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烽火狼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烽火”为什么叫“狼烟”?

“烽火狼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烽火”为什么叫“狼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3/12/20 18:27:31

“烽火狼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烽火”为什么叫“狼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狼烟”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里说的是“烽火”,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率领大军前来护驾,才发现自己是被耍了。而烽火狼烟,都是代表“战争”的意思,也是同一个意思,那为什么要把烽火叫做狼烟呢?狼烟难道是燃烧狼粪之后冒出来的烟吗?

长城上有烽火台,烽火示警要用狼烟,而狼烟一般被认为是狼粪烧出来的烟。

为什么非要用狼粪来烧烟,第一个做出解释的是一位晚唐著名诗人,他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这个解释后来还引出了更离奇的解释:狼烟的直来自于狼肠的直,肠子直了,便便产生的烟也就直了,这样一来,烽火的烟就能“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这样的歪理邪说听起来很有道理,连大名鼎鼎的李时珍都信了。他在《本草纲目》中就郑重其事地说:狼啊,肠子直,所以最后便便产生的烽烟就“直上不斜”了。

不仅医药学家李时珍信了,戚继光这样的大军事家也信了。他居然在自己对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书籍里说:南方狼粪少啊,只好点一把草,“火燃不久,一里之外,岂能目视”!他的意思是,还是烧狼粪产烟的效果最好,虽然他并没有烧过。

“狼烟”就这样以讹传讹,贻害千年。其实,狼烟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但“狼烟”一词却直到晚唐时才见诸文献,在这之前都是“烽火”“烽燧”“烽烟”。

故事得从那位用自己生命来哄他的亲亲宝贝褒姒开心的周幽王说起。周幽王在史上留下了大手笔的“烽火戏诸侯”典故,而“烽火”指的是“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就是烟,用木柴杂草烧出来的烟。

早在唐朝,兵部就明文规定:每年秋天之前,要采集艾蒿、茎叶、苇条、草节,“为放烟之薪”。显然,烽烟是由燃烧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等产生的。

至于如何做到烟柱上冲、风吹不斜,唐朝也有明文规定:在烽火台上做烟囱。这种烟囱的大小、高度、建造方法,甚至于烽火的操作细则都写得非常详尽,以做到“烟直而聚,风吹不斜”,让下一个烽火台看到。

在唐朝,烽火的传递速度也是有规定的,“一昼夜须行二千里”。这在那个交通、通讯均不发达的时代已经是最为迅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了,所以国人一直用它,直到清朝。

如果烽火台真的用狼粪来烧狼烟,最大的问题是——狼粪实在找不着!长安、洛阳距离850里,这是唐帝国的腹心地带,连皇帝都经常在两京之间往返。所以东都洛阳和京师长安之间驿站密布,烽火台也密布。

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陷潼关(在今两京之间)的那一天,由于烽燧吏卒皆溃,没有人能够发出烽火信号,因此至夜幕之时,“平安火不至”。正是这个信息使得唐玄宗下定决心逃往蜀地。这个故事说明,当时长安、洛阳间的烽火台设施非常完善,随时可以正常使用。

按照唐朝设置烽火台的规定,长安、洛阳间的850里至少应有30座烽火台。假设每座每月需用狼粪2斤的话,则每座每年需要24斤狼粪,30座烽火台每年就需要720斤狼粪。

这就麻烦了,因为狼是众所周知的野生动物。首先,狼先生们可不好找;其次,即使你找到了狼,还得保证自己不被它吃掉;第三,你还得等着狼先生们上厕所;第四,狼先生们上完了厕所,你还得第一时间上前去打包……

狼先生一次便便的量假设为1斤狼粪——这就算是狼先生们中的“大胃王”了,这样,就算每个烽火台只负责自己的24斤狼粪,那每个烽火台也必须至少派出一个专人来负责狼粪这个事。

要么,你一次性找到24条狼,等着它们各拉一次狼粪;要么,你等着一两条狼,每条拉上十次狼粪。麻烦先不说了,就危险性而言,这简直就是拿生命去换狼粪啊!

而且,唐朝每个烽火台的人员编制是八个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职务,根本就没有专门负责收集狼粪的岗位及人员。

既然狼烟并非由狼粪燃烧而来,两者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狼烟”一词中的“狼”字从何而来?这恐怕与唐朝开国以来的国际形势有关:当时不断制造边患的周边少数民族都跟“狼”多少沾点儿边。

唐朝前期的主要边患是突厥,而突厥正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经常在旗纛上放一个金狼头。

突厥的狼图腾曾经让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羡慕不已。他喜欢说突厥话、穿突厥衣服,也学着造有五狼头的

旗纛,并且胸有大志:“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顾不快邪!”这是要把大唐天下送给突厥人的节奏啊!最终,唐太宗没有容忍李承乾因为狼图腾而引发的瞎胡闹,把他废了。

唐朝后期的边患变成了回纥和吐蕃。回纥与突厥同俗,同样以狼为图腾。吐蕃虽然不以狼为图腾,但其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属“狼星”的分野,也跟狼沾上了边,所以唐人对其有“狼蕃”之称。

这样一来,遇上突厥、回纥、吐蕃等外邦的虎狼之师入侵唐帝国领土,烽火台燃起烟火示警,也就是传递“狼来了”的信息。因狼而燃烟,两者合在一起,这才诞生了“狼烟”一词,其实和狼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星期"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

    "星期"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古代的星期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星期制是古巴比伦人创立的制度,后来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则用自己信仰的神灵为七天一周命名。星期制最早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制定,在321年正式实施,此后星期制被传递到了世界各国,以至于成为了世界上的通用制

  • “官话”指的是什么?古代“官话”分哪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官话”指的是什么?古代“官话”分哪几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要说哪国语言最多,恐怕只有中国了,基本每个地方的语言都会不一样,我们俗称为方言。但是在现如今如果遇到不是一个地方的话,我们都会用普通话来交流,在古代没有普通话的话,他们交流就用官话。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

  • 监军制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废除监军制?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

    监军制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废除监军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监军制度是一项特殊的军事制度,古代监军都是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汉武帝时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称监军,也称监军事。又有军师、军司,亦为监军之职。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

  • 熏炉是怎么时候出现兴起的?古人为什么对香如此崇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

    熏炉是怎么时候出现兴起的?古人为什么对香如此崇尚?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古人对香的认识和利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将薰草、古兰、郁金、茅香等香草用于香身、熏香、辟秽、祛虫、医疗养生等许多领域,并有佩带、熏烧、熏浴、饮服等多种用法,插戴香草、佩带香囊、沐浴香汤等做法渐次兴起

  • “天打五雷轰”的五雷是什么?五雷和五行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古

    “天打五雷轰”的五雷是什么?五雷和五行是什么关系?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或者小说漫画里面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个人在发誓的时候,说自己如果违背誓言就会天打五雷轰,或者五雷轰顶,然后就会有一道雷下来直接打中这个人,谎言不攻自破。不过,这些词说起来很容易,你知道五雷到底是什么吗?为什么

  • 故宫的设计者是谁?朱棣建造紫禁城准备了多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棣

    故宫的设计者是谁?朱棣建造紫禁城准备了多久?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清两朝皇帝的居所——故宫,已经建成了600多年。明清时期,故宫一直充满的神秘色彩,他是皇权的象征,威严而神圣,直到故宫成为博物院之后,其真实的面貌,才让世人所了解。对于故宫的历史记载,十分的想尽和丰富,明清一共24位皇

  • “生七不娶,暗九不过”讲的是什么?古代女子不容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

    “生七不娶,暗九不过”讲的是什么?古代女子不容易!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在一些地方,常常会听到满面沧桑的老人们说出一些精细的俗语,他们所说的这些俗语和他们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一样充满了岁月感,而他们所说的俗语就像是在诉说人生阅历一般,从老人们的口中说出口来还会听到许多有趣故事

  • “长安”“常安”!它是世界古都,也是历史建朝最多的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长安”“常安”!它是世界古都,也是历史建朝最多的城市!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同时更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亚洲知识技

  • 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止近在咫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刘伯温

    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止近在咫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手下的一群人,他就像刘邦一样知人善用,韩信点兵虽多多益善,刘邦却能用合理利用这一点,如果说韩信点的是兵,那刘邦点的就是将,朱元璋也是一个道理。事实上朱元璋一直和刘邦惺惺相惜

  • 捕鱼儿海之战结束了元朝!捕鱼儿海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

    捕鱼儿海之战结束了元朝!捕鱼儿海是什么地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放牛娃朱元璋一路浴血奋战,逐鹿群雄,终于打败其他对手,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失去大都的元顺帝北逃,元朝残余势力虽然失去中原,但是依然强大,还控制着北方的草原地区,以及山西、陕西、四川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