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自古以来皇帝的称号有哪些?陛下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自古以来皇帝的称号有哪些?陛下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73 更新时间:2024/1/13 8:26:3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自古以来皇帝的称号有哪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嬴政前,没“皇帝”称号,自嬴政后,“皇帝”成了华夏之主的专有称呼。哪怕不懂历史的人,借助古装电视剧,也知道“陛下”是皇帝的另一种代指,不过还有一些少为人知的称呼,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说说上古三代的夏商周。在夏朝称呼君主为“后”,上古时期百姓蒙昧,在普通人眼里,君王如同仙神,而非凡人,因此上古的传说,可能便是上古君王以及“大臣”。

夏始于,但奠基人是大禹,他因治水获得大功,因此老百姓认为他是管理“土地”的大神,而“后”指的便是地神,于是夏朝的统治者成了“后”。

历史上有名的后羿,是一个叫羿的人,篡夺夏朝权柄,于是被称为后羿,后羿并非名字,而是职位加名字。

商汤伐夏前所作的《汤誓》,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这里的“后”指的是商的君主汤。

商取代夏,成了中原的统治者,他们称自己为帝。“帝”最早指的是天神,在商朝商王便是天神。商朝统治者常常用帝字加地支来称呼自己,比如帝太乙便是商汤,暴君商纣是帝辛。

到了周朝改了称呼,统治者称王,像周武王、周幽王等,这个“王”的意思取得是“沟通天地”的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天子(父天母地),因此周王也是周天子。商朝统治者自比天神,到了周却成了天子,这算进步,还是倒退?

战国以前,诸侯最高爵位不过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人的“公”只是尊称,不是实指。至于南方的楚国自称王,那不过是楚国自封,中原诸国根本看不上蛮楚,哪怕自称楚帝,也管不着。

到了战国,周朝临近灭亡,王爵自然不值钱了,诸如魏、齐、赵等纷纷称王,后来强大的齐、秦二国,以东西二帝为号,可见“帝”要高于“王”。

“王”只是对周天子的称呼,实际上诸侯也算“王”,还有一些诸如“皇王”、“主君”、“君”、“认主”等称呼,或见于正式文书,或臣子尊称君上,也是统治者的称呼。

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后,觉得“王”号有点不衬自己的功绩,让群臣想一个新的称呼,一个能配得上亘古未有之大业的称呼,于是“皇帝”诞生了——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皇帝”取之于三皇五帝一说,不过三皇五帝也是后人追封的,不是他们在世时候的称呼,至于哪三皇、哪五帝到现在也没个统一说法。从此之后,“皇帝”成了统治者的专有称呼,一直沿用2000多年。

皇帝身份便尊贵了,也有了专名的自称——朕。那么臣子怎么称呼皇帝,总不能皇帝、皇帝的叫吧?于是出现了代指皇帝的一些词,例如陛下。

皇帝身份尊贵,臣子怎么敢以“下”来称呼,不要命了?原来“陛下”是“在陛下者”的缩写。“陛”指皇宫宫殿内的台阶,台阶两侧站着些侍从(参考电视剧的太监),“在陛下者”指的是这些侍从、侍卫。

东汉蔡邕解释“陛下”,称“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我们臣子不敢直接同皇帝对话,只是拜托皇帝身边的侍从来转达自己的意思。

蔡邕的解释,仅仅为了突出皇帝的尊贵,而并非实际的操作,否则皇帝还不得麻烦死?随着时间推移,陛下便成了皇帝的另一个称呼。

汉朝时对皇帝有一个有意思的称呼——县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绛侯”,司马贞索引“县官谓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畿内县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曰县官也”。

看过一些古装剧的朋友,知道唐宋时期会称呼皇帝为“大家”,蔡邕对此做出解释:“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皇帝的亲人(子女、后妃)、近侍称皇帝为大家,文武百官以及官府小吏称皇帝为天家。

不过到了魏晋以后,称皇帝大家的比较多。北齐高延宗造反称帝,手下:“大家但在营莫动,以兵马付臣,臣能破之。”

大唐权宦李辅国曾说:“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皇帝(唐代宗)您安坐宫中就好,至于具体事务,我李辅国办就行,实际上把代宗“软禁”了。

除了“大家”,还有一个是“官家”。《水浒传》中常说的词便是“赵官家”,指宋室皇帝。五代朱温对寇彦卿说:“汝往趣官家来,不可一日留也。”这里的官家是唐昭宗,最后被朱温所杀。

明清以前,没那么多规矩,大宋时候,儿女称呼皇帝父亲也不过是“爹爹”,到了朱元璋时期,便开始立了规矩,“父王”、“父皇”才能了常态。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写到:太后太妃都叫我皇帝,我的本生父母和祖母也这样称呼我。其他人都叫我皇上。

皇上与最早的陛下对应,即直接尊称皇帝。因为是尊称,所以一些长辈不好喊“皇上”,而已皇帝称。慈禧太后直接以“皇帝”称呼,若对其他人提起,则称“皇上”。

除了上述的一些,我们听得最多的是“万岁”二字,毕竟电视剧中常常上演。好了,皇帝的称呼,大抵这么多,若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标签: 秦朝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妇好墓里的为什么会有雅利安人?古代的雅利安人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妇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妇好墓里的为什么会有雅利安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妇好墓其实大家也知道真的是惊天的大发现了,研究过的也有很多了,最近不少人也发现了,其实在妇好的墓穴里面竟然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尸骨,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那么这些个雅利安人的尸骨是盗墓贼吗?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其实这

  • 大汉帝国的神兵利器!环首刀为大汉带来了什么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汉兵器环首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35年正月,长安百姓还没有从严冬中缓过劲来,臣民照例在新的一年里抚恤弱小、照料鳏寡,大汉沉浸在一片祥和中。此时,一匹快马从西域带回一个盒子和一封奏疏,奏疏中有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盒子里就是陈汤斩下的郅支单于

  • 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明朝的两京制度管理方式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实施两京制,顾名思义就是设立两个京城,当然两个京城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像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在很长时间内属于是辅都性质,而长安属于正都位置,所以两京制度也叫陪都制度。说起实施两京制的朝代,明朝的两京制度相对其他朝

  • 明朝皇帝为什么推崇武当山?武当山在道教有什么样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明朝皇帝为什么推崇武当山?欢迎阅读哦~为了寻找张三丰张真人,现今武当山的主要道教建筑,都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征发天下30万军民、工匠修建的。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早在汉末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就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历代道教名家都特别钟情于武当山。但是真正把武当山推崇为道教第一名

  • 历代皇帝是怎么处置先皇留下的嫔妃的?乾隆死后嘉庆对乾隆的妃子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乾隆,嘉庆

    历代皇帝是怎么处置先皇留下的嫔妃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到乾隆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现在给人的感觉都是那种非常风趣的,非常的热爱生活,所以关于他的很多问题我们都会去好好研究,这其中就有妃子问题,乾隆的妃子也不少,前前后后不知道多少位,但是最后乾隆死的时候还有50来

  • 双春年是什么?2020年为什么会有两个立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2020年为什么会有两个立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闰月指的是,在汉历,即农历当中,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的一年中多出来一个月的情况,而每一次闰月的情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每次闰月的月份不一定都是同一个月。一般来说,以汉历为计算基础的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只有

  • 合纵与连横之战交锋了几次?秦始皇是怎么破除合纵之术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张仪,苏秦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是怎么破除合纵之术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进入战国中期,天下局势发生巨变,西秦、东齐双雄并立,为求自保,列国不得已签订盟约、组成联军,以此抵御秦、齐的威胁,因为楚、赵、魏、韩、燕之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合纵攻秦之战历经五次,虽有因种种原因,联军不敌秦军,导致六国竞相

  • 清朝总督和巡抚哪个官职更大?职权相近总督如何统领巡抚?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职权相近总督如何统领巡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谈清代的官员关系,我们首先要弄清他们的品级。根据清代九品十八级的官制来看,提督、总督、巡抚三者当中,提督的实际品级最高,达到从一品,总督次之,品级为正二品,巡抚最小,只有从二品。清朝总督和巡抚到地方上任时往往会加

  •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秦灭七国的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战国七雄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灭七国的顺序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罗贯中先生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情况非常严重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是战阵争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也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战国七雄。但是最后都被秦国的铁骑征服了,接下来小编带

  • 为什么古代太监身上会有异味?太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太监身上会有异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太监,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古代一些穷人家的父母养不起孩子,于是只好送到皇宫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时候,这些成为太监的人,往往会被人嘲笑,这样长期下去,自然心理就出现了问题,变得更正常人不一样。而且,太监身上往往会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