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包拯一生廉洁公正、铁面无私、英明决断,为百姓申不平,被人誉为“包青天”及“青天大老爷”之名。包拯28岁的时候考进了进士,随后还担任多地的知县。
相信无论男女老少都一定听说过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宋史记载,包拯到任后名震朝野,他明辨是非,坐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下审案。铁面无私的形象让我们记忆颇深,包拯一生刚正威武,以百姓利益为首,敢于抗击权贵,敢于挑战邪恶,被百姓尊称为包青天。后世之所以称他为包青天,除了自身的清正廉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为老百姓做主,不畏强权的打击权贵,要知道,这在古代是非常的难的。
众所周知,包拯少年时面黑人丑,家境又贫困额头上有一个月牙形得印记,那么问题来了,包拯额头上的月牙标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说法之一:传言,包拯小时候很贪玩,有一次他不小心掉到了井里,然后不小心磕到了井壁上,突然间整个额头上都是血,于是他顺手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敷在额头上,等好了后便有个月牙状的图案在额头上了,便之后有了月牙印记。当时的老百姓太需要清官了,所以就寄托在包拯身上了,因为地府的判官是黑脸,刚正不阿,所以把包公也刻画成黑脸,寓意刚正不阿的黑判官。
说法之二:包公的二嫂子为了不让包公争夺财产,想害死包公,让年纪很小的包公去井里帮她捞首饰,正好撞在石头上弄出来的一个月牙形状!
说法之三:传说包拯少年时面黑人丑,家境又贫困。在为人放牧时,被恶霸坐骑踢伤面部,所幸性命无忧就是脑门上多了个月牙形的伤疤。
戏曲中经常唱到“开封有个包青天”,其实看过《少年包青天》的人都知道,包拯并非开封人,包拯的家乡在泸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合肥,包拯28岁考中进士,先到安徽和县当监税官,后面才到了开封当青天大老爷,与其说他是开封人,还不如说他在开封当过官而已。
说法之四:肿瘤或胎记
说法之五:小时候被马蹄踩的,有说是小时候被驴蹄踢的!因为有点想蹄子的形状!
说法之六:包拯是天上星宿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所以有月牙!
电视剧中大家所看到的一半都是包拯断案的形象,大家对他的私生活知道的还是不多,我也是刚刚查资料才知道,包拯一生有三位妻子,第一任是李氏,年纪尚轻轻病逝,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载。第二任是董氏,出身不错,家教很不错,家里的一切都不需要包拯操心,安心破案就可以了,只可惜第二任董氏也病逝了。在古代里小姐去世后,丫鬟也要跟着嫁过去的,为了延后,包拯娶了第三任妻子,也是这个丫鬟为他生小孩。
有一点时肯定的,历史上的包拯额头上肯定是没有月牙的,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像里,额头上并无月牙,至于说,为什么后人在戏剧描述中额头加上月牙,可能类似神话中的天神二郎神一样,月牙类似天眼,洞察人间善恶清明,日审阳夜审阴。公元1062年包拯突然患重病,在得病之后15天左右去世了,享年63岁,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痛心,皇上给他封了谥号。还亲自吊唁包拯,就能看出包拯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1)包公故事合肥非遗:
有句骂人的话叫做“你脑门被驴踢了吗”,是说这人说话做事不靠谱,非常的混帐。居然还有人真相信包拯额上的月牙是驴踢的,我就弱弱想问一句,小时候你们家养驴了吗?历史上包拯不但额上没月牙,连脸都是白的,乃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白面书生。北宋名臣,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断案如神,口水喷得宋仁宗满脸都不敢当面擦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性格很直,敢直谏,也亏得是宋仁宗这皇帝惜才,不然换个皇帝,早把包拯赶回乡下种田去了。
既然历史上的包拯白面无月牙,这个月牙儿从何而来,还是因为人们敬佩包拯不畏权贵,明察秋毫,在故事中演变出来的。
白变黑,铁面无私
先是白面转为黑相,这是为了契合“铁面无私”的形象,不管包拯是否同意,人们便把包拯的脸色变黑了,黑的跟铁差不多,嗯,就要这个颜色!
“包黑炭”这个名字也随之叫开了,仿佛包拯天生就一幅黑脸,再加上一张得理不饶人的黑口,完全一幅公事公办生人勿近的狠人形象。
老百姓一看,这个好呀,很独特!贪官污吏一见就怕了,坏人案犯一看就软了,不过咱老百姓喜欢呀,心里踏实。
黑脸代表“铁面无私”,不是代表阴间,也不是包拯跑去夏威夷晒了个日光浴,当然更不是被宋仁宗派去非洲挖了三年煤回来,是被民间艺人艺术化了,以肤色的黑来表现“铁面无私”。
月牙儿,明察秋毫老百姓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判忠奸,断案如神,坏人丧胆!
那一张黑脸就是标志,谁家要有冤曲,跑到跟前一跪,正义就能得到声张,冤情就能洗清!
包拯断了很多案子,有惊天大案,也有鸡毛蒜皮的民间琐事,奸臣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胆战心惊,看到包拯上门就觉得祸事临门,只有老百姓心里亮堂:包大人,吃了早餐没?我家老母鸡刚下了两个蛋,一个被我孙儿吃了,这个留给你!”
后来有人一琢磨,总觉得铁面无私整天一个大黑脸,体现不出包大人对老百姓柔和的一面,也显现不出包大人明察秋毫的特色。
对给点颜色给包大人看看,不,是给包大人加点颜色。
先添了个太阳,黑白分明也不错,阳光代表光明。可远看就不行了,象是女人在额头亲吻留下的唇红,这不是在诋毁包大人名声吗?
换了个圆月,这个可以有,但有点不吉利,月盈则亏,这不是在诅咒包大人下台吗?大伙儿肯定不愿意的。
画了个月牙,这个好看呢!月牙儿代表月亮初升,蕴有无限希望,最终毕将圆满。
如果把黑脸看作某些人的黑暗,包大人就是这月牙儿,微微毫光也能整个黑暗照亮,一丝一毫也不会落下,刚好是个“明察秋毫”!
黑脸、额上月牙儿就定型了,这就是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的形象。
包拯黑面、额上月牙分别寓意铁面无私和明察秋毫,是老百姓对包拯形象的艺术加工,表达了老百姓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而这种安宁需要包拯这样的清官来维持和声张正义。
不是每个人都叫包拯,但需要有这种人,需要这种精神。秩序需要铁面无私来维护,冤曲需要明察秋毫来洗清,这两者构成了古时人们对包拯的崇拜和尊敬。
月牙儿和黑面其实就是人们的精神寄托,现在你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