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86 更新时间:2023/12/15 12:56:27

她和伊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何谓“书香”

原来,古人为防止蠹鱼蛀书,在书中放置“芸香草”,给书留下一股幽香。宁波天一阁书籍不蛀,就是芸香草的功劳。由此,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并引出许多跟“芸”字连接的词语,如“芸帙、芸编、芸签、芸窗、芸阁”等。

年龄的古称

出生三天:“汤饼”之期(邀亲友,吃汤饼)。周岁:“初度”。《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幼年:“生小”。《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童年:“龆龀”(换牙),又称“垂髫、总角(扎髻)”。《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九岁:“教数”之年。十岁:“外傅”之年(出外就学)。十三岁:“舞勺”之年(勺,龠也,形似笛)。二十岁:“若冠”(若,弱小)。三十岁:“而立”之年。四十岁:“不惑”之年。五十岁:“知天命”之年。《论语》“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岁:“花甲”之年(一个甲子六十年)。七十岁:“古稀”之年。杜甫《曲江》:“酒债寻常到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耄耋”之年。百岁:“期颐”(百年为期:颐,颐养)。

爹爹和哥哥

“哥”,外来语,起初写作“歌”。唐代称“父亲”为“哥”。顾炎武《日知录》:唐时人称父为“哥”。《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睿宗行四故也。玄宗子《棣王琰传》:“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而称之为“四哥、三哥”,亦可谓名之不正也已。敦煌石室发现的句道兴《搜神记》:“年始五岁,乃于家啼哭,唤歌歌娘娘”。“歌歌”(父亲)是唐代早期的写法。这个习惯直到元代还存在。元曲《墙头马上》:“我接爹爹去来……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这里“爹爹”和“哥哥”都是指“父亲”。

标签: 古代汉语

更多文章

  •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服饰,秦朝,汉朝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在帛画中的着装形象是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深衣: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

  • 汉朝服饰:汉朝留仙裙是什么样的?留仙裙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留仙裙,汉朝

    汉朝,女性不穿裤子穿裙子,最有名的是留仙裙。留仙裙就是有绉褶的裙子,类似今天的百褶裙 。据汉伶玄《 赵飞燕 外传》载:成帝于 太液池 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

  • 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历史,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

  • 秦朝历史事件 秦朝主要历史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历史,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大帝国。秦朝开国君主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首创皇帝这一词语。国号秦,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

  • 少康复国的故事:夏朝的少康是怎么复国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少康复国,夏朝

    少康复国的故事夏启破坏了禅让制度,开创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他没有想到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想继承王位,在家庭内部争夺了起来。夏启看到小儿子武观闹得最凶,就把武观放逐到黄河西岸(现在陕西一带)去。武观在黄河西岸反叛,夏启派大将彭伯寿出兵讨伐,才把这次动乱平定了下去。夏启做了王,改变了当年简朴

  • 少康中兴的原因:姒少康为什么能中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少康中兴,夏朝

    少康是后相的遗腹子,启的曾孙,禹的玄孙。在后羿“因夏民代夏政”,太康、仲康相继死去,后羿又把仲康的儿子后相也躯逐出去。这样,后相只得投奔同姓诸侯斟灌,在这种情况下,原夏王朝的一些拥护者也纷纷投靠斟灌氏。随后,寒浞阴谋杀死后羿,霸占了他的妻子、财产,掌管了夏的朝政。他又担心后相的势力壮大复兴,于是寒浞

  • 商高宗武丁怎么死的?商高宗武丁陵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高宗,武丁,商朝

    商高宗武丁是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武丁墓在哪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 ,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

  • 商朝武丁的妻子妇好是怎么死的?妇好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武丁,妇好,

    妇好,一个民族英雄,更是一个女英雄和女将军,妇好聪明伶俐,文武双全,是这一代政治家和谋略军事家。妇好为商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随着妇好墓的出土,关于妇好个人也受到了关注,妇好怎么死的,妇好墓在哪里呢?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妇好嫁给了商王武丁,成为了武王后。妇好生了一个孩子名叫祖己引,妇好是

  •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牧野之战,商朝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所以从从性质上说是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牧野之战并没

  • 武王分封列国诸侯:周武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武王,分封制,诸侯

    周武王分封哪些人为诸侯?为了稳定天下的政治局势,周武王在路上就分封了四种类型的诸侯。第一种是上古圣贤君主的后代。比如——分封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到焦,分封黄帝的后代到祝,分封尧的后代到蓟,分封舜的后代到陈,分封大禹的后代到杞。这些国家都以封地为国名。这一批诸侯之中,能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