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单字名”才是主流?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

古代“单字名”才是主流?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02 更新时间:2024/1/17 12:33: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中,三个字的姓名占据主流,比重达到92.9%;其次为两个字的姓名,占比为4.6%……由于中国人的性命特点(汉式姓名占95%以上,汉姓中单姓占据绝对多数),完全可以判断,现在中国人除了姓氏外,一般起的都是两个字的名字,也就是说“一个字的姓+两个字的名字”是新生的中国人姓名的主要模式。

这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现在身边的人啊,尤其是年轻人,“双字名”的数量远远多于“单字名”,这其实可以理解,当然,不是说“单字名”不好,而是通常绝大多数父母,希望给孩子的姓名中蕴含相对更多的信息,加之为了尽量避免重名,所以现在父母偏向取“双字名”,因为这相对好起名一点。

但大家仔细想想历史,似乎能发现一个规律,好像古代中国,“单字名”才是主流吧。

不信,我举个例子,在三国中,你找找双字名的名人吧,还真不好找,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典韦孙权,周瑜,诸葛亮……都是“单字名”;双字名的似乎都是隐士类的人,比如黄承彦之类。

三国时期大部分人都是单字名

但是到了唐朝呢?似乎有些不太一样,有单字名,李治,秦琼,尉迟恭;也有双字名,李隆基,尉迟恭,程知节;明朝也一样,单字名和双字名都挺多,皇帝大都是双字名(朱棣除外),大臣呢?有双字名的,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也有单字名,徐达,蓝玉,汤河……

那么,中国人的性命是怎么由“单”到“双”的呢?

总的来说,上古至西汉时期一个字的名字及两个字的名字相约,西汉末年至魏晋期间主要以一个字的名字为主,南北朝一直到现代,则多以两个字的名字为主,现代也出现有使用三个字的名字的情况。

汉朝皇帝姓名,就一个是双字的,后来还改了

其实一开始,汉族人姓名都是“单”字为主,汉朝有少量皇帝是双字名,后来甚至还特意都改成了单字名,汉昭帝初名“弗陵”,汉宣帝初名“病已”,汉平帝初名“箕子”,但后来都分别改成了单名“弗”“询”和“衎”。很显然,当时“单字名”不仅是主流,从某种方面来说还更“合适”。

为什么呢?首先大家要知道啊,大家现在能听到的人名,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很多小老百姓,没怎么读过书的,那姓名就,比如咱们说说朱元璋老朱家的吧,他改名前叫朱重八,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有些人谣传说这是元朝蒙古人对汉人的苛政,其实是错的,小老百姓没什么文化,就习惯这么起名。流传下来的宋代文书等,很多人名也是这个样子的。

明朝皇帝,除了朱棣都是双字名

汉代皇帝不仅喜欢单字名,而且有时候喜欢用生僻字,其实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老百姓避讳。这是古代中国一种很独特的习俗,指的是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当然,避讳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字号的避讳则较少见

皇帝起名就要注意了,不能乱取,因为你的名字用的字,老百姓是不能用的,所以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皇帝就用单字名,而且很多找些怪字,比如汉和帝刘肇、汉质帝刘缵

避讳也是个麻烦的事情,这是清朝皇帝姓名的避讳法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近百姓多上书触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

同时对于下面的人也一样,两个字的名字犯忌讳的可能性自然要大一些,体制内的读书人肯定不触这个霉头。

更奇怪的是,王莽乱政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怪命令“令中国不得有二名”,王莽是想干嘛,就是复古改制,他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虽然说王莽的乱政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社会本就是流行单字名,王莽这么一来无疑又加剧了“单字名”流行这一现象。

瞎折腾的王莽

但是只能用单字名明显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重名,晋朝完了是五胡乱华加上南北乱世,很多礼节都不那么讲究了,双字名就越来越多,到了东晋后期,上流社会流行一类特别的复名:单名加上一个虚字,

如在单名后边加个“之”, 在单名前边加个“道”,

加个“僧”。还有就是修家谱,当时很多人在姓名中习惯固定一个字作为辈分,另一个字自由发挥,后来造成的习惯就是,双字名变多了。

当然,这给“避讳”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宋代,讳法大兴的时候,一个帝王的避讳字数量急剧增多,《容斋三笔·十一》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宋朝说是相对宽松,但在避讳上却极为严厉

看到了吧,读书人也不容易,一堆字不能用,要是用错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地位越来越高,修家谱成为重要任务,所以双字名越来越多,因为这样便于家族管理啊,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人口爆炸,清朝中期竟然多达4亿人,再取单名同名同姓现象就太明显了,所以双名开始变多;虽然辛亥革命加之建国后,传统宗法制度消亡,避讳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也不存在了,但双字名变多这个趋势还是没有变化。

这个时候再搞那么严的避讳那就太麻烦了,所以也是“因俗而变”,明代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音近而有称名之嫌,亦不需避讳;所谓“二名不偏讳,偏名不讳”(但有些人为了表示谦恭,还是会避偏讳),故亲王可与皇帝共用字辈。

甚至,现在有父姓后面加上母姓的新潮起名方式(古代除非极为特殊的入赘情况,绝无可能加母姓),所以甚至还出现不少四个字的姓名。

标签: 现代

更多文章

  • 粤语是属于地方方言吗?为什么粤语能单独成一“语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现代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粤语的形成历史,欢迎关注哦。随着广东人走向世界,粤语也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现在粤语除了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外,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的第四大语言。因此粤语在海外的地位非常之高。现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群超过一亿,为此联合国早已将粤语定义为“语言

  • 大明亡国饥荒、天灾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明亡国真正原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贪污,是历代屡见不鲜的一个现象,《庄子·秋水》中有:“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淮南子·俶真训》中有:“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於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汉书·冯奉世传》中也有:“ 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

  • 乱丢垃圾直接砍手?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条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秦朝的律法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句话记载在《韩非子》当中,而这句话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你敢乱丢垃圾,我就敢剁你的手。所以行走在秦朝的马路上,看到很多人连手都没有,只能够用两个胳膊去吃饭去夹菜,就不要好奇,也不要乱打听了,八

  • 古人的生活怎么样?比想象中的苦多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人的衣食住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十年前的2009年,曾经有过一部小众的电影:《我的唐朝兄弟》。讲的是盛唐时期土匪、村民和官兵之间的冲突:土匪起初打算抢劫村里,官兵来后打算杀良冒功,于是村民和土匪一起抵抗官兵——这部电影被视为充满黑色幽默的一部电影,同时,

  • 汉朝的历史到什么时候结束?蜀汉能算汉朝的延续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刘邦,刘秀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的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代关于汉朝的持续时间,一般认为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的211年,加东汉的196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即407年。然而,网络上又颇有一些人,主张将刘备建立的蜀汉(或称”季汉“)的43年(公元221年-公元263年)也加入

  • 唐朝的疆域是怎么分布的?巅峰时期的势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武则天,李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疆域的文章介绍,欢迎阅读哦~唐朝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立的版图最大的王朝,其势力范围深入了大漠、东北、西域等地。唐朝宰相宰相杜佑在《通典》中对唐朝的范围描绘为:“东至安东都护府 ,西至安西都护府,南至日南郡,北至单于都护府。南北如前汉之盛,东则不及,西则过之。”但是这

  • 明朝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什么不同?哪个制度更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清朝,军机处

    明朝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有什么不同?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翰林作为皇帝的顾问和秘书,来自唐高宗时期。明朝时,废除宰相制,朱棣以几名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开始出现。内阁不同于宰相,既不统驭六部又受制于内监。对此,学者张飞燕在紫禁城杂志《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 战国时期四大精锐分别是什么?最强的是哪个军队?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吴起,魏武卒

    战国时期四大精锐分别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王朝之兴,总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的建设日益腐化。然后有一天,被另一支军队消灭了,另一个王朝就兴起。虽说兵不在多贵在精,但这是说攻击的时候,而要防守广大的地盘,不得不先求多,兵一多质量就下滑,因为统治者的财政负担

  • 司马迁《史记》有哪些错误?今天就来纠正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史记》有哪些错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也许在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仔细去看《史记》,其实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出现了时间错误。历史如果出现时间错误,那么历史人物出场的顺序也跟着错了,那么哪些地方出现了错误呢?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纠正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个错误:张仪与苏秦的

  • 清朝的八旗子弟有哪些姓氏?清朝灭亡后该成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八旗子弟姓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满族的姓氏不同于汉族,其实所谓的爱新觉罗或者是大家都所熟知的钮钴禄氏都是满族人氏族的名称,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姓氏。虽然说满族属于少数民族,但是人口并不处于劣势,可是如今还是很少听到关于满族人的姓氏,而我们所熟知的人物也皆是以汉族姓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