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服饰:秦代将士发式是怎样的?

秦朝服饰:秦代将士发式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1/3 12:04:44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

秦代军官冠,士兵不戴冠。秦代兵俑的头饰大致分四类。一类吏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俑、军吏俑所戴,似用皮革制成,照于发髻用带系于颌下;另一种为将军头上所戴帻上插有一种鸟的羽,也称帻。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这种冠在佣群中数量很少,形象与汉代的武冠很接近。只是体积较小。第三种从形象上看,应该称为帽。第四类是髻,髻的梳法很多。

本图为秦代将士的发式及冠式(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

标签: 秦朝服饰

更多文章

  • 秦朝服饰:秦代将官铠甲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服饰,铠甲

    秦代将官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

  • 淯阳公主刘礼刘简介 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淯阳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淯阳公主,刘礼刘,汉朝公主

    刘礼刘,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女,母不详。建武十七年(42年)封淯阳公主,下嫁阳安侯长乐少府郭璜。郭璜因窦宪谋反被牵连,被诛杀。郭璜,阳安侯(?—?),郭况之子。是汉光武帝第一位皇后郭圣通的侄子。光武帝建武年间,郭璜以阳安侯世子的身份娶刘秀女淯阳公主刘礼刘为妻。封地释义淯阳:县,属南阳郡,故城在今南阳市南

  • 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汉语

    她和伊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

  •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服饰,秦朝,汉朝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在帛画中的着装形象是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深衣: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

  • 汉朝服饰:汉朝留仙裙是什么样的?留仙裙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留仙裙,汉朝

    汉朝,女性不穿裤子穿裙子,最有名的是留仙裙。留仙裙就是有绉褶的裙子,类似今天的百褶裙 。据汉伶玄《 赵飞燕 外传》载:成帝于 太液池 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

  • 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历史,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

  • 秦朝历史事件 秦朝主要历史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历史,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首创皇帝这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

  • 少康复国的故事:夏朝的少康是怎么复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少康复国,夏朝

    少康复国的故事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开创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他没有想到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想继承王位,在家庭内部争夺了起来。夏启看到小儿子武观闹得最凶,就把武观放逐到黄河西岸(现在陕西一带)去。武观在黄河西岸反叛,夏启派大将彭伯寿出兵讨伐,才把这次动乱平定了下去。夏启做了王,改变了当年简朴

  • 少康中兴的原因:姒少康为什么能中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中兴,夏朝

    少康是后相的遗腹子,启的曾孙,禹的玄孙。在后羿“因夏民代夏政”,太康、仲康相继死去,后羿又把仲康的儿子后相也躯逐出去。这样,后相只得投奔同姓诸侯斟灌,在这种情况下,原夏王朝的一些拥护者也纷纷投靠斟灌氏。随后,寒浞阴谋杀死后羿,霸占了他的妻子、财产,掌管了夏的朝政。他又担心后相的势力壮大复兴,于是寒浞

  • 商高宗武丁怎么死的?商高宗武丁陵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高宗,武丁,商朝

    商高宗武丁是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武丁墓在哪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