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自报名号时总是说:我乃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是也。那关羽挂在嘴上的汉寿亭侯究竟是个多大的官呢?为什么关羽对这个称号如此的刻骨铭心,至死不渝呢?
当年关羽被俘,从曹操那儿寻找刘备时,恭恭敬敬地将汉寿亭侯的大印,挂在了曹操赐给他的府邸大梁之上。这就意味着,关羽主动辞去辞职务,那既然已经辞职。那他为何在以后的岁月里却一直这样称呼自己呢?
我们来看一下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位。汉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亭是一个西汉的行政级别。
西汉时期,列侯分为三等,县侯、乡侯和亭侯。乡间十里一亭,城市每街一亭,一亭的人口有时差别很大,但是一般不超过100户,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村。
乡侯约100户至500户,县候一般是从千户到万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寿亭侯其实就是一个最小的亭长,这个职位汉高祖刘邦也担任过。
后来关羽任荆州牧一职,这个职位级别就高了,可以粗略地认为他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级别。那为什么关羽嘴上却很少提及这个称谓呢?
当年曹操在徐州大败刘备,俘虏了关羽。关羽为曹操曾经斩颜良,诛文丑,立下旷世奇功,他心里是敬重关羽的。于是曹操提出要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是关羽坚决不受。
曹操最后派跟关羽有交情的张辽前去劝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降汉不详曹。曹操一听,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关羽的小心思。天子如今在我曹操的手中,这是关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大汉在关羽心中是唯一正统的地位。
于是曹操让汉献帝下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这才被关羽欣然接受,这可是大汉天子请封。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是以匡扶汉室为目标。在关羽的心目中,这个称号才是最名正言顺,含金量最高,最能够光宗耀祖的称号。
三国期间,大汉天子亲封的爵位可没有几个,这个称号对于关羽来说意味着无上的荣耀,所以他的大旗上,自始至终只写着“汉寿亭侯关羽”这五个大字。
刘备称帝后,对关羽的这种做法十分的不满,在封关羽为荆州牧后,专门找人做了一面荆州牧官字样的大旗,敲锣打鼓地送到了关羽手中,意思非常明显。大哥,我如今是皇帝了,你大旗上的汉寿亭侯关羽这个称呼,已经不能够再用了,否则大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其实关羽作为刘备的兄弟,对于刘备从来没有过不敬。只是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大汉王朝恋恋不舍的情怀,以至于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大汉天子授予自己的这份特殊荣耀。
关羽死后曹操和孙权都给关羽立了碑,碑文上都把汉寿亭侯这个最低的爵位排在了最前面。由此可见,关羽的心之所思,他们是懂得,关羽的人品行为,大家是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