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装剧中的举人和秀才仅仅只是称呼不一样吗?差距有多大?

古装剧中的举人和秀才仅仅只是称呼不一样吗?差距有多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4/1/22 10:44:55

现如今的电视剧已经是人们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了,古装剧的出现让人们变得熟悉历史。在古装剧中,会经出现举人秀才,对于不了解科举制的人来说,两种称呼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相差是非常大的,对人的前途有很大影响。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经常会听到“穷秀才”,你肯定没有听说过“穷举人”,由此就可以看成,秀才和举人的差别是非常大的。“穷秀才”只能说明这个人是读书人,但是他没有上榜,这里的榜是指皇榜。

在隋朝时期,隋帝建立了科举制,只不过这时候的科举制没有得到应用,反而是到了武则天的武周时期,科举制得以大规模的应用。武则天建立了历史上的武周,当时的朝堂中都是唐的大臣,没有自己的心腹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武则天在隋文帝的基础上,完善了科举制,这时候的科举制就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武则天选拔自己心腹的过程,要想中举绝对不是件容易事。科举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朝廷更是非常重视的,因此绝对不会发生作弊。

通过隋朝和唐朝的不断改善,科举制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完善的了。在明清时期,最基本的测试就是童子试了,考过童子试就是秀才了,不过童子试又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道考核。每一道考核都是非常不易的。

能够考过童子试,就代表了取得参加乡试,以及之后的考试了。假如童子试都没有考过,那么肯定是没有中举的可能了。同时朝廷都是非常重视科举的,即使是负责监考的考官,在官员的级别上也不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监考官类似于钦差大臣。

看过古代电视剧的都知道,钦差大臣是皇帝钦点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钦差大臣甚至是代表了皇帝。由此就可以知道,监考官的重要性。在某一个地方负责监控的监考官,在级别上与地方的巡抚是一样的。这级别已经是很高了。

这些监考官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会被授提督的虚衔,地位跟巡抚相同。选拔秀才已经是非常重视了,那么选拔举人更是重中之重。举人参加的乡试,限制非常多,比如说曾经是街头艺人或妓院出身,就不得参加。

看到选拔举人的严格要求之后,就可以看出,举人要比秀才高得多。古代的时候秀才是很多的,但是想要考中举人,难度就非常大了。秀才和举人的区别就在于,秀才没有走入仕途的可能,但是举人就不同了。如果考中举人,实际上已经获得候选官员的身份。从三省六部制建立之后,负责选拔官员的就是吏部,在明清时期也是如此。

考中举人之后,吏部的选拔名单上就会出现举人的名字,在这里吏部通过名单进行选拔。举人一般会被授予县丞、教谕的职位,偶尔也会获得知县的官职。虽然这些官职的级别不高,但是却是寒门子弟走入仕途的唯一方式。

那么举人之后还有贡士、进士、探花、榜眼以及状元,不过越往后难度是越大的。成为举人之后可以参加京城的会试和皇上钦点的殿试,能够考到这里,已经是很厉害了。会试考中之后成为贡士,在这之后就会出现人们所说的一二三甲进士。

一甲进士就是状元,其后二三甲进士就是榜眼和探花。那么秀才没有考中举人的话,他们会去做什么呢?这样的人都是读书人,朝廷肯定是会任用的,大部分秀才是做地方的幕僚,其次还有一部分秀才会选择教书。

因此无论是举人还是秀才,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协助朝廷。秀才虽然没有机会走入仕途,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有待遇,比如说秀才和妻子是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了。古代的时候朝廷对徭役赋税是很重视的,假如能够免除徭役赋税,说明这个人肯定对朝廷是有贡献的。

标签: 古代科举举人秀才

更多文章

  • 孔氏家族到底有多厉害,600年县令换朝不换人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孔子,孔氏家族,县令

    自古以来,县令就被称为地方的父母官,可见县令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对于当地百姓来讲却是青天一般的存在。古代的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不仅掌管法律、财税、治安,而且还要弘扬文明,教化百姓。要当好一个县令,一定要对当地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这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尊重县令的存在,甚

  • 古代盖房子有什么要求,可以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房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古代的规矩你知道多少呢?那你知道在古代盖房子还要看官职大小吗?在古代,房屋的大小是有等级区分的,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宅第是大式,他们的特点是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饰有严格的规定;而普通百姓的房屋是小式,在住房规格上颜色只能为黑白灰。然后咱们再从屋顶上看,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

  • 古人对洞房如此的重视,那么洞房是怎么来的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洞房

    古代社会常说的人生四大喜事就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那个时候,男人都为此一生努力。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人对洞房是有多重视: 那洞房是怎么来的呢?&ld

  • 甘肃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甘”与“肃”二字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甘肃

    说到我国的甘肃地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东西狭长,北边是戈壁荒漠,南边是祁连山脉。以长安为起点,全场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就是穿越河西走廊,到了敦煌之后分为南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更传亚洲内陆的古商道延续了有千余年之久。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

  • 古代人为何不在布上写字,而是要在竹简上刻字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竹简

    我们大家了解古代文化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想要记录什么东西就只能刻在竹简上,其实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经历的,那么我们应该还知道的是其实当时已经有布了,因为很多人身上穿的就是布,那么为什么他们宁可在竹简上刻字也不在布上写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今天小编就要来说一说这件事情。首先,小编觉得

  • 古代人醒酒都有什么方式?除了奇葩之外就是恶心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醒酒

    自从酒这种饮品诞生以来,就风靡世界各地,虽然每个国家的酒不仅相同,但是喝酒之后的后遗症可不是那么好受的,头疼、胃痛、浑身乏力等等后遗症会让你非常难受。可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止一些好酒之人对酒的喜爱,那么在古代世界各国都有哪些独特的醒酒法。腌羊眼,在蒙古人们通常会腌一些羊的眼球,在宿醉之后的早上吃上两个羊

  • 科举没有出现之前,人才是靠什么选拔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科举

    东汉末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民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我国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起。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在秦统一六国之前

  • 古代近亲结婚现象严重,为什么后代却很少有傻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结婚,清朝

    结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而我们的结婚的对象是不会挑选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结婚了以后,后代有很大的一种可能就是成为一种智障。 而生下的孩子是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相同的基因是非常多的,所以造成的结果司就是有害的基因被放大

  • 古代士兵只认兵符不认人,为何没有人偷来造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兵符,虎符

    为何没有人偷兵符造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虎符是兵符的一种,以虎为造型,主要是源于古代对老虎的崇拜,主要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狩猎阶段。比如在古代神话体系中有重要地位的西王母,最初原型就是虎豹的形象,后来被神化,在古代龙虎结合又有吉祥昌盛,象征权

  • 皇帝的御赐之物到底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权利?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御赐之物,尚方宝剑,丹书铁券

    皇帝御赐之物到底有什么权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尚方宝剑(图片来自网络)尚方宝剑从汉朝开始已经出现,又称“尚方斩马剑”,皇帝御用的宝剑,因被收藏在“尚方”,故而得名。被赐予尚方宝剑的大臣,无需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