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崇祯帝朱由检之女昭仁公主简介 昭仁公主怎么死的

崇祯帝朱由检之女昭仁公主简介 昭仁公主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3/12/22 6:51:43

昭仁公主,明朝公主。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被其父在出紫禁城自缢前于昭仁殿砍杀,年仅6岁。

昭仁公主为长平公主的妹妹,明朝覆亡时年仅六岁,尚无封号,因为同乳娘居于昭仁殿,故称昭仁公主。而长平公主实际上为崇祯长女。

明思宗(崇祯帝)总共有六女,其中四女早逝。崇祯十七年(1644),思宗还有两个女儿,即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闯军攻破皇城,崇祯帝绝望,崇祯帝自杀前,将太子、永王、定王送出皇宫,下令周皇后、袁贵妃与熹宗遗后懿安皇后等一众后宫佳丽自裁,对长平公主叹了声:“汝何故生我家!”挥剑向长平公主,砍断了她的左臂,见长平公主昏厥在地,崇祯帝再无勇气劈上一剑,掉头而去。接着,思宗入昭仁宫,砍杀昭仁公主。据生卒年推测,昭仁公主是很小就死了。

当年明亡时据《明史》列传第九所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主复苏。清顺治二年上书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 所以昭仁六岁,长平十六岁,谁是长女应该是很明白的事。

影视形象

《帝女花》形象:蛇蝎美人

电视剧《帝女花》中的背景及遭遇:

剧中的昭仁是明朝公主,长平亲姊,同属周后所出。因母周后被田妃陷害而随母出宫,自此流落民间。昭仁常不甘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望能攀龙附凤。就算家中生活陷入困境,昭仁亦自私地坚持要到乐韵轩学舞。崇祯接回她们母女三人入宫后,昭仁恢复公主身份,眼见周世显(长平公主的未婚驸马)的才貌双全,渐渐爱上他,便不断想拆散世显与长平二人,但始终都失败,世显对她不屑一顾。昭仁为此含恨在心。 周后厌倦宫中争宠,再度离宫。昭仁为保富贵,竟认田妃作母,反斥责周后的不是。李自成入京,明室覆亡。昭仁为求自保,将永王献予自成,世显千钧一发把永王救回。昭仁卖主失败流落折堕,幸周后、长平临渡江前救回她。

人物评价:

在剧中昭仁公主坏得彻头彻尾、一无是处、匪夷所思,坏得让人生畏敬仰,坏得让人觉得荒谬绝伦,总之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一个坏人。妹妹、母亲、爱人、朋友没有一个能逃过她法力无边的歹毒,难得的是她的脸上不曾出现过丝毫的羞耻和愧疚,这种理所当然的表情时不时让人有想掐她脖子的冲动。剧中郭羡妮“本色”的演绎再加上粤剧《帝女花》在港的深入民心成就了郭大美人“蛇蝎美女”的威名,从此人气与她毫无相干,也让她在其它剧集中的好人形象显得相当的没有说服力,给人一种如此而已的感觉。

《武侠帝女花》形象:深明大义

此外,余安安曾在米雪、刘松仁、姜大卫领衔主演的《武侠帝女花》中饰演昭仁公主(在此剧中她还饰演陈圆圆一角)。

里面的昭仁公主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和长平公主同心协力一起除掉了奸臣曹化淳,与郭羡妮版反差很大,不过与历史事实也差得很远。

长幼误置

粤剧中《帝女花》的故事历来都把昭仁说成是崇祯长女。是与史实相悖的。

兄弟姐妹

兄弟

献愍太子朱慈烺,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1644年李自成封为宋王,李败退时不知所终。

怀隐王朱慈烜,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祯三年二月初二日命礼部定谥号追封,崇祯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庄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终。

永悼王朱慈照,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1644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朱慈焕(1633年-1708年),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

悼怀王朱慈灿,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崇祯十年生,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悼怀王,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

悼良王,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三岁殇。

姐妹

坤仪公主(名不详),母庄烈愍皇后周氏,早夭。

长平公主朱媺娖(1629-1646)明亡时被父亲砍断左臂,未死。驸马周显。1646年病逝。

昭仁公主(名不详)(1639-1644),1644年被思宗杀死。

余三女皆早逝,无考。

更多文章

  • 古代考生租“高考房”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考生,高考房

    每年高考,听说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休息好、别迟到,纷纷在考场周边租赁“高考房”。据说很普通的一间就得两千多;豪华一点的,还有四五千的呢!我心中暗想:这不是给孩子加压力吗?花了爹妈几千块,考不好可怎么办?假如孩子再有“择床”之病,通宵失眠,那才叫花钱找罪受呢!古人好像没我们这么娇贵。那时的科举考试,级别

  • 清朝高考落榜生有哪些出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科举,落榜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

  • 秦朝最强四大名将排行榜:白起当之无愧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秦朝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场、出谋划策的名将。那么秦朝的四大名将是谁呢?秦朝的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

  • 中国古代兵法策略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十六计,兵法

    《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三十六计第二计 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第三计 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三十六计第

  • 三十六计简介:中国古代兵法演变史的谋略史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十六计,兵法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

  • 关公战秦琼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公战秦琼,

    关公战秦琼中的关公就是关羽,是三国时候蜀国大将;秦琼是隋末唐初的大将。两人相隔几百年啊!怎么可能相遇呢。所以说,这个相声极具讽刺性。于是“关公战秦琼”这句话用于讽刺不懂装懂,不切合实际,盲目指挥的人。那么关公战秦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公战秦琼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关于相声的,一个是关于民间地方戏的,我们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十六计,兵法,偷梁换柱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注释】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十六计,兵法,假道伐虢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注释】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纷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

  • 清朝服饰之:清代凉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清代凉帽,清朝服饰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

  • 清朝服饰之:清代凤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清朝服饰,清代凤冠

    清代凡后妃命妇,都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霞帔是宋代以来妇女的命服,随品级的高低而不同。《格致镜原》引《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明代霞帔就是这种形式。清代命妇礼服,承袭明朝制度,以凤冠、霞帔为之。清代霞帔演变为阔如背心,霞帔下施彩色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