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吴蜀的防御战略体系!姜维屯田开启蜀汉亡国之路!

三国时期吴蜀的防御战略体系!姜维屯田开启蜀汉亡国之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49 更新时间:2023/12/5 6:54:3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吴蜀防御战略体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地利是死的,人是活的。尽管吴蜀都有天险可依,但如果仅仅依靠天险,而不搭建成熟的防御体系,也是不可能与强大的魏(晋)相持如此之久的。

吴国的防御体系:重点防御+水师运用。

吴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托长江天险长期割据的政权。

因此:如何利用长江天险打造防御体系,需要“原创”。

1、要点防御。

长江,自吴国西面的西陵到东面的江都,沿线长达5700里,战线长,不可能处处设防。

不过,人虽有8尺身躯,但重点防护的要害,其实也就是几处。

所以:长江防线虽长,但只要找出要害,就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防御体系。

因此,吴国采取了要点防御:自西向东,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石头。各地均配置重兵、修筑永备工事进行防守。

应该说,这些要害的选择是精当的。魏国数次伐吴,也主要是在上述几处下手。

2、以西陵为“国之藩表”。

防御体系是死的,敌人是活的。因此,需要有一支活兵,随时支援各路,以为后援。

活兵,自然以上游为佳,一旦有事,顺江而下,朝发夕至。

长江防御中,荆州地处上游,而西陵,又地处荆州上游。

而且,置兵于西陵,既可防魏国,又能防蜀,故陆逊称之为“国之藩表”。

3、江北:主动防御。

常言道:守江必守淮。盖因江北不保,敌军渡长江只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东吴数攻淮南无果,始终不能将防线推到淮河。

所幸:在大运河开通前,长江下游河网纵横,战场狭小,北方政权很难直接兵临城下。因此,不能守淮,对当时的下游地区危害尚不明显。吴军只需在濡须、石头城做好防御,敌军只能隔江而叹。

但是,荆州方向,就比较危险了。尤其江陵等孤悬江北的要点,如不能以主动防御打乱敌军进攻,将时刻处于危险中。

孙权的防御策略是:一旦有事,以江陵等处为据点拖住敌军,以水师沿长江进入沔水,可切断魏军攻城部队后路。

如此,东吴形成了以要点防御+水师主动防御+西陵为藩表的防御体系,充分长江天险与发挥水师优势,与魏晋长期对峙。

蜀国防御体系:重关之险的运用。

蜀国虽有重关之险,但也有大难题。

曹操在撤离汉中时,将汉中人口悉数迁徙。刘备“得其地不得其民”。所以,汉中虽有秦岭之险,但本地没有劳动力,补给全赖西川。蜀国国力原本就弱,要在汉中组织防御(还要北伐),成本极高。所以,如何合理配置兵力,考验着蜀国君臣的智慧。因此,蜀国的防御体系,经历过几次变动。

1、魏延时期:未留大军,汉中军队灵活配置

刘备取汉中后,很快就陷入与东面吴国的争战。蜀汉主力用于东征,魏延率部分军队守汉中。

另一方面:汉末乱世中,中原、关中经济破坏极大,曹魏大规模进攻汉中难度极大。

因此:这个阶段汉中不是主战场,魏蜀边境相对“太平”。

魏延对刘备承诺:曹操的大将来,我吞了他!曹操自己带大军来,我挡住他!

看来,魏延的方略比较灵活的。

曹军大举进攻,魏延依托秦岭天险阻击。曹军补给困难,必不能持久。

曹军小部队来,魏延可以视情况放进来就吃掉他!

不过,曹军这个阶段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进攻,所以魏延的方略没有机会展示。

2、诸葛亮时期:大军驻汉中。

尽管夷陵之战中,蜀军元气大伤。但诸葛亮治蜀有方,益州经济平稳发展;而魏国在关中经济仍未恢复。因此,诸葛亮时期,蜀国仍然处于局部攻势的地位。

为了支持北伐作战,诸葛亮大军长期驻于汉中。

诸葛亮在汉中屯田,以缓解后勤压力。

该阶段,曹真、司马懿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进军。

但因条件不成熟,加之连日大雨,无功而返。相反,诸葛亮还以魏延、吴懿进凉州主动反击,大破魏军。

总之,诸葛亮时期,由于魏局部优势不明显,国防形势不严峻,诸葛亮长期处于攻势。

3、费祎时期:两线防御,大军驻二线,汉中以外围防御为主。

蒋琬、费祎时期,魏国经济已得到相当恢复,关中已有较强军力。

该阶段北伐规模不大,蜀军在汉中留大军意义不大,国力耗费也大。

因此,费祎将主力配置于涪县、汉寿;汉中军队,主要用于在秦岭各外围据点实施迟滞作战,以待大军来援。

由于大军距离汉中前线千里之远,此时蜀汉的防御已经开始稍稍吃力。

费祎为补给保障,将主力置于绵阳,救援汉中距离较远,蜀的防御体系已渐渐不支。

兴势之战,费祎大军支援较慢,幸魏军组织有问题,而王平用兵颇得要领,汉中才有惊无险。

4、姜维后期:大军驻沓中,汉中方向弃外围不守。

姜维为避祸,率主力进驻沓中屯田。

汉中方向,姜维认为外围防御只能御敌,不能歼敌,遂放弃外围险要不守,集中兵力于汉、乐、阳安关等处。

这个防御系统十分危险。

魏延时期,双方力量尚不太悬殊时,魏延也只敢说:曹操亲来,为大王拒之。

此时,魏蜀力量已十分悬殊。姜维仍想凭一将之能开门揖盗,是拿国运冒险。

可以说,这一部署,开亡国之祸:即使263年魏军失利,再来几次,蜀也必亡!

蜀吴时期在战略防御体系上的搭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政权凭长江、秦岭之险长期割据,统一战争的重心一直集中在中原地区。

此后,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学习吴、蜀的经验,在益州、江东等地实施割据,中国历史开始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南方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加速提升。

标签: 三国姜维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最接近胜利的一次北伐!为何在街亭失守后放弃前行打道回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诸葛亮,马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公元221年,刘备东征败于夷陵,卒于白帝城。蜀汉政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图/夷陵之战后的三国局势此时的卧龙才子诸葛亮,已失去了《隆中对》里东西两路光复中原的战略条件。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孔明仍决定决定北伐

  • 黄河“铁牛”有什么作用?为何历经1300年至今完好无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黄河铁牛的秘密。黄河“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被我国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评为:“浮桥地锚中,以浦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古代黄河上有一个著名的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为了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唐开元十三年,皇帝命人在这里铸造了四尊铁牛。所以

  • 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挖出了哪些东西?七千年前祖先们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上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七千年前祖先们吃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七千年前,由于气候适宜,双墩先民及时抓住了气候环境明显好转的契机发展农业,开始摆脱长期单纯依靠采集、捕捞、狩猎的生活,迈上了自主创造农耕生活的康庄大道。那么,大家都想知道,先民们

  • 永业田和口分田是什么?唐朝因此创造太平盛世!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永业田和口分田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业田是北魏时期出现的一种分田制度,最初称之为世业田,北齐时期改称永业田,此后隋唐也称之为永业田。北魏时期,但凡养蚕的地方,每个18岁以上的男丁可以得到国家分给的20亩桑田,这是不用还给国家的,可以传给后代。相当于是私有制的田地。这

  • 长平之战赵国伤亡惨重,为何之后依旧能够大破秦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长平之战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为何实力依然雄厚?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长平之战,赵伤亡惨重,国内几空。可是,在随后的历史中,赵国依然能屡挫秦、燕,大破匈奴。其实,回顾当时赵国的状况,这些不足为奇。浓烈的尚武之风。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能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

  •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项羽,刘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经常下棋,下棋中间会出现一个“楚河汉界”,这与刘邦和项羽为世界奋斗有关。项羽是楚国的贵族。他生来就具有神力,勇敢好战。楚汉战争初期,楚军占有很大优势。刘邦成长于社会底层,形成了他灵活多变的性格。公元前204年

  • “亲不过三代”!秦赵两国同宗同族却相斗了数十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秦国,赵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秦赵两国同宗同族却相斗了数十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在一个家族中也亲不过三代。在历史上,有两个人是同根同源,后代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几代之后,他们不仅没有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反而互相互相打仗,都欲除对方而后快。两个人是谁?恶来与季胜。后来的两个

  • 古代宦官做的事情“女汉子”也能办到,为什么皇帝却喜欢养太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唐朝,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皇帝却喜欢养太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的历史上,自从“宦官”这个“职业”出现以来,似乎总伴随着皇权的旁落。比如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等等……姑且我们不讨论太监是“忠臣”还是“奸臣”,太监能干的活,例如传话、监军,扶老人(慈禧太后),“女汉子”们

  • 古代的衣服有口袋吗?古代人随身物都放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人随身物都放在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每当我们看古装剧时,都会有个小小疑惑。剧中的每个古人都能随手从袖子中掏出些铜钱或者银两,当然也有些古人会将“荷包”藏在衣襟中。这就奇怪了,难道古人的衣服上就没有口袋吗?他们把如此重要的“荷包”随手塞在袖子或者胸口,就

  • 长平之战灭赵是举手之劳,为何秦王突然下令班师回朝放过赵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长平之战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平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战国中后期,秦国逐渐成为了天下最强的大国,并且经常欺负强楚及其他国家。但三晋之一的赵国却凭借强劲的实力与秦斗争到底,其名将廉颇、李牧也多次让秦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再强的国家也经不住“猪队友挖坑”。长平之战时,“名将”赵括硬是坑死了自己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