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听众)喜欢并推崇与不学无术的“关公战秦琼”有啥关系呢?能将年青人吸引并聚集拢来欣赏传统艺术有错?难道说二十多年前传统的相声艺术没落而无人问津你们就觉得是善莫大焉?
贵报难道要重蹈万州汽车坠桥之初所发事故原因之覆辙?(前段时间,重庆公交坠江事故,新京报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并且称事故原因是由于对方小车女司机的不当驾驶所致,后来那个女司机就被喷成大恶人,但最后调查结果出来后,大家才发现被新京报带了节奏,真相是小车女司机根本毫无责任。)
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羡慕嫉妒恨。相声在老郭的刺激下,情况明显好转,听相声戏曲的越来越多,低迷的时候各人都没本事改变现状,情况一好转都蹦哒出来指手画脚,觉的自己都混成艺术家了,资格老。现在德云社年轻的一层逐渐崛起,另辟蹊径。也是各种挑刺各种打压。其实不用你指手画脚,观众是最好的评判。要是他整天胡说八道自然也就红不了。
有人说扒村窑瓷器更有乡土气息,你怎么看?
在各朝代各个窑口都有乡土气息。
出这个题目说明你是新生,对瓷器的知识估计就是从网上看到了一点。
扒村窑,创烧于唐,到宋时达到顶峰,元后停烧。是北方著名窑口,人们多将它归于磁州窑系,认为是磁州窑系的重要代表窑口。
这个观点我认为有误,若非扒村窑发现并且命名晚,瓷器界应该是叫扒村窑系,磁州窑是扒村窑系的一个窑口。
首先我先从地理上分析一下。扒村窑地址在禹州神镇,这个地方熟悉吗。它还有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窑口叫钧窑。扒村窑址就是在钧窑旁边。州府驻地附近。而磁州窑址在哪里,古巨鹿县城附近。
然后说说窑址面积,磁州窑以观台,彭城为主要窑口,四散的各类小窑口组成的大片遗址。而扒村窑不是,直接就是一片约75万平方米的大型窑址群。
再来说说历史,磁州窑地区虽说隋唐时期就有烧窑一说。可是并没有形成规模。直到宋中期才蓬勃发展起来。出土层遗址可以证明这个。所以不具备创烧白地黑花瓷的底蕴。另外,磁州窑胎土为青,早期不具备烧白瓷的先觉条件,后期发明护胎土,才烧出高质量的白釉瓷。反观扒村窑,创烧于唐,在五代就形成较大规模的窑场,胎土多为米黄色和白色,具有学习刑窑定窑烧造白釉的条件。还有,扒村窑是唐时画圣吴道子的故乡,民间画风底蕴深厚,这对创烧白地黑花瓷是最有力的条件。大家都知道,窑工们的文化毕竟偏低,甚至没有文化。
再说说成品,磁州窑烧有各种各样的瓷器,白地黑花,刻划花,青釉,白釉,钧釉,黑釉,搅胎,各种各样的都烧。说明什么,窑口小,各个窑口的都学习。而扒村窑,主要烧造白釉黑花瓷,偶有烧造三彩,红绿彩,钧窑的瓷器。说明他有主要特点,有主打产品。不用学习别的窑口的技术。
最后说说发现时间,这个才是磁州窑系成名的关键原因。磁州窑在民国十八年被偶尔发现,一经出世便惊动世界,被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古玩收藏家争先恐后追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扒村窑,最早发现于民国二十八年,当时磁州窑已经很轰动了,造成人们对扒村的认识不足。直到建国后,五零年,才由陈万里先生命名为扒村窑。直到78年才正式开始发掘。当时世界上已经公认了磁州窑系这个概念。
还有,玩老窑瓷千万不要分官窑民窑,民窑瓷才是真正引领瓷器发展的明珠。比如长沙窑。扒村窑现在都还没有被重视,遇到了一定不要放过。当然得是真正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