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崭露头角的成语释义、用法、出处、成语故事

崭露头角的成语释义、用法、出处、成语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67 更新时间:2023/12/11 8:54:24

【成语名字】:崭露头角

【成语拼音】:zhǎn lù tóu jiǎo「ㄓㄢˇ ㄌㄨˋ ㄊㄡˊ ㄐ一ㄠˇ 」

【成语释义】:崭:崭然;突出的样子;露:显露;头角:比喻人的气概和才华。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牛刀小试、初试锋芒

【反义词】:默默无闻、不露圭角

【成语造句】:

1、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崭露头角,获得了好成绩。

2、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出人意料地崭露头角。

3、在这次比赛中他开始崭露头角。

【成语故事】: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此为《三国志》说法,并无史实考证)。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有人也说曹嵩原姓夏侯。而曹嵩官至太尉。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曹操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成语接龙】:

崭露头角→ 角户分门→ 门户之见→ 见弃于人→ 人面兽心→ 心悬两地→ 地地道道→ 道学先生→ 生知安行→ 行不副言→ 言不逮意→ 意气用事

标签: 崭露头角成语

更多文章

  • 成语典故:一发千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一发千钧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枚乘传》。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枚乘,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初年的辞赋家。枚乘有赋九篇,今仅存《七发》等三篇。原来有专集,已经失散,今人辑有《枚叔集》。 枚乘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做文学侍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三年),

  • 昆曲的起源于发展,昆曲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昆曲,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起源于元朝,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代表之一。 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优美的音乐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起源于元朝,最初是由南方少数民族、如蒙古族

  • 川杂剧考——兼论宋金杂剧与元杂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川杂剧,宋金杂剧,元杂剧

    对中国传统戏剧略有了解的人,也许对“杂剧”这一概念都并不陌生。一提到杂剧,关汉卿、王实甫等剧作家不得不提,他们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了中国古典戏剧文学的巅峰之一。 然而,除了他们写作的元杂剧,中国戏曲史上还出现过宋金杂剧、川杂剧等名词。很多人将他们混为一谈,其实大错而

  • 宋代围棋诗词中的围棋竞技性与文化性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表现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围棋,围棋竞技性,宋朝艺术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棋的竞技性和文化性是它在宋代得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围棋竞技性的表现 围棋竞技性是指围棋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所具备的特点和要素。在宋代,围棋竞技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围棋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的

  • 成语:骖鸾驭鹤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骖鸾驭鹤

    【成语名字】: 骖鸾驭鹤 【成语拼音】: cān luán yù hè 【成语注音】: ㄘㄢ ㄌㄨㄢˊ ㄧㄩˋ 【成语释义】: 意思是驾驭鸾凤仙鹤。比喻成仙。 【成语出处】: 唐·康骈 《剧谈录·严史君遇终南山隐者》:

  • 一文了解欧美克鲁苏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克鲁苏神话

    克鲁苏神话(Cthulhu Mythos)是一系列由美国作家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及其后继者所创造的恐怖小说中的虚构神话体系,以神话般的生物和神祇为主要内容。这些小说通常被称为“克苏鲁神话”或&ldquo

  • 中国瓷器简史,瓷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瓷器,中国文化

    瓷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瓷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原始陶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瓷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品。 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了陶器的应用,然而这些器物的制作技巧相当朴素,只是将黏土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经

  • 唐五代梦游小说的渊源及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梦游小说

    唐五代梦游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其以梦为主题,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和创造力。唐五代梦游小说源远流长,涌现了许多代表作品,如《搜神记》、《聊斋志异》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唐五代梦游小说的渊源与分类、叙事艺术、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

  • 中国神话人物――八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神话人物,八仙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铁拐李:又称李

  • 《埃涅阿斯纪》中的神话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著名的史诗作品,其描绘了特洛伊战争后遭受神明诅咒的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流亡之路以及他在意大利建立罗马帝国的历程。在这一作品中,作者弗吉尼亚斯·马库斯·马克西穆斯以浪漫的笔触,讲述了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丰富多彩的传说,其中不乏众多神灵的介入和奇妙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