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五帝本纪》的原文以及翻译(尧帝篇)

《史记·五帝本纪》的原文以及翻译(尧帝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90 更新时间:2024/1/19 1:35:43

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译文:帝尧名叫放勋。尧帝的仁德像天空一样浩瀚广阔,尧帝的智慧像神灵一样高深。人们像追逐太阳一样跟随着尧帝,像遥望云彩一样仰慕着尧帝。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

译文:尧帝富有却不骄纵,尊贵却不傲慢。尧帝头戴黄色冕冠,身穿黑色朝服,乘坐用四匹白马拉着的红色车驾。尧帝能发扬高尚的品德,让自己部族内的九族亲密和睦。

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译文:自己部族内部已经和睦,尧帝再考察百官。百官的善恶已经彰明,尧帝再去协调各国的关系。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译文:帝尧命羲氏、和氏两个部落,尊奉上天的旨意,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教导百姓按照时令变化从事农业生产。

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

译文:命羲仲,前往郁夷,此地又叫旸谷。羲仲在此地观测日出的规律,有步骤地测定日出的准确时刻。

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

译文:羲仲通过观测确定了白天和夜晚等长的春分日,这个时节的夜晚朱雀(星宿名)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时,被确定为仲春。这个时节,百姓都分散到田野中耕种,鸟兽都开始繁衍生息。帝尧命羲叔,前往南交。

便程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

译文:在此地观测太阳在南方的运行规律,羲叔在南交恭敬地等待太阳的回归。羲叔通过观测确定了白天最长的那天是夏至日,此时夜晚的天空中心宿出现在正南方天空,这一时节被确定为仲夏。这个时节,百姓都会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这个时节鸟兽的毛还不够丰满。

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

译文:帝尧又命和仲,前往西方名叫昧谷的地方。和仲在此地观测太阳在西部的运行规律,有步骤地观测日落的情况。和仲通过观测,确定夜晚和白天等长的那天是秋分,这个时节的夜晚虚宿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时,被确定为仲秋。

其民夷易,鸟兽毛毨(xiǎn)。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

译文:这个时节,百姓们会迁徙到地势平坦的地方居住,这个时节鸟兽刚长出整齐的羽毛。尧帝命和叔,前往北方名叫幽都的地方,教授百姓冬藏。

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yù),鸟兽氄(rǒng)毛。

译文:和叔推测出白天最短的那天是冬至日,这一时节的夜晚昴宿出现在正南方天空时,被确定为仲冬。这个时节,百姓们会进入温暖的室内,鸟兽的毛也会变得浓密起来。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译文:经过测算确定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设置闰月的方法调整四季。帝尧告诫百官,各种事务都顺利推进。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

译文:尧说:“有谁能接替我治理好国家?”放齐(丹朱的老师)说:“你的太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唉!丹朱凶暴顽劣,我不能用他。”

尧又曰:“谁可者?” 讙兜(huān dōu)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译文:尧又说:“还有谁能够继承我的帝位呢?”讙兜说:“现任共工穷奇有能力聚集民众,还立下不少功绩,可以让他来继承帝位。”

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译文:尧说:“共工说话很好听,但是做起事情却违背正道,表面上恭敬,实际上罪恶滔天,我不能用他。”

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可。

译文:尧又说:“四岳啊,波涛滚滚的洪水漫天而来,浩浩荡荡围绕群山,冲上丘陵,百姓都非常担心,有谁能整治洪水呢?”众人都说鲧可以胜任。

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译文:尧说:“鲧违抗命令,伤害自己的族人,我不能用他。”四岳一起说:“合不合适!可以先让他试试,如果不行再罢免他就是了。”于是尧听从了四岳(史记认为是四个人)的建议,任用鲧治水。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译文: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七十年了,你们当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来接替我帝位的?”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肤浅,恐怕会玷污帝位的。”

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舜。”

译文:尧说:“那你们把贵族亲戚以及关系疏远的隐者中的人才都推荐出来吧!”大家都对尧说:“民间有个单身汉,名叫虞舜。”

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

译文:尧说:“我听说过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四岳都说:“他是一个盲人的儿子。

父顽,母嚚(yín),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

译文:他的父亲冥顽不化,母亲心地阴暗,弟弟狂傲无礼,可是舜都能坚守孝道亲和自己的家人,让自己的家人能够力求上进,不至于奸恶。”尧说:“那我就考验考验他吧!”于是,尧帝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了舜,想以此观察和考核舜。

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译文:舜让将尧帝的两个女儿安置居住在妫水河边自己的家中,并要求尧帝的女儿要放下架子,谨守妇道。尧对此十分赞赏,于是放手让舜推行五种教典,民众都能遵从这五种教典;

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

译文:又安排舜参与百官事务,舜将各种职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尧帝又安排舜在四门接待宾客,四门的接待工作庄严肃穆,诸侯以及远方的宾客也都态度恭敬。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

译文:尧帝又派舜进入山川林泽考察,遇到暴风雷雨,舜从不迷失方向。尧认为舜有圣智,便把舜召来,对他说:“你谋划的事务都能成功,说过的话都有实绩可以考察,已经三年了,你来登上帝位最合适。”

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译文:舜认为自己德行不够,因而一直谦让。最终在正月初一这天,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即尧的太祖。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译文:此时尧帝年事已高,命舜代替自己行使天子职权,也以此来观察舜到底是否顺应天命。舜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来整顿七项重大政事。

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

译文:舜就祭祀天帝,礼敬六宗,以遥之礼祭祀名山大川,遍祭天下诸神。舜收聚五种瑞玉,选择吉日,会见四岳及诸侯,并向贵族们颁赐瑞玉。

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

译文:这年二月,舜前往东方巡视,到达泰山,在泰山以柴祭之礼祭天,以遥祭之礼祭祀名山大川。

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

译文:舜会见了东方各国的君长,调和校正历法,共同制定音律、长度、容积、重量的标准,颁行五等爵位的朝聘礼仪、五种瑞玉的形制、三种彩色丝帛、两种活牲、一种死禽作为礼物。那五种玉器,在礼毕后全部还给诸侯。

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

译文:五月,舜前往南方巡视;八月,舜又前往西方巡视;十一月,舜前往北方巡视,都遵照最初的礼仪。巡视回朝后,舜来到宗庙,用一头牛为祭品祭祀。自此以后舜每隔五年都会到各地巡视一次,各地君长每隔四年前来朝见一次天下共主。

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译文:舜向天下宣明政令,根据政绩公开进行考核,把车马服饰赏赐给考核优秀的诸侯。舜设立了十二州,疏导了河流。下令在青铜器上刻上五种刑罚的图像,用流放代替五刑,以鞭打为做官不作为的刑罚,以杖笞为不遵教化的刑罚,以罚金为赎罪的刑罚。

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译文:犯了错误可以被赦免,姑息养奸就要给予严惩。谨慎啊,在使用刑罚时,可是要十分慎重啊!

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

译文:讙兜向天子推荐共工,尧说:“不能重用这个人。”可是试着让他做百工之长是可以的,结果共工果然作乱。

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

译文:四岳推荐鲧治理洪水,尧也认为他不可用,四岳坚持请求试用鲧,但是试用以后没有收到成效,所以百姓还是因为洪水生活艰难。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

译文:三苗部族在江淮、荆州一带经常作乱。这时舜巡视归来向帝尧报告,请求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使其教化北狄;

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译文:将讙兜驱赶到崇山,使其教化南蛮;将三苗迁徙到三危,使其教化西戎;

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译文:将鲧放逐到羽山,使其教化东夷:四凶服罪,这样使得天下人都归服于舜。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译文: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二十年后因年老退位,让舜代替自己行使天子的职权,向上天举荐舜。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译文: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世。尧帝去世百姓都非常难过,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

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之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译文:尧帝去世后的三年内,全国各地都不曾演奏音乐,以此表达对尧帝的哀思。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能,无法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先把帝位传给了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译文:尧将帝位传给舜,就会使天下人获利,而只让丹朱一人痛苦;如果将帝位传给丹朱,就会使天下人受苦,而只让丹朱一人获利。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译文:尧帝说:“终究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使一人获利,”最终将天下传给了舜。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

译文:尧帝去世,在其三年丧期结束后,舜将帝位让给丹朱后隐居到南河以南。

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

译文:结果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而来朝见舜,有诉讼的人也不去找丹朱而来找舜,歌功颂德的人都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

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译文:舜说“这是天命啊”,然后回到中原正式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标签: 史记五帝本纪尧帝

更多文章

  • 《次石湖书扇韵》(宋·姜夔)的原诗以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这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一首初次见面赠友诗。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诗人之所以要用次韵

  • 和赵云齐名的猛将为何差点埋没于历史之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猛将

    在《三国志·蜀书》的结尾,对于蜀国的一众人物进行了点评,其中点评赵云的时候还提到了一个和他齐名的人物。 书中是这样记载:“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征南将军赵云性格厚重严谨,征西将军这个人忠诚尽职,这两位都是统领蜀国

  • 张居正死后凄惨的一幕是冤枉的吗?家中的一副对联很能说明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居正,万历皇帝,明朝历史

    张居正被评为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之一。今天我们来看看张居正的故事。 张居正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从小张居正就是现在社会里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十六岁就中举了。 在官场上,张居正也得到了很多人没有得到的荣耀,他被封为四代诰命,死

  • 慈禧冬天有两个特殊癖好,一个令太监冒汗,一个令宫女红眼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太后,癖好,清朝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像慈禧一般生活讲究的女人了,吃顿饭要不下100道菜;洗一次澡就要用40条毛巾;穿过的衣服,除非太喜欢的,一般就不会穿第二次了;用过的马桶都是国宝,由檀香木雕成的大壁虎,眼睛都是宝石;就连慈禧用的厕纸,也是一种除去纸毛的白棉纸,上面还贴着“寿”字

  • 关羽为什么那么重视汉寿亭侯的称号?这个封号到底有什么魔力!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亭侯

    关羽自报名号时总是说:我乃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是也。那关羽挂在嘴上的汉寿亭侯究竟是个多大的官呢?为什么关羽对这个称号如此的刻骨铭心,至死不渝呢? 当年关羽被俘,从曹操那儿寻找刘备时,恭恭敬敬地将汉寿亭侯的大印,挂在了曹操赐给他的府邸大梁之上。这就意味着,关羽主动辞去辞职务,那既然已经辞职。那他

  • 朱元璋为什么把祖宗三代都埋葬在水里?道士指点迷津,揭开水下古墓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风水,布衣皇帝,道士

    古代的人十分信风水,尤其是皇帝将风水看得比命还重要,而且在这个世界上,风、水、地的占地体积是最大的。 古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家族以后的发展。因此,很多的皇帝在自己死之前,会派人找一块儿“风水宝地”建造皇陵,以供自己死后能保佑自己的后代繁荣。 但历史上总会

  • 徐皇后死后,其嫡妹被朱棣逼婚,终遁入空门,青灯古佛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朱棣,徐妙云,徐妙锦

    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色,秀外慧中?”徐达心里咯噔一下:女儿青春貌美,难道皇帝要老牛吃嫩草?心中也有一丝慌张,不料朱元璋话锋一转,你觉得朕的四皇子朱棣如何。 徐达,字天德,有赫赫之功,被称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但就是放在整个大明,

  • 张飞见色起意,抢了夏侯渊侄女做老婆,把她宠成什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夏侯渊,夏侯氏

    公元200年,夏侯渊13岁的侄女出门捡柴,张飞看见她,当场起了邪念,强行带回去当老婆。夏侯渊一直把侄女捧在手心,为何不出面报复? 据《三国志》记载,13岁那年,夏侯渊的侄女外出捡柴,意外撞见张飞。 张飞当场见色起意,强行将她掳走,回家当了老婆。 在古代,男婚女嫁都应该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刘邦被接生婆说有“贵气”刘父却怒不可遏,看不上这个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公元256年时,一接生婆抱出一浑身有七十二痣的小男孩:“向官人道喜,此儿七十二痣乃星宿之命,日后定能成大器!”但小孩他爸一听,却是暗戳怒不可遏,怎么会这样? 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孩并非他人,而是日后汉高祖刘邦。有关他的身世,《史记》中确有这样一段话:“高祖是人

  • 朱元璋被义父郭子兴监禁,差点饿死,妻子马秀英为了他吃尽苦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郭子兴,马秀英

    1352年,朱元璋被郭子兴监禁,差点饿死。那天晚上,一个黑影溜进厨房,拿走了两个新烤的煎饼。没想到,他一出门就发现了那个黑影。 这个影子是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马大脚。当马大脚看到养母张朝他走来时,他并不太在意。他急忙把芝麻蛋糕塞进怀里,差点哭出来。然后,他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向养母敬礼,带着一具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