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发生大火有消防器械吗?古代消防器械长啥样

古代发生大火有消防器械吗?古代消防器械长啥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1/8 12:46:17

天津港爆炸事故牵动着无数百姓的心,但大火无情人间有爱,在英勇无畏的消防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竭力控制着灾情的发展的同时,高压水枪、云梯、消防车等现代化消防器材也各显神通,让百姓们了解了先进的现代消防。但早在公元前中国就有了消防的概念并随之推行了各类让人叫绝的消防工具。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的消防史,认识一下那些曾经“彪悍”的消防工具。

水缸下燃炭火保持水不结冰

谈及中国的消防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339——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根据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所述,曾有奴隶在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这也是文字出现后最早有关火灾的记录。此后,历代君主对于火灾的防范也日渐重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曾主张消防为关系国家贫富的五件大事之一,并提出了修定火宪的意见。著名思想家墨子也曾在《备城门》《杂守》等文中提出了许多防火措施,还详细列明了建造要求及数字规定,可谓是我国最早的消防技术规范。可见防火理念早已在古代中国就深入人心,古代的明哲先贤们也研究和总结出了无数防火的方法并发明了许多实用的防火工具。

对于防火措施的科学概括可追溯到《周易》中:“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此后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又进一步升华概括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对于火灾“防患于未然”的理论思想也由此奠定。从汉代成都太守廉范,唐代岭南节度使杜预,到永州司马柳宗元均推行“火政”,到了宋朝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城市消防队,其组织形式与当今消防队极其相似。到了南宋时期该队伍已日趋成熟,淳祐十二年时临安已有消防队7队,共计5100人,望火楼10座。

到了明代,皇宫的消防工作开始由禁卫军兼管。清康熙年间,开始设立防火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防火班人数不下200人。防火班又称机桶处,机桶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这种国产救火器又称“水龙”,一般置于消防队宿舍以便防止突发情况。清代后对于防火器具的研究则更为深入。根据《大清会典》记载,清朝时紫禁城内曾有大缸308尊,这308尊大水缸均置于殿门之前,并称之为“门海”。但这些水缸并非单纯做观赏之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则是防止宫殿内着火。这308尊水缸每尊可贮水3000多升,一般由几十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专管的太监都会派劳役从井内吊水,一担一担直到将水缸装满。夏季需保证水质干净,没有异味;冬天则要保证缸内清水不结冰。太监们除了在缸口加盖之外,还会在大缸外围包上一层棉絮外套。在尤为寒冷的北方,有时甚至还需把水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下燃炭火,昼夜不熄,以保持缸内清水不会冻结成冰。

除此以外,历朝历代消防队的装备不计其数。宋朝时,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时就为其建立的官府消防队(时称“潜火队”)配置了棚索、斧、锯、旗号、火笼、火背心等消防器材装备。时至明代,官府开始设立防火铺,并配有水桶、云梯、火钩等救火器具,其中最早的消防器械是藤斗水枪。

猪牛等动物皮作容器盛水灭火

古往今来,虽然无论是大夫官吏还是皇帝大臣均尤为注重防范火灾,但天灾人祸有时却也难以避免。自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成立后,历代君主都将防范和治理火灾列为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此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

为及时救灾抢险,西汉时期长安府“每街一亭”,共设16个街亭,东汉时期,洛阳城内设有24街亭,唐代京师长安虽未设街亭却建有“武侯铺”,每个消防队都配备各色灭火工具。唐代时常用水袋、皮袋、溅筒灭火器。

《通典》上曾记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北宋仁宗时期,

水袋、水囊、唧筒、麻搭已成为最常见的灭火工具。据公亮《武经总要前集》载:“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按照古籍描述水囊“如囊,以猪牛胞盛水”,即用猪牛等动物的皮胞当作容器来盛水救火。唧筒即“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此物不仅用于灭火还时常用于农业灌溉,可谓一物多用。而麻搭为“八尺杆系散麻二斤,醮泥浆皆以蹙火”。时至清朝各种灭火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各有所长。

在清光绪前,官民携手联合共同建设消防队伍,此时主要的灭火器也变为了水龙(又称“水铳”、“唧筒”)。和早期简易的水龙相比,此时的水龙已演变成需用人力扛拉的木制抬龙,加上水桶、吊桶、铜锣、行号、火把和油灯、大纛旗和各小旗(大、小旗均用蓝底白字)、梯子(竹制)、警铃、挠钩、刀锯、斧凿、杠索、灯笼、号衣、号帽、防火背心,就基本组成了古代消防队的全套装备。

“水龙”需几十人发动

中国人民还善于向西方学习,通过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来提高中国消防水平。光绪十三年(1887年)闰四月初七,杭州织造衙署呈准朝廷,购置了一台洋车式水龙(简称洋龙、腕力龙)。洋车式水龙装有轮盘推动,但灭火时仍然需要用人工腕力出水。清朝后期经过改造升级,可用马达发动出水,又称机龙。水龙的使用需雇夫役50名,光绪十九年(1893年),杭州府署决定购置水龙两架、洋龙一架,并为此雇用水夫20余名。至此,中国消防队中除去进口水龙、洋龙等大型灭火器材外,云梯、杠索、长钩、短斧、大纛旗、各小旗、灯笼等也是一应俱全。清代诗人吴东发在看过“水龙”表演后还曾为其赋诗一首,其中“数人并力运枢机,呼吸纵送左复右”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水龙威力无穷。

标签: 消防器械

更多文章

  • 李靖简介 一代名将李绩和李靖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靖,李绩,名将,唐朝名将,唐朝

    李绩和李靖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和富庶的朝代之一,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非常突出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珍贵财富和宝藏。唐朝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朝代,文有著名的贤臣房玄龄、杜如晦等,武则有唐代初期李靖和李绩这两位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将领,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唐朝的建立和社会稳

  • 唐朝名将李绩和李靖相比谁厉害 李靖的能力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绩,名将,唐朝名将,唐朝,李靖

    李绩和李靖谁厉害李靖生于公元571年,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家。李靖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命官,叔叔韩擒虎又是隋朝的一代名将。所以自小受家风的熏陶,李靖不仅文武兼备,尤其是对兵法的钻研颇深。后归顺了李唐,开始了他一生恢宏的军旅生涯。李靖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消灭了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而且在南下的过程中

  • 秦襄公的儿子是谁?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个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襄公,秦国国君,春秋战国,秦文公

    秦文公秦文公(?―公元前716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1]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

  • 中国古代科举如何惩罚作弊?轻者罚款重者充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科举作弊

    核“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

  • 后晋名将王瑜生平简介 后晋名将王瑜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瑜

    王瑜是后晋时期有名的将领,他虽然生性凶狠又狡诈,但是骁勇善战,被人所称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王瑜这个人。后晋王瑜生平简介王瑜出生官宦世家,其父乃是王钦祚,官至殿中监。王瑜为人精明,在办案上很有一套,所以很受赏识。适逢濮郡秋季的粮食收割,这一年,又是一个好收成。但是官府中收上来的税银与收成并不相

  • 解密:阿拉伯人为何会被称之为“大食”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食,阿拉伯,穆斯林,

    波斯语tazi的音译。原为一阿拉伯部族(Tazi或者唐邑部落,和伊朗民族没有任何关系,是标准的阿拉伯部落,只不过该部落和波斯人接触时间较长,因此波斯人喜欢以该部落称呼整个阿拉伯民族)之称,中国人通过波斯人口中得知阿拉伯人,因此使用大食一词称呼阿拉伯人。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

  • 曹操长子曹昂为何而死?张绣为什么要杀曹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曹昂

    曹操是个色鬼,到处找女人。可是有一次竟然因为贪恋女色,搞得长子曹昂战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一生杀人无数,杀了一些该杀的人,也杀了一些不该杀的人。比如征讨吕布,扫平袁术,剿灭袁绍,安定张鲁,曹操的杀戮让混乱的中原终于能够一统,让奄奄待毙的小民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曾经“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地

  • 曹昂是曹操哪个夫人生的儿子?曹操有多少老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曹昂

    丁夫人无子,是偏房的刘夫人生的,但是刘夫人早亡,把曹昂托付给了丁夫人。曹昂和丁夫人感情也很好,丁夫人也把曹昂当亲生儿子看待。曹昂(?-197),字子修,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年随曹操出征张绣

  • 岳乐有几个老婆 爱新觉罗·岳乐的老婆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岳乐,名将,清朝名将,清朝,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

  • 岳乐有几个子女 爱新觉罗·岳乐的子女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岳乐,名将,清朝名将,清朝,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