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景隆曾迎接燕军进南京城,为何后来却被削爵圈禁致死?

李景隆曾迎接燕军进南京城,为何后来却被削爵圈禁致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5 更新时间:2024/1/9 17:37:34

李景隆,男,汉族,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初期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袭爵曹国公,奉旨出京练军,授左军都督同知、太子太傅。

建文帝时期,参与削藩行动。靖难之役时,拜大将军,征讨燕王朱棣,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失利,导致攻守形势逆转,坐罪夺职,召回朝中。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致使南京失守。

明成祖时期,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增加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永乐二年(1404年),受到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开城迎降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建文帝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此时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同年六月,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当时,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靖难诸功臣为此愤愤不平。

受劾圈禁

永乐二年(1404年),周王朱橚上疏揭发李景隆,称他在建文年间曾“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李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明成祖不予追究。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明成祖遂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奏道:“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明成祖遂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但却始终未死,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标签: 李景隆燕军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清朝统一战争中,鲁王政权包括什么?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统一战争,清朝,战史风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之一,清朝推翻明朝和顺朝之后,依然还是存在着不少反对满清的统治的汉人势力,南明鲁王政权就是一个例子。1645年闰6月12日,前朝的明朝势力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起兵,与定海总兵王之仁联盟对抗清朝,并派遣举人张煌言赶赴台州,恭候鲁王朱以海监国。在28日,朱以海监国在

  • 揭秘: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清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宗义皇帝,可见在统治集团内部都承认多尔衮的地位,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何不取而代之呢?其实其中另有

  • 关羽死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最后归谁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三国,野史秘闻

    三国的关羽有着“武圣”的美名,其天生神力,武艺超群,是威震天下的虎将。而关羽的神勇无敌,还跟他拥有两样“宝贝”有关: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先来说话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可谓童孺皆知。那么,这把刀到底长的什么样子?《三国演义》中称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关王刀

  • 魏明帝曹叡死后,他的儿子与满宫嫔妃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曹叡,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继位为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叡在位期间,任用曹真和司马懿,多次抵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平定鲜卑,灭掉了公孙渊,颇有建树,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帝王,然而,曹叡很短命,三十六岁时病死,英年早逝,谥号魏

  • 丁谓可以说是宋朝的第一聪明人,他是怎么溜须拍马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谓,宋朝,文史百科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拆弃瓦砾灰壤实入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谁的功劳最大?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做用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无不体现出诸葛亮神般的智慧,手拿鹅毛扇,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羽扇纶巾”,其实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赤壁之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松之注解记载,最初是鲁肃

  • 古代著名家族:兰陵萧氏是怎么衰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萧氏,汉朝,历史解密

    兰陵萧氏演变为萧姓是中国姓氏之一。“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中国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都是这个家族建立的,南朝时期兰陵萧氏一门共出三十多位宰相,再加上南齐和南梁(西梁)共二十一位天子,是南朝四大望族之一,并称“王谢袁萧”。到了唐代,兰陵萧氏也未没落,还是显赫一时。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经为天下门阀,自

  • 朱元璋临死前为什么连说三遍“燕王来否?”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有很多因为皇位的争夺导致父子兄弟都反目成仇的事情发生,那么在位的皇帝对于继承者是谁的话也很头疼,因为儿子要是不聪明又不好把江山交给他管理,可是儿子太聪明了又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就像是康熙的儿子每个都那么优秀,要是儿子和孙子都很优秀,那立储这个事情就太头疼了,皇帝都有选择

  • 背叛蜀汉,归降曹魏的孟达待遇如何?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孟达,三国,风云人物

    每当说起三国时期的那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背叛主公,反复无常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名将吕布。对于吕布来说,杀害丁原、董卓等主公的行为,自然是饱受诟病的。在此基础上,建安三年(198年),吕布派遣将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

  • 白垩纪是恐龙的巅峰时期,那么当时恐龙的品种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白垩纪时期有哪些恐龙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白垩纪时期才是恐龙的巅峰时期,白垩纪时期恐龙的品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呢!像大名鼎鼎的霸王龙、暴龙可都是白垩纪恐龙呢!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