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你的家乡春节保留有哪些特别的习俗,有多少习俗在消失?#今日头条#,#发财中国年#?

你的家乡春节保留有哪些特别的习俗,有多少习俗在消失?#今日头条#,#发财中国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4/19 6:16:12

特别的习俗。这,真没有。

(1)家乡非遗故事春节:

绞金马驹

老家山旁原建陵公社坡北村,东西一字儿靠北崖一摆窑洞,住了千把口人。村子袁两姓,李姓居西,袁姓居东。中间有一什字,东西是袁李两族的街道,南北属阡陌,通高高低低的渭北梯田。什字口靠东靠街南有一口古井。为了阻挡冬季凛冽的西北风的侵袭,村民给古井西边北边筑了高高的土墙。小时候一到冬季,每家每户窖里积攒的雨水吃用完了,人们便开始从古井里绞水吃了。

古井很深,大约三十多丈。从古井绞水不比窖,普通木头镂空的辘轳不能用,得用旧大车辘轳做成的专用辘轳。这种辘轳圆周长,省时;把儿长,三个人能绞,一般是面对面两个人,后边再加一个人。面对面的人,面朝东的是主绞,也就是从古井里绞上来的水归他。面朝西的人是付绞,即主绞担走水后,他才能递升到主绞位置。在主绞身后面朝北的,用右手抓住辘轳把梢辅助摇动的是第二付主绞,当第一付主绞晋升到主绞位置时,他才递补到一。

这口古井在袁姓族人的地皮上,叫袁家井,旁边离古井近的李姓族人也可以排队给自家绞水。一个村子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那时的村民是相当厚道的,只要你排队,大家便不分袁李了,一眼对待。古井绞水排队的方式很特别,即人到了井台,先撤换第二付绞,抓住辘轳把先帮忙摇几下,然后再问自己跟谁后。从窖里绞水人们把那汲水连桶的叫绳,而井里汲水的则叫索了。窖里汲水,一桶水用辘轳摇上来,绳是缠在辘轳上的,用的是手捏的叫捏钩的工具系桶梁,取上水后,二次又用捏钩挂另一桶继续汲。二次绽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手摇着下绽绳,一种是用手掌压搓在辘轳表面,让桶自由下降,手掌好比刹车,控制下降速度。这种方法叫放跳辘轳,咣当当桶下去了,但到水面时,务必刹住,因为那时全部用的是木桶,控制不好,会冲掉桶底,但跳辘轳能节约时间。井里绞水索两头用叫笨囫囵的工具系两只桶,一只桶上,一只桶下。井底的桶汲上水后,付主绞要蹴蹲下用双手抓住索往下拽。不拽不行,重的那头连同一盘索的重量远远大于轻的这头,轻的一头打滑,重的这头不能上升。

主绞双手绞着辘轳,付绞拽着索,待上升到一定距离的高度,空桶这边的重量随着桶和绳的下降而不断增加,慢慢到了一定的位置,轻重两边差不多时,付绞便变拽为绞了。大车辘轳改造的绞水辘轳有两层,一层在轴套面上,一层在车辐锯成的高于轴套的另一个层面上,相当于如今的变速自行车,有两个风轮。刚开始绞水时,重量大,费力,索在轴套的小轮上,后来慢慢轻了,主绞则把索推到大轮上,这叫上梁。梁上轮大,上升下降速度快。这种原始的汲水方式,无一不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首先是拴桶的笨囫囵,利用的是铁环套铁环,圆环进扁环,扁环固圆环的原理。只所以叫笨囫囵,意思是笨人不容易使用。其二是空桶下重桶上,这省了不少力,当绞到大约中间时,辘轳就相当轻了,重桶临到井口,几乎不出力只是按住辘轳把。最后是上梁,索上到梁上后,辘轳的圈一下子大了很多,一个圈儿等于原来的近乎两圈。还有必要说一下,索如果断了,人们要接索,须用一种特殊的接法。把接的两头的多股绽开,然后分别交叉,然后一股一股分开压叉,弄得宛如麦穗一般,大家把这种方法叫接麦穗。现在,有的钢丝绳头上的套就是用这种方法接的。

不一会儿,一桶清亮甘甜的井水便快到井口了。把握好适当的距离,第一付绞使劲把索向上一提,右脚使劲一踏,使索在井口的石头上打个弯,踩在脚下,主绞这时一只手缓缓摇着辘轳,一只手把盛满水的桶逮住,待完全到了井面,双手一用力,把水倒入井上专用的担水大桶中。往往,这担的两只大桶,要盛三桶井里绞上的水。付绞踩的井口的石头上,由于天长日久,索已给石头上勒下了三五道光滑的凹槽绳痕。倒完水后,主绞则把索在辘轳把梢,绕一个圈,转一个向,把空的一头转给付绞,将重的一头调换过来。于是,另一桶井水又该向上汲取了。

那时,临过年前这几天,井台上是相当热闹的,在外边工作的人员回家后也来到井台上凑热闹。井台上不光是绞水的,更多的是谈天说地,讲轶闻趣事,胡说乱谝说荤段子的地方,从早到晚人没少过,也没断过。笑声,语声,甚至还有不着调的秦腔和歌声此起彼伏。那时的井台是人们的精神乐园。十婆是个寡妇,儿子在外,大家便帮她绞水,并送到家里。不过,给十婆送一担水要耽误大家一点功夫,因为十婆不敢见水瓮的水下去一点,便来井上寻人给她绞水,可水担到家,老没啥放,盆盆罐罐的东腾西攒,得耽误好长时间,整得水从井里绞上来了,没有桶倒,大家按着辘轳把停下来等。

冬季肯下雪,但扫井台雪的人很多,大家都自觉自愿,从自家门口一直扫到井台,并把井台周围的积雪弄到远处。冬季井台干干的,永不会湿,象窑洞的脚地。不过,街道上,会留下人担水漾下的湿漉漉的痕迹。

那时节,虽说因过年,家家户户蒸摊(烙面)熬(冻肉)煮(肉)炸,费水厉害,但家家户户的水瓮都是满满的。记得李家一人的儿子上了高中,说话喜欢绉绉的,人问他啥时回来的,他说:“昨晚。”有人讥讽他:“噢,没坐车,坐碗回来的,那碗好大呀!”弄得他一脸尴尬,可没有多久,他又对担水的他的父亲说:“对呀,君子不走小道!”气得有些看不惯他这入乡不随俗的,直骂:“真真是个二球货。驴嘴上挂席片,横纹(文)竖纹(文)的。”

俗语:初一十五二十三,老驴老马闲三天。按理,过年初一这天,大家是不用在古井绞水的,可不知谁说的,说古井初一绞水会从水中绞出金马驹的,所以初一这一天,村上绞水的仍然很多很多,小孩不绞水,也穿上新衣服在井台周围玩耍,放炮丢窝(用硬中间带孔的铜钱或硬人民币玩)。井台上,这时比平时还多了一些妇女,更热闹了。

我从十二岁便开始在古井绞水,一直到三十多岁。水绞了二十多年,但从未见到有谁绞到了金马驹。这可能和人们说:“吃焦糊的饭馍能拾钱一样”,是人们善意的谎言。但这些谎言能够使人形成美德。

……如今,村里通了自来水,古井早不用了,被人填封了,那周围挡西北风的墙早已不见踪迹了,但我仍忘不了古井里绞水那段岁月,更忘不了初一从古井是绞水能绞到金马驹这个传说。

初一快要到了,但愿那些勤劳的人,在初一的劳作中,能收获一匹金马驹。这个世界上,劳动能致富,金马驹永远属于有金子般品质,最勤劳的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历史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那我就告诉你一个例子吧和一篇相关的作文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

  • 用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谢了 求学霸。。。。。急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里面装盛着无数种喜怒哀乐。我心中也有一片“世外桃源”,它别具一格,有着很多尚未开放的花朵。谁想和我一同走进我的“世外桃源”?就请随我乘上时空的快车,让它载你到“桃源”中尽情游览吧。一片幽雅的竹林,一片怒放的桃花林、一片迷人紫色的薰衣草,还有各种色彩缤纷的花儿,

  • 你们家乡春节期间都有什么传统特色的活动或者节目?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春节有文福春节是民间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意义深远。春节从古到今虽同样过春节,随社会的发展,春节的意义却是非凡的,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变化引起了人们都春节的追求和观念以及过年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社会发展提升了春节的含金量,那就是人们把春节的幸福与快乐都寄托在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上去了,从而形成了

  • 千湖之省的湖北,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千湖之省的湖北,同时作为荆楚大地,历来不乏知名的历史名胜古迹,可以说,其遍布于湖北省各个市区县,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这些。一、武汉1、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从崔颢的诗句当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得到黄鹤楼在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文化影响力。黄鹤楼位于武汉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

  • 如何拍好非遗申报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拍摄非遗申报纪录片需要组建一个很专业的策划、制作团队。在拍摄准备阶段要充分地了解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非遗传承人的过往经历以及他的主要成就,尽可能地占有资料,提炼价值。开始拍摄前要准备好拍摄脚本,策划文案要反复推敲怎样在五分钟的短片里,把非遗的价值给体现出来。拍摄中要选好景,找好拍摄角度,争取一气呵成

  • 你最难以抗拒的宵夜美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问题一下子勾起我的馋虫有一年元旦我们去上海音乐厅听跨年音乐会,回家已经半夜,正饥肠辘辘时,路口一个馄饨滩头正冒着热气,我们连忙一人一碗小馄饨,哦哟吃了奢意啊,满足的不得了。对我来讲最佳宵夜首选小馄饨,热汤扑水的、鲜味十足的,意犹未尽的来一碗小馄饨,吃了不胀,不影响困觉侬讲对伐?图片来自网上。炸鸡

  • 我想知道比干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商纣王昏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楼上的那个看起来会不会很费劲呢还是这个精简的好点吧~~古人

  • 家乡菜,有过浓浓的回忆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我对家乡的菜最有回忆的就是萝卜丝。在我们邹鲁地区,从前的年代,是没有反季节的菜。冬天里就是白菜萝卜,夏季就是辣椒茄子西红柿,不像如今,四季都有青菜吃。家乡菜,我爱吃萝卜,在吃不起水果的年代,萝卜可以代替水果生吃,还可以用大葱香菜凉拌萝卜,又香又脆,一顿饭有了凉拌萝卜吃的津津有味。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埋

  • 我所了解的唐朝作文1500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

  • 谈一谈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有趣又特别的过年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守岁!放鞭炮l接财神!初一大早晨族人乡人大拜年!发烟发糖!初二~初五姑舅姨家拜年!谢邀!我是在黑龙江的一个县城长大的,小时候的过年是孩子们急切盼望的。那时临近春节,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有条件的杀一头猪,条件差的也要买回猪头、猪蹄,灯笼挂(就是猪内脏)、猪排、猪尾,反正就是差不多买全了猪的各部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