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山西有哪些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有哪些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4/4/3 8:46:31

朋友,您好!山西能“吃”的非物质化遗产每年都会申报,种类繁多,下面就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

1、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的六味斋创建于清代乾隆三年(1738),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所生产的酱肉是三晋名吃,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清廷,由此享誉京师。

六味斋酱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充分体现了中国肉食文化的特点。为保持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六味斋至今仍完全按照承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传统制法进行生产。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分割、煮制等环节,煮制时用文火慢慢炖煮,可使配方中的几十味中药材融入酱肉中。

2、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平遥牛肉是山西省平遥县独具地方风味的肉食产品,以色、香、味而享誉全国。这种牛肉颜色红润鲜亮,肉质细软绵嫩,味道清香醇厚,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扶胃健脾之功,是中华肉食的上佳产品。

平遥牛肉的产地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大量饲养和使用耕牛,为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即有平遥牛肉加工技师随行,可知当时平遥牛肉已达到了很高水平。明清两代,晋商崛起,平遥商人四方经营,其家乡平遥成为各处货物的集散地,因而平遥牛肉也随着当地商业的发展而传遍大江南北。

3、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产,形制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而名闻四方。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成为中秋馈赠的佳品。郭杜林月饼在原料和辅料的选择上异常精心,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十分独到,烤饼的吊炉形制独特,烘烤温度完全依靠人工控制,烤成后通过窖圈熟藏使月饼香味更加浓郁,具有上佳的口感。郭杜林月饼生产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其“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显示出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

4、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

稷山麻花是流行于晋南地区以及陕西西安一带的传统食品,通常分为油酥麻花和普通干麻花。其中,稷山“赵氏四味坊”麻花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传统制作技艺独树一帜,享誉秦晋,是稷山麻花的代表。“赵氏四味坊”炸制成的麻花主要有五谷香、爽心甜、到口酥、家常脆四种口感、多种口味。五谷香香久益智,爽心甜甜而不腻,到口酥酥中有绵,家常脆脆而有筋。

稷山是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地方,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稷山“赵氏四味坊”历经六代人的不懈努力,始终恪守最传统的配比秘方和传统制作工序。

5、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山西面食历来在全国备受赞誉,有“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近百种花样,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抿尖面和猫耳朵都是山西面食的重要品种。

抿尖面约在民国年间开始流行于太原郊区,系用豌豆和小麦合成的豆面制作而成。制作时先在和好的豆面团中加水,使呈软糊状,然后放置在密布筛孔的木制抿尖床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通过筛孔将糊状豆面抿(刷抹)到沸水锅里,煮熟后用笊篱捞入碗中即可食用。食时浇上内含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的素汤,并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为佐料,其味带有豆香,清淡可口。抿尖面是山西面食中的佼佼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也受到外乡人士的欢迎。

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碾”等。猫耳朵历史悠久,与北魏《齐民要术》中讲到的“”形似,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猫耳朵制作简便,面和匀后,擀成面片,再切成面块,撒上面粉,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使之形成猫耳朵状即成。也可以先搓成食指粗的面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掌中碾压制成。

6、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山西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以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最具代表性。

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省太原一带的传统面食,风味独特,制作精巧。它原是宫廷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传说因此种拉面细若须发,不绝如缕,状似龙须,故皇帝赐以现名。在山西,遇到寿诞之庆或相聚之欢,人们即食此面,以祝愿长寿,表示喜庆。

龙须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方法过去视为绝招,秘不外传。制作时先按5∶3的比例调配面和水,和好面后,在上面抹些香油。然后将面放在案板上,揉或搓成长条,双手抻开再卷起。如此抻卷数次之后,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两手像搭线那样抻开面并不断抖动。随即面条便会如瀑布般泻下,蔚为壮观。片刻之后,细若丝线的龙须拉面便告制成。

刀削面又称“飞刀削面”,是以刀削方法制成的一种面食,相传始于元代。制作时先将面揉成尺余长的筒状,而后站在烧开的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特制的削刀由上往下一条条将面削进锅里。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相同,状似柳叶。刀削面以细、薄、长而著称,有筋骨,口感好,柔软光滑,易于消化。

近年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给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之技艺繁杂等自身的局限性,传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亟待制定计划加以保护抢救。

华夏古文明山西欢迎您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吃”上面,更是源远流长,山西的很多美食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就来盘点一下。

双合成月饼。双合成是一间百年老店,发展到今天,依然遍布大街小巷。“郭杜林”晋式月饼,由于其独特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味斋酱肉。同样是一间老店,传言,慈禧太后都是非六味斋的酱肉不吃。直到现在,太原人买熟肉,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依然是六味斋。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是有着过硬的技艺。

头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是称为“八珍汤”,头脑是太原人的一种叫法。更是一种只属于太原人独有的早餐,特别滋补。

此外,还有山西老陈醋、太谷饼、闻喜花馍、稷山麻花、平遥牛肉等,都是属于山西独有的,可以“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言说说,你都吃过几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名人有哪些坚持不懈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达芬奇画鸡蛋啊~(转)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就很有绘画才能,于是,在达芬奇长到14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到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委弗罗基奥为师。弗罗基奥,不仅懂绘画,也懂雕刻。跟着弗罗基奥学绘画,第一课便是画蛋。老师拿来一个鸡蛋,往桌子上一放,吩咐他照着画,然后便去做

  • 你有青梅竹马的故事吗?和大家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那是年少时,最纯粹的情感,如今被岁月搁浅,依然深藏在心灵深处,稍一触碰,回忆之潮滚滚拍岸而来。他爱恶作剧:她和表哥同年,自小一起长大,依稀记得,小时候,表哥总爱欺负她,抢她的零食,有时恶作剧,把她从院子里高处,推下去,她吓得大哭,他却在一边乐。看得

  • 大家能晒晒自己的收藏品都有哪些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最喜欢收藏毛主席像章。让后代永远怀念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一石惊起千重浪,我店里有块镇店之宝200多斤重的绿松石,价格很高,人们给估值上千万了!路过的人都好奇的看看,称赞一番,说没见过这么大的绿松石,问一问价格,用手摸一摸,都觉得好,是块宝,回头率挺高的!今天我就晒晒。北洋水师又称北洋舰队,是

  • 什么叫天津人的“杨七郎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天津人的“杨七郎墓”位于天津宁河县潘庄镇西塘儿坨村,就在穿村而过的普济河边上,有一座小山丘形状的墓地,这就是杨七郎墓。神奇的是,普济河水无论怎样涨,总是漫不过七郎墓。周围的老百姓逢年过节都要到此祭拜,谁有孩子有点“大病小情”都到此烧香乞求仙药,据说还挺灵呢。杨七郎墓还申请了国家非物质遗产。▲杨七郎墓

  • 孙二娘做人肉包子,为什么吃饭的客人没感觉到口味不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看看武松怎么发现是人肉的。书中写: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1.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由热而发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刚一通电可马上就

  • 为什么在网上的历史领域里明粉那么多,影响力那么大,那么团结?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明粉一说,有的只是汉粉。因为中国的主要民族是汉人,加上汉人创建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直到今天中国如此强大,不可否认起到中坚作用的仍然是汉族。所以,汉族有理由骄傲,也应该骄傲,以自己民族自豪。然而,大概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突然大肆流行所谓满清文化,时间长达10多

  • 62的退休老头儿,找50左右的老伴儿,很难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这还真是个问题,是谁提的?62的退休老头,想找个50左右的老伴,这不是难事。镜子里照照,依然英俊,迈步走走,依然潇洒。张口说话,依然幽默。退休金数数,随便乱花。只要条件允许,完全不在话下。若是条件不好,就不要老骥伏枥,壮志凌云了。老年人谈恋爱,也讲究个门当户对。想入非非,胡搞八搞,也只是徒劳。折腾不

  • 急求古代关于孝子的故事,写出这件事出自于那本书书名(包括此书的朝代)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情到真处,小节亦关至行,况六岁之几,一橘不忘

  • 二十四孝里还有哪些故事?把名字写下来。谢了啊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