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桂军和湘军哪个战力更强些?

桂军和湘军哪个战力更强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4/1/3 9:57:50

桂军和湘军哪个战力更强些?

从清末名将冯子材领子弟兵镇南关抗法,到抗战之际桂军参加淞沪、徐州、桂柳等会战,并在台儿庄痛歼日军,打出了军威、国威。连美国名将史迪威也承认“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纵观史载,却也并非谬赞。

彭帅曾说过,滇军黔军2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猴子是桂军,猛于老虎恶于狼。对桂军的评价还是蛮高的。而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 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 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清末,当时太平天国开始的时候,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人,这3万人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多厉害。在北伐战争后,太平军士兵以安徽人和江浙人为主,这些地方的人战斗力根本不能以前的广西兵相比,曾国藩就曾说过:“长毛(太平军)中后期之30万之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3万”,广西兵得到了他这么高的评价。

另外还有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和在台湾抗日,冯子才的萃军创造了镇南关大捷,这些都是广西兵打的,以至于有不少人都说,清朝末年对洋人的战争中,全国人几乎都在打败仗,只有广西人打胜了。

在民国时期,李宗仁的桂系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特别是桂军的第七军,有“钢军”的美誉,第7军在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时候几乎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在桂唐战争中,素以彪悍著称的湘军十几万人被桂军几万人打败并被收编。在中原大战开始的时候,十万湘军在面对不到3万桂军的时候,又是一败涂地。在中原大战后,桂军撤退回广西,湘军、滇军、粤军一共集结了近12万兵力力图战胜桂军并占领广西,但是桂军2万多人兵分两路,一路1万多先是击败了超过3万人的滇军,随后又战胜了近3万粤军,把滇军和粤军赶出广西;另一路也是1万人在桂林一带战胜了近6万湘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桂军和广西民团的评价也相当高,桂军的表现也被国内历史学家认为是“杂牌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可以和中央军最精锐的部队相比”等等。

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刘伯承元帅曾经在大别山制订了歼敌顺序是:“先打最弱之保安队,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粟裕等相当多的解放军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国民党军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要分清国民党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粟裕大将回忆录记载有这些话,很多解放军其他将领回忆录中也说过)

其实外战湘军算不错了,从3万湘西军明朝去江浙沿海抗浪人开始,清朝湘军渡海抗法保台,湘军收复西域,抗美援朝,几乎所有外战,湘军都表现不错,其他省份的外战还真没看见什么战绩超湘军。桂军也不错,特别是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那些说湘军只会打内战的,是无知的说法!

湘军在民国时期属于杂牌军,从未作为主力打过仗,抗战爆发后作为炮灰基本拼光了,后期的湘军主要是湖南子弟兵为主也成为湘军。桂军战功卓著。在抗战的八年期间,广西共征调了100万兵员补充部队和组建新兵,出兵之多在中国仅次于四川省,而按人口比例则居第一位。而且广西子弟兵没有出过一支汉奸部队,这在全国来说是绝无仅有的。虽然解放战争被打败了,但是败亡的国军在缅甸扎了根,打得泰国、缅甸的政府军满地找牙。

所以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应该是桂军略胜一筹。

(另:本文绝对没有蔑视各地方的想法,毕竟已是和平年代,请诸位网友理性对待)

标签: 桂军湘军

更多文章

  • 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还不成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在中国声誉极佳,观音还有《西游记》打趣,他则连提都没有被提过。为什么呢?他太伟大了,为了人类连佛也不去做。如此善良的地藏王菩萨,我们一定要好好了解他的成菩萨历程。《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在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就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意思),地藏王菩萨还是一个女子的时候,她妈妈修了邪道,结果死后掉

  •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党专政的国家,西方则称之为 “共产国家”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只能用来形容经济或社会,而不能形容国家,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学者认为它们虽然自称“社会主义国家”,但它们不是真正的社会主

  • 蒙古马为什么比其他马更适合作战马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战马

    1后勤原因:古代作战一般双马,有时候也陪三马。蒙古马是所有马中对后勤压力最小的,耐粗饲,身材小相对吃的最少(300千克的马和500千克的马吃的能一样多?)。这是蒙古马比阿拉伯马顿河马优秀的地方!2耐高寒:蒙古马可以在冬天作战,或者春天秋天海拔高的地方作战。阿拉伯马产地在沙漠地区,皮肤薄便于散热,受不

  • 秦朝服饰:秦代将士发式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服饰,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有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从目前在陕西临潼一、二、三号坑内发掘出土的陶俑来看,这些兵马俑的雕塑手法极为写实,不仅人物神态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为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驭手俑积累,他们的铠甲服饰装束表现出森严的等级制

  • 秦朝服饰:秦代将官铠甲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服饰,铠甲

    秦代将官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

  • 淯阳公主刘礼刘简介 光武帝刘秀的女儿淯阳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淯阳公主,刘礼刘,汉朝公主

    刘礼刘,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女,母不详。建武十七年(42年)封淯阳公主,下嫁阳安侯长乐少府郭璜。郭璜因窦宪谋反被牵连,被诛杀。郭璜,阳安侯(?—?),郭况之子。是汉光武帝第一位皇后郭圣通的侄子。光武帝建武年间,郭璜以阳安侯世子的身份娶刘秀女淯阳公主刘礼刘为妻。封地释义淯阳:县,属南阳郡,故城在今南阳市南

  • 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汉语

    她和伊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

  •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服饰,秦朝,汉朝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在帛画中的着装形象是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深衣: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

  • 汉朝服饰:汉朝留仙裙是什么样的?留仙裙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留仙裙,汉朝

    汉朝,女性不穿裤子穿裙子,最有名的是留仙裙。留仙裙就是有绉褶的裙子,类似今天的百褶裙 。据汉伶玄《 赵飞燕 外传》载:成帝于 太液池 作千人舟,号合宫之舟。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令无方持后裙。风止裙为之绉。"

  • 战国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汇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历史,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