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钩”到底是什么?“吴钩”原来不是打仗用的!

“吴钩”到底是什么?“吴钩”原来不是打仗用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3/12/26 21:39:3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钩”到底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诗词中,经常会出现“吴钩”这种意象。比如唐人李贺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宋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样看来,“吴钩”应该就是一种兵器了。《封神演义》里说得更明显:“木吒背上宝剑两口,名曰:‘吴钩’,此剑乃‘干将’、‘镆耶’之流,分有雌雄。”那么,吴钩就是木吒所有的一对宝剑,只不过,宝剑为何会被叫“钩”?实在让人难以费解。

“吴钩”到底是什么,宋人沈括《梦溪笔谈》的解释较早:“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那么吴钩是一种弯曲的类刀剑兵器,又叫“钩”。《汉书·韩延寿传》说:“作刀剑钩镡”,与刀剑并列,当是兵器无误,唐人颜师古解释说:“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

后世“十八般兵器”里的确也有“钩”这种兵器,《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的武器就是“铁划银钩”。然而,“吴钩”毕竟是吴国的“钩”,而不是普通的“钩”。那么,先秦吴国历史上是否有“吴钩”的记载呢?

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确实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吴王阖闾在得到莫耶剑之后,又命令吴国工匠制作金钩,下令说:“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国的工匠本身就有不少,但只有一个人为了贪图吴王的重赏,杀了自己两个儿子,把他们的血液涂在金属上,于是造成了两只金钩,然后此人就拿着这对金钩去吴宫求赏。吴王阖闾大奇:“献金钩的人很多,为何就你一个求赏,你的钩和别人的钩有何区别呢?”

这人还真不害臊,将事情原本告诉了吴王。阖闾就举出很多金钩给他看:“那你能看出哪两只是你的吗?”吴王的金钩很多,形状也非常相似,表面上完全看不出。于是这人就喊着两个儿子的名字:“吴鸿、扈稽,我在这里,大王不知道你们的精灵啊!”刚说完这句话,两只金钩就飞出来,贴附在此人的胸前。阖闾十分惊奇,说:“哎呀!我差点辜负你了!”于是赏赐给此人白金,然后佩带这对金钩不离身。

这个故事至此结束,在这个故事里,父亲太无耻,兄弟也太可怜。当然,这种故事肯定不会是完全真实的。用人血铸成精美的金钩,而金钩听到人名又会飞。这和干将、莫耶的故事有一定相似之处,反映了古人对青铜器的崇拜,以及古人的原始巫术思维。这个故事很明显就是后来“吴钩”典故的出处。不过,“王钩甚多,形体相类”,按理说应该存在不少,但考古是否发现了这种“兵器”呢?

在出土的吴国、越国青铜器中,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具、生活用具等,而又以兵器最多,反映吴越两国尚武的传统。在大量的兵器里,又有戈、矛、戟、剑和箭簇等,而没有一件是“钩”形状的兵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吴越春秋》中吴钩很常见,那为什么出土文物里没有一件钩状器具呢?于是有人主张,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就是吴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官网就持此观点。这种青铜器比较少见,形状像弯刀,由身柄两部分组成,长度65.2cm,宽2.2—3.5cm,柄长11.1cm,重1.045kg。但是,这两件所谓的“吴钩”既没有锋、也没有中脊这种剑的特征,无法达到钩杀人的效果。与其说是一件兵器,不如说只是一种工具。

总体来看,秦陵这两件青铜器称为“吴钩”还是大胆了点,那么,吴钩存在的证据确实就非常薄弱了。《吴越春秋》作为东汉越地野史小说,本身就有不少神话传说的内容,那么,这个故事是否就完全虚构呢?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其实我们只要转变思路,就会很轻易探索出另一个更靠谱的答案,那就是:所谓的“吴钩”确实存在,但根本不是兵器,而是带钩!

带钩是什么?大家知道,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齐桓公装死瞒过了管仲。这个带钩,相当于是今天的衣带扣、皮带扣,是把衣带系在腰间的生活用具,先秦文献中非常常见。比如《荀子·礼论》说:“缙绅而无钩带。”“钩带”明显就是衣带和衣钩。《庄子·胠篋》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话也很有名,但大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窃取“钩”会成为案例,难道偷窃兵器成了普遍现象?如果说盗窃的是一种日常用具,那就明显更有说服力。

实际上在《吴越春秋》里,也根本没有提到“金钩”是兵器,反而很像是某种生活用品,如双钩“俱飞着父之胸”,阖闾“举众钩以示之”“遂服而不离身”都不像是一种体积较大的物品。只不过,《阖闾内传》紧接双剑之后叙述双钩,也都带有一种神奇色彩,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大概一类物品,而后世恰恰又有一种叫“钩”的兵器,所以误会就此产生!这种观点绝不只是在开脑洞,而是的确被考古证明了的。

吴王阖闾名光,大约阖闾是尊号,光是私名,而在青铜铭文里一般以“吴王光”称之。关于“吴王光”的带钩有很多,曹锦炎先生在《吴王光铜带钩小考》一文中公布了近年新建三件绍兴西施山出土的铜带钩,这三件铜带钩一件在绍兴越文化博物馆、一件在绍兴古越阁、一件在某收藏家手中,而三件铜带钩铭文完全一致,内容是:“工吾(吴)王光初得,其铸乍(作)用句(钩)。”很明显,这三件带钩,都是吴王阖闾的器物。

今天出土带钩的西施山,据说就是《越绝书》《吴越春秋》的土城,得名于勾践曾在此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但考古发现西施山应该是一处越国青铜冶铸作坊遗址,1959年就出土过不少青铜农具、兵器,之后又出土不少青铜带钩,但大多都流入民间,仅绍兴博物馆一次征集就多达45件,这些带钩一般长2—8cm左右。绍兴是春秋越国都城,吴越两国是死敌,吴王阖闾、夫差父子先后丧命于越王勾践之手,期间勾践一度臣服于夫差过。

那么,这三件吴王阖闾的带钩,为什么会流入越国的手工作坊?从越国青铜器多有学习吴国看,这三件带钩应该不是越人为吴王生产的贡品,而是越人制作带钩时参考的吴人样品。作为吴王阖闾的器具,夫差不太可能送给越人做样品,那么最有可能的还是勾践灭吴之后的战利品。其形制、铭文完全相同,可以印证“王钩甚多,形体相类”的说法。

在铭文里,并没有“带钩”“金钩”的称呼,只是一个简单的“句(钩)”字。可见,“钩”在当时就是带钩的普遍称呼,而作为兵器的“钩”此时根本还未出现。直到西汉时期出现了这种兵器“钩”,才与周代以来被称为“钩”的带钩产生混淆,于是“吴钩”也被大众误解成了一种兵器。

标签: 春秋战国吴钩

更多文章

  • “钦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钦差大臣”一到当地官员都很害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钦差大臣”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钦差大臣,主要是由皇帝亲选到各地参与监督、管理的非正式、非常规任命的官职。在古代,钦差大臣在地方拥有非常大的权力,“钦”的意思就是“皇帝”,钦差就是“皇帝差遣”之意。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查之事,系临时差遣,但是,那时没有具体官名

  • 什么是小冰期?“明清小冰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清小冰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灭亡的原因虽然是与满人的进攻、内部政治的混乱,农民起义频发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还有一点原因同样不可被忽视,那就是此时的明朝已经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有人或许会问进入小冰期时代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呢?一、这里我们要先了解

  • 汉代诸侯刘荆印章上刻了什么?为什么这枚印章震动了日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荆,日本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代诸侯刘荆印章跟日本有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年江苏发现一枚金印,是汉代诸侯刘荆印章,为何引起日本震动?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这个事情其实最早要从两百年前说起,这是在1784年,日本两个农夫在田间无意发现了一枚带有五个汉字的金印,随

  • 古代妃子身体不方便为什么叫“程姬之疾”?妃子身体不适该怎么应对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程姬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叫“程姬之疾”?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所谓人总是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时候,尤其对于女性而言,更是如此,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不舒服的时候,要是遇到这几天,究竟要怎么处理呢?皇帝乃九五至尊,古代时候,谁也不敢惹皇帝,妃子更是如此,搞不好就会小命不保,十分考验情商,那么古代时期女性

  • 古代妃子进入冷宫会怎么样?为什么妃子会进冷宫会无比绝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古代妃子进入冷宫会怎么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被打入冷宫绝对是要比处死还要严重的惩罚,不论古代现代任何人都要面子,被打入冷宫首先是颜面全无,不光是妃子自己本身的颜面而且整个家族都要受到旁人的冷眼相待,很多妃子不怕皇帝冷落就怕被皇帝打入冷宫终身不得翻身。让整个家族跟着自己受辱,简直

  • 古代的刽子手地位怎么样?刽子手最终的结局会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刽子手地位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古代刽子手这个行业相当的晦气,并不是说对这类人有什么歧视,只是我们在跟他们握手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心理上面的不舒服。这就好像拿一个干净的尿壶喝水一样,你明知道这是一个干干净净,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尿壶,但是大多数人宁可去想别的办法,也

  • 自古以来皇帝的称号有哪些?陛下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秦始皇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自古以来皇帝的称号有哪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嬴政前,没“皇帝”称号,自嬴政后,“皇帝”成了华夏之主的专有称呼。哪怕不懂历史的人,借助古装电视剧,也知道“陛下”是皇帝的另一种代指,不过还有一些少为人知的称呼,我们一起来看看。先说说上古三代的夏商周。在夏朝称呼君主为“后”,

  • 妇好墓里的为什么会有雅利安人?古代的雅利安人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妇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妇好墓里的为什么会有雅利安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妇好墓其实大家也知道真的是惊天的大发现了,研究过的也有很多了,最近不少人也发现了,其实在妇好的墓穴里面竟然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尸骨,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那么这些个雅利安人的尸骨是盗墓贼吗?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其实这

  • 大汉帝国的神兵利器!环首刀为大汉带来了什么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汉兵器环首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前35年正月,长安百姓还没有从严冬中缓过劲来,臣民照例在新的一年里抚恤弱小、照料鳏寡,大汉沉浸在一片祥和中。此时,一匹快马从西域带回一个盒子和一封奏疏,奏疏中有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盒子里就是陈汤斩下的郅支单于

  • 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明朝的两京制度管理方式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哪些朝代设有两京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朝代实施两京制,顾名思义就是设立两个京城,当然两个京城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像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在很长时间内属于是辅都性质,而长安属于正都位置,所以两京制度也叫陪都制度。说起实施两京制的朝代,明朝的两京制度相对其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