撤军”。

哥哥打断了弟弟的话:“讲重点,这个我都知道”。

叔詹顿了顿说道:“为今之计赶紧向齐国求援,因为齐国和我们是盟友,说好了谁有难互相帮忙”。

哥哥一听苦笑道:“远水不解近渴,当务之急是火燎眉毛先顾眼,等齐国援军来了咱们早成了公子元的俘虏了。”

讲真郑文公说得不无道理,但叔詹的计谋早已成竹在胸,于是道:“哥哥所言极是,在我们派人求援的同时,我们也别闲着,把城门打开,吩咐所有店铺照常营业”。

郑文公一听就急了:“我们求救兵要坚固城池还来不及,还大门四开,你是不是吓傻了?”

叔詹近前一步伏在哥哥耳边说出了计谋,郑文公将信将疑点了点头。

叔詹吩咐士兵打开城门,店铺照常营业,这番操作让城外的公子元蒙圈了,心说郑国不按常理出牌,不守城池反而大开城门,难道这里边有猫腻?

公子元疑虑重重登高一望,看到城里的店铺都在营业,好像没有战事来临一样,人们没有丝毫的慌乱。

公子元断定这里面埋伏了重兵,因为心里有底才不慌乱,我现在带的兵马少,入城就会被郑文公瓮中捉鳖。

好险哪!公子元擦了擦冷汗,心说你郑文公聪明,我也不傻,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公子元下令前队变后队后退100里,但在撤退的时候,公子元也用了一个空城计,人马撤了,但是旌旗大帐原地没动,造成一种没撤退的假象。

这咋能唬住叔詹?叔詹是第1个用空城计的人,他登高一望看到公子元大营上空有群鹰盘旋,于是对哥哥说,公子元撤了,哥哥说那怎么大营和旗帜没撤呢?他想用空城计忽悠咱们,如果大营里有人,群鹰不敢低空盘旋,现在我们可以加固城池了,以防万一。

(公子元)

到了第2天,齐国的军队赶到了郑国,此时公子元发觉自己上当了,但是齐国军队已经驻扎在了城里,这次真的有重兵把守了,整个城池固若金汤,公子元再也不敢攻城了,过了两天后就撤兵了。

以上才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空城计,比诸葛亮的空城计早900多年。

文/秉烛读春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什么是空城计?为什么司马懿会上当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突写诸葛亮智会的一个典故,一方面,是神化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政通人和、知天命、晓生死,他早己卜算那天虽凶多吉少,但不至身死,第二方面,他闭城逃跑也是来的及的,但那是下策,不显其神威,第三方面就是攻于心计了,他知道司马懿谨小慎微,轻易不敢莽撞攻城,如果是按这三方面

  • 国家非遗“胶东大鼓”,有什么艺术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胶东大鼓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鼓、钢板(上为月牙形,下为长方形)。属板腔结构体,七声宫调式,主要板式有起腔、二板、平腔、落板等。另外有时还穿插[满洲迷]、[茉莉花]、[娃娃调]等曲牌演唱,穿插京剧唱腔演唱者亦不少,所以也叫二黄大鼓。传统书目丰富,有段儿书《田秀英圆梦》、《刘伶醉酒》等近70段,中长篇

  • 最近准备去浙江旅游,希望能介绍3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第一、乌镇。“江南水乡,枕水人家”都是对乌镇的赞美,那里有着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温婉而柔情。在那里,你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看一看当地的皮影戏,品一品清茶,静静地享受水乡缓慢时光。第二、西湖。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了它远道而来,就是为了一睹它的容颜,有道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 中国目前有没有白手起家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白手起家的人在中国也是不少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但在当代真正白手起家的人不多,很多还是要依靠外力。但有两位是值得大家敬佩的。第一位是小米总裁雷军。小米手机因为价廉物美而拥有了广泛的市场,而身为小米科技创始人的雷军发家之路却鲜为人知。雷军出身在湖北一个普通职工家庭,正如许多的励志电影一样

  • 太极申遗成功该由陈家沟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太极申遗成功了,是祖国的荣耀,是华夏太极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至于举行盛大庆祝,陈家沟作为中国太极拳民间化的一个分支,在自己的区域庆祝是必要的;武当山作为太极拳祖庭,上下六百年,以张三丰为代表,八法五步,演太极,生生不息,也应告慰祖先,开展十堰区域的庆祝;民间还有杨式、孙式、武式等太极流派,都值得庆祝

  • 若是评选广东省的十大历史名人,你觉得哪些人可以入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广东省自古至今都是名人辈出之地,说到广东的历史名人,还是有很多的。我们主要说一些,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名人不,毕竟他们在中华民族最为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挽救中华民族政局的举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我们比较熟知的来自广东的革命家有,孙中山、叶剑英、叶挺等人。他们为中国的独立与解放战争,做出了

  • 王刚在收藏圈子是什么地位?砸宝事件对他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对王刚本人,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主要是影视剧和天下收藏两种渠道。节目也还算好看,具体的细节不做论述,单从收藏专业角度上来看,王刚算是有些经验的,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也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中国古玩收藏必须得请有经验有影响力的人来普及,这种事情是无可厚非的,当然肯定节目制作上会有一些瑕疵,也会

  • 南浔四象那些民国富商的子孙现在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谢邀。南浔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首的富商,以四象之首的刘墉为例,崛起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经二百多年。个人认为,历时十几代人的变迁,绝大多数已经败落流于各地民间。少数富庶的后人应流向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地区。具体的要查询南浔四大家族的族谱了。军寨道情军寨道情是关中道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省

  • 剪纸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也很高兴回答这个话题!!!中国剪纸是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活动之中,此后便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2000多年的历史,使得剪纸浓缩了汉族文化的传统理念,并与其它艺术相互交织传递古老文明。北朝对马团花剪纸(残片)北朝对马团花剪纸是我国古代早期剪纸作品。1959年新疆吐鲁番遗址出土。作品在几何

  • 今天是我们传统重要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我还真想问一问,你知道这个节日来源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中秋节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赏月、品瓜果、食月饼,蒸河蟹、饮花雕酒;全家人吃团圆饭等风俗。现我国已把中秋节立为法定节假日。中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旧文中通仲,亦仲秋,“仲”,指其月在秋季的中间。《尧典》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之说。中秋节也叫秋节、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