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乾隆帝的皇后都有谁?

乾隆帝的皇后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55 更新时间:2024/2/14 1:11:41

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享年88岁。乾隆皇帝活了这么多年,后妃共计有多少,咱们就暂且不说,但是皇后却只有三人。这三个分别是: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

乾隆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富察氏

雍正五年(1727年),富察氏被册为宝亲王弘历的嫡福晋。这年乾隆17岁,嫡福晋富察氏15岁。

乾隆二年(1737年),嫡福晋富察氏被册为皇后。皇后富察氏出身名门,她的曾祖父哈什屯顺治时任议政大臣,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兄马齐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历相三朝”,兄马武任内务府总管、镶白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弟傅恒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赐第在东安门内。

皇后富察氏,性贤淑,尚节俭,不奢华,孝顺太后,敬爱乾隆。乾隆年轻时,曾患疖,刚愈,太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皇后就每晚在乾隆寝宫外面居住,精心奉侍,百日之后,才回寝宫。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皇后富察氏随乾隆帝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曲阜祭孔。三月十一日,在返京途中死于德州船上,年37岁。

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究竟是怎么死的?

关于富察氏之死,野史记载: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銮,驻德州,在舟中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诟訾。后羞忿,投水死。蔡东藩《清史演义》说:皇后之嫂(实为皇后弟妹)即傅恒夫人,在皇后千秋节时前来祝寿。酒宴间联诗。乾隆起句道:“坤闱设帨庆良辰”,皇后续道:“奉命开筵宴众宾”,嫂嫂随续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则接道:“两家并作一家春”。酒后乾隆同嫂嫂私通,被皇后察觉。皇后同乾隆从此产生芥蒂。祸不单行,皇后生的儿子永琏,秘密立为皇太子,也因天花病死。乾隆十三年(1748年)出巡,皇后陪同,死于船上。

于是,产生诸如福康安的身世之谜的传说与故事,怀疑福康安为乾隆同傅恒夫人所生。高阳认为:福康安的际遇之隆,清三百年,无与伦比。虽“垂髫豢养”,却本传不见记载;虽“多年训诲”,却并未招作额驸(其两兄皆为额驸)。因之,“其中原故,反足深思”。

其实,乾隆帝与皇后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乾隆为此悲恸不已,连续九天,每天在皇后灵柩前三次摆上供品。乾隆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来作为她的谥号。孝贤皇后富察氏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四年多。 在这段时间里,乾隆皇帝共为她祭奠100多次,并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雎?为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意思是说,我是多么悲痛啊,这样生死离别,失去贤惠内助,今后谁来陪伴我呢?所以,野史与传说,缺乏历史依据。

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做皇子时,乌拉那拉氏被册为侧福晋。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讨皇太后喜欢。乾隆登极后,封为娴妃。在皇后富察氏死后,她由贵妃晋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再被册为皇后。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皇后陪皇太后和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在途中,皇后刚过48岁生日,就出了问题。

蔡东藩在《清史演义》中,写了“游江南中宫截发”回目。小说中写乾隆在和珅陪伴下游金陵秦淮河,登舟游幸,感叹:“北地胭脂,究不及南朝金粉!”乾隆同和珅在舟中,拥妓酣饮,色迷心醉。后被皇后发现,二人发生口角,“皇后气愤不过,竟把万缕青丝,一齐剪下”。就是说,皇后劝阻皇帝不要出去寻欢作乐,因而惹恼了乾隆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出自想像,但皇后惹恼了皇帝是肯定的。从此皇后乌拉那拉氏就被打入冷宫。若不是众位大臣苦劝,乾隆皇帝就会重演当年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废掉皇后的故事。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皇后乌拉那拉氏终于在冷宫中走完了49岁的人生之路。

乌拉那拉氏为何在冷宫老死?

这件事情,清宫档案记载:闰二月十八日,皇后在行宫吃早饭时,还得到皇帝赏赐。到了晚饭时,皇后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被黄签盖上。皇后哪里去了?有人说她发了疯病,在杭州削发当了尼姑;也有人说她被先行遣回了京师。清宫的《上谕档》记载: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那么,皇后为什么被遣送回京?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满洲有个习俗,亲人故去才“断发成服”。因此,皇后剪发,犯下大忌!皇后死讯传来时,乾隆皇帝正在木兰围场打猎。他并没有停止打猎,命皇后那拉氏的儿子回京办理丧事,并命丧仪照皇贵妃礼办理,也就是说要从皇后降一个等级到皇贵妃。皇后乌拉那拉氏的命运与孝贤皇后富察氏的命运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乾隆皇帝的第三个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初为贵人,后依次晋为嫔、妃、贵妃,生下皇十五子颙琰(嘉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死,年49岁。乾隆六十年,以颙琰为皇太子,令追赠其母为皇后。这位魏佳氏福分不够,没有看见儿子登基,也没有在生前当上皇太后。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岩》原型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谁是囚室里五星红旗的真正制作者?“江姐”的原型究竟是谁?叛徒“甫志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中进行了详细披露。1、揭秘囚室里五星红旗的真正制作者小说《红岩》中,江姐带着姐妹们绣红旗的情节生动细致,感人至深。但《忠诚与

  • 国军十大抗日名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第一名将:张自忠张自忠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同时也是二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

  • 老古话说的“家有5声叫,不是好兆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首先这前两种声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公鸡打鸣和狗吠,按理说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倒也没什么特殊的,但是这两种叫声要是出现的时候不对那就得考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我们都知道公鸡打鸣一般都是在凌晨四点到六点钟左右,而且通常都很准时,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波动。 要知道公鸡打鸣一种向异性展示自己的方式,

  • 抗战中国民党阵亡的高级将领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一、历次战役中阵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1、天津战役:1937年7月28日,阵亡国民党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45岁),132师师长赵登禹(39岁),佟麟阁副军长是抗战开始以后第一位阵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两人殉国后均被追赠为陆军上将。2、南口战役:阵亡国民党第72师416团少将团长张树桢。3、山西淳县城防战

  • 西口到底指哪里? 走西口路线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电视剧《走西口》中,出生于山西祁县的男主人公田青、梁满囤、王南瓜三人,背着包袱,离开家门,一步步向前走。这就是“走西口”。他们要到哪里,要去干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几代山西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走西口?7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大学、哈市社科院相关专家,请他们介绍一下走西口的情况。1、西口

  • 民国时期的24所教会大学名单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教会大学是创办于1879年的圣约翰书院(1905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教会大学已具相当规模,分布华北、华南、华东、西南各地。1919年10月,有十四所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在上海组建中国教会大学联合会。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十大汉奸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汉奸”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出卖祖国利益的人。后来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出现了“蒙奸”、“回奸”、“藏奸”等,总的含义没有改变,就是

  • 民国“黄埔四凶”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1、邓演达---反帝反蒋先锋却惨死叛徒之手邓演达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

  • 世界七大特种部队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实战经验就是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因素。志愿军为什么能在朝鲜战场上打赢美军?靠的不仅仅是那一腔热血,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空有一腔热血是做不成大事的。我们的志愿军上至彭总,乃至毛主席,下至普通的基层官兵,绝大多数人都是经过了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战争实践锻炼出来的。朝鲜战场上所谓的“人海战术&rdqu

  • 古代蹴鞠的制作材料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蹴鞠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种活动,“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是指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此“蹴鞠”指的就是古人用教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现代的足球。 蹴鞠的制作材料经历了长时间的变化与发展,在此期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