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哪一件宝贝能够和和氏璧相提并论呢?

中国历史上,哪一件宝贝能够和和氏璧相提并论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4/1/27 5:04:51

展开3全部

正所谓美玉无价,和氏璧只是比普通的玉质地更佳,它的价值是历史赋予的。卞和、蔺相如、嬴政这些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让这块玉的价值无法估量。抛开历史价值不谈,即便贵重如和氏璧,也不算是世上最珍奇的异宝,至少在当时,还有与之齐名的隋侯珠。

在许多古代文献中,隋侯珠都是与和氏璧成对出现的,在形容某些事物珍贵时,这对珍宝便会被同时引出来。《韩非子》有云:“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淮南子》:“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不过,在现代人的眼里,和氏璧的知名度远高于隋侯珠。

这是因为,围绕和氏璧发生过许多历史故事,而且,后世被传承下来的和氏璧被雕刻成传国玉玺,象征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当年楚国人卞和,在山脚下找到了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因为卞和是个爱玉之人,所以,对玉石颇有研究,他判断这块籽料里必定藏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美玉。当他将最宝贵的东西送给国君楚厉王时,人家非但没有当回事,反而还将其当成卞和的玩笑。

犯下欺君大罪的卞和,一条腿被楚厉王剁了下来。楚武王上位时,他又把这块宝贝送到王宫,谁知还是一样的结果,只是这次被剁掉的是另一条腿而已。到了文王上台时,卞和已经连献玉的勇气都没有了,他已经没有腿可供人剁了。

失去双足的卞和在发现了和氏璧的山下痛哭不止,文王途经此处问清缘由,命人将玉石切开,发现籽料里果然是一大块宝玉。为了纪念卞和的执着,以及他失去的那两条腿,文王将这块美玉命名为和氏璧。但凡宝贝,总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来历。

既然和氏壁与和氏有关,那么,隋侯珠的由来自然发生在隋侯的身上了。

某次,隋侯前往齐国进行外交活动,途中路过一处浅滩。在沙滩上,隋侯无意间发现有一条水蛇在朝着自己吐信子。这蛇显然因为什么缘故无法回到水中,所以,它在炽热的沙滩上不断扭动,看起来非常痛苦。隋侯是个善良的人,他用手里的马鞭轻轻地将水蛇拨弄到水里。

拯救了小蛇之后,隋侯继续赶路了,并没有把这一无心之举当回事。不过,小蛇记住了隋侯的救命之恩。某天夜里,隋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有个长相奇特的小娃娃捧着一颗亮闪闪的珠子,对自己说:“当年你给了我莫大的恩惠,让我得以活下去。所以,我要用最珍贵的宝贝报答救命之恩,你一定要收下。”次日清晨隋侯醒来,发现床边真的有一颗亮闪闪的明珠。

这颗明珠所迸发的光亮,任何灯火都无法与之比肩,只有日月能与之媲美。因为这颗珠子是隋侯的宝贝,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管珠子叫隋侯珠。隋侯把玩着面前的宝贝,感慨道:“连一条水蛇都懂得知恩图报,可一些人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拥有了宝物的隋侯成了各诸侯觊觎的目标,他们都想得到这颗能与日月媲美的奇珍。

经一番角逐之后,这颗珠子被纳入了楚武王的珍藏。随着秦国消灭了楚国,隋侯珠又成了嬴政爱不释手的玩物。不过,在汉朝颠覆秦朝之后,这个宝贝就不知所踪了。但凡神话传说,总是有现实依据的。虽然,那些玄幻的东西并不存在,但那些光怪陆离的事迹就是在隐喻某些社会现象。

隋侯珠或许只是一颗明珠,与水蛇并无关联。只不过,隋侯想要向世人传达一些道理,所以,才编出水蛇献珠的神话。通过解救水蛇、小孩献珠的典故,隋侯想规劝那些诸侯王,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报答封疆裂土的大周天子。因为,诸侯们所拥有的的荣华,都是周天子赐下的。

由于,史料中关于隋侯珠的记载太少,从只言片语中我们无法分析出太多信息,所以,只能通过猜测来揣摩它的故事。当然,能够确定的是不论是和氏璧还是隋侯珠,它们曾落到同一个人手上——始皇帝。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我们能看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这样的文字。

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隋侯珠先前流落楚国。及至楚被秦灭后,隋侯珠及和氏璧落入秦始皇手中。可见,秦始皇是史上唯一一位兼得这两个宝贝的人物,可谓幸运至极。

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可隋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所以,就有人考证了:因为秦始皇太过喜爱,隋侯珠为秦始皇所陪葬,在墓室“以代膏烛”,足见它的珍贵。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3全部南京博物馆收藏文物大约42万件,其中经专家和市民评出十八件镇馆之宝。种类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青铜、瓷器、字画、刺绣、竹木雕刻、民俗和当代艺术。金色保护之宝金兽到今天为止,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文物,是一件罕见的实物,金属铸造和锤击技术完美结合,被誉为“我国的瑰宝”。御窑之宝釉下红年寒

  • 藤编工艺品是怎样炼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工艺上:藤编一般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油漆等十几道工序。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充分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在色彩上:藤编工艺品大多采用原藤的浅黄色,或加工、漂白为白色、象牙色,显得

  • 成语故事本末倒置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出自】: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 奶奶讲了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请发挥想象,根据有一种内容创编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1全部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己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创编故事李四是一个喜欢远足旅行的人。有一次,他

  • 我有20年藤编家具手工编织技术,以前是工厂当师傅的。怎么加入民间手工艺交流组织,提升自己,帮助大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1全部还真不知道民间有个手编工艺交流组织的?既然你都二十年的技术了还交流什么,都叫你师爷了。应该是想自己独立门户吧,有手艺是应该好好利用了。据所知南海有个编藤传习所,可以去那切磋切磋,藤王府的老板开的。深圳东莞惠州一带有很多这种类型的组织。原来在惠阳就有一家很大的藤器厂,后来倒闭了。他们当时有上

  • 西游记中,唐僧身上带有的五件宝贝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3全部西游记中,唐僧身上带有的五件宝贝分别是:锦袈裟,九环锡杖,金箍、紧箍、禁箍三个箍。一、锦袈裟又称为“佛衣”,典故应该是出自五祖传六祖“衣钵”的故事,“佛衣”有二解,一解是,“衣”乃外在的形式,“佛衣”也者,经文词句也;二解是,“衣”者,“依”也,“佛衣”者,“依佛”也!皈依于佛也!二、“九

  • 关于“奇宝烧”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3全部而关于珐琅器的取名,最初则被叫作“奇宝烧”,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在元朝初年,当时北京城里已经建了皇宫。突然有一天夜里,皇宫里起了一场大火,把摆满奇珍异宝的金銮殿都给烧成了一片灰烬。于是龙威震怒,宫女、太监们就成了皇帝的撒气筒,有的挨棍棒,有的进牢门。过了好久,皇上才撒够了气儿,就吆喝来一帮宫

  • 杭州有几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1全部杭州市梁祝传说等八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市的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杭州小热昏、西泠印社金石艺术、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富阳竹纸制作技艺、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余杭滚灯等八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开

  • 回族汤瓶八诊的非遗信息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遗产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批准文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发〔2008〕19号文件批准日期:2008年6月批准机关:国务院、文化部批准序号:传统医药(977Ⅸ-17回族医药回族汤瓶八诊疗法)遗产编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宁夏银川市遗产类别:传统医药

  • 山西有哪些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朋友,您好!山西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会申报,种类繁多,下面就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1、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山西省太原市的六味斋创建于清代乾隆三年(1738),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所生产的酱肉是三晋名吃,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清廷,由此享誉京师。六味斋酱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