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七月初七,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什么民俗和故事值得大家纪念?

七月初七,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什么民俗和故事值得大家纪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3/12/18 4:44:45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化遗产名录。

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关于乞巧: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

关于习俗有以下几种:

1、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这个习俗想必看过《延禧攻略》的亲们都知道,富察皇后可是一扔就针浮水面的高手哟~

2、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3、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4、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5、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6、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过七夕,每个地方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特色,都是祈祷美好的事情,也祝愿所有人心想事成~~~七夕愉快![玫瑰]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叶欣抗击非典的作文(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身先士卒、救死扶伤、临危不惧的叶欣倒在了与“非典”病魔作斗争的战场上,但是,科室里似乎仍然回荡着她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然感觉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2003年春节前后,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2月8日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有一位患有冠心病的梁先生,病情恶化,呼吸困

  • 人类爱护小动物的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

  • 锡伯族非遗文化有哪些 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有:喜利妈妈卡伦贝伦舞等对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成了锡伯族民俗风情园,修复了靖远寺,使之成为集锡伯族传统文化、民族风情、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区。其次,对散失在民间的各类制品、用具和作品进行搜集,现已搜集到萨满神歌20余种,民歌500多首,戏曲音乐汉都春40余种曲目和曲牌,搜集萨

  • 叶欣抗非典,护士长叶欣的事迹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大医务工作者高扬白求恩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的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锡伯族的传说,你会为了那个你爱的人去做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你是锡伯族的,那你那样做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的话.那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一种对浪漫的不理性追求的小男生或小女生而已.自己的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没有必要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面食,如有尊贵客人来访,则要杀羊款待,做丰盛独特的“全羊席”(锡伯族人称之为“莫尔雪克”)。他们还要用韭菜、青辣椒、红

  • 锡伯族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锡伯族有一个少有人知晓的传说:如果一个男子背对一名女子将一手的食指笔直指向天空!那就表示,他向老天起誓,今生今世,除了她,永不再爱!在锡伯族有一个少有人知晓传说:如果一个男子背对一名女子,将一手指食指笔直指向天空,那就表示,他向老天起誓,今生今世,除了她,永不再爱./,菱花和巴吐嘎热的故事传说这个故

  • 我占卜婚姻得到一卦:风地观,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鹳。虽然同处心生恶,卦外逢之事非轻。什么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卦象说鹊入林而不知有鹰,其意你也大概清楚,就是持此签者将遇到波折甚至危险,此挂为写明解救之法,所以应属大凶之挂,劝持签者近日慎重行事,少惹是非,所有行动宜静不宜动。

  • 青岛崂山石老人的故事 谁能说一下其中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

  • 《崂山道士》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讲的是王生,一个想学习道术,又不能吃苦的人(学到法术)就是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挡他,穿墙术,就是他师傅教给他这个道理的但是他回家之后不洁身自守,法术么用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曲艺“道情”,又名“渔鼓”。它起源于唐朝,成形于宋朝,明清时期已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我国约20

  • 我们身边的什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