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惩羹吹齑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成语惩羹吹齑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典故来源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4/2/3 8:22:00

【成语】惩羹吹齑

【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释义】羹:用肉、菜等煮成的;齑:细切的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不变此志也?”意思是:被热汤烫过的人,心存警戒,吃冷菜时都要吹一下,怎么还不改变这个志呢?“惩于羹者而吹齑兮”化出了“惩羹吹齑”一词。

【语法】惩羹吹齑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

【示例】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陆游《秋兴》诗)

【近义词】惩羹吹虀

【惩羹吹齑成语接龙】惩羹吹齑→齑盐自守→守先待后→后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

【惩羹吹齑字义分解】

惩:chéng

(1)(动)处罚:~办|~处(chǔ)|~治。

(2)(动)〈书〉警戒。

羹:gēng

(名)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吹:chuī

(1)(动)合拢嘴用力吐气:~口哨。

(2)(动)空气流动:风~雨打。

(3)(动)说大话:~牛。

(4)(形)事情失败:这事~了。

齑:jī

(1)(名)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2)(形)细碎:~粉。

标签: 成语惩羹吹齑

更多文章

  • 古代画家萧绎《职贡图》,历史传承与文化融合之美的揭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萧绎,职贡图

    艺术表现与风格特点是理解《职贡图》并揭示其历史传承与文化融合之美的重要方面之一。萧绎在这幅作品中展示了独特的绘画技法、构图手法和艺术风格,为观者呈现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萧绎在《职贡图》中运用了精湛的绘画技法。他善于运用绢画的技巧,利用墨色的变化和笔触的处理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和形态。他的线条流

  • 雍正官窑花鸟装饰艺术及审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官窑,官窑花鸟装饰

    雍正官窑是清代官方的瓷窑之一,成立于雍正年间,历时约二十年,至乾隆初年停产。其瓷器在器形、胎质、釉色等方面具有高超的制作水平,在装饰方面,以花鸟图案为主要题材,精湛绝伦,因而备受世人的赞誉和收藏。 雍正官窑作为中国瓷器制作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瓷器在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雍正

  • 成语惩羹吹齑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惩羹吹齑

    【成语】惩羹吹齑 【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 【释义】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rdqu

  •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顾恺之,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其鲜艳、明亮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调色,色彩饱满且具有艳丽的光泽。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顾恺之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与洛神的美丽形象相得益彰。 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层次感,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通过

  • 成语饕风虐雪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饕风虐雪

    【成语】饕风虐雪 【拼音】tāo fēng nüè xuě 【解释】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出处】元·方回《春晴》诗:“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晴春已深。” 【语法】饕风虐雪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

  • 看戏曲和唐代赋学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戏曲,唐代赋学,唐朝文学

    唐代赋学的发展,尤其是赋体文学的兴起,与唐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密切相关。但是,就当时赋学的发展来看,赋与戏曲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从文学角度来说,赋与戏曲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赋对戏曲文学艺术的影响;二是戏曲对赋的影响。 赋与戏曲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不

  • 从《山海经》看古代中国人对于神秘之物的探究和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了古代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的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关于神秘之物的描述和传说故事。这些神秘之物涵盖了动物、植物、山川、湖泊等各种自然元素,引发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神秘事物的探究和解读。 第一,《山海经》的背景与特点 《山海经》是一部

  • 成语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老马识途

    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到辽宁朝阳县一带)。因为山戎国(今河北迁安县一带)侵犯燕国,齐桓公出兵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于是齐国继续进兵,去打孤竹。 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

  • 闽南地域文化:闽派建筑风格的特征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闽南地域文化,闽派建筑

    闽南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闽派建筑风格则是福建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闽南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艺术形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闽南地域文化对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闽南

  • 成语梁园虽好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梁园虽好

    中文名:梁园虽好性质:汉语成语释义:成语梁园虽好出自汉朝司马相如。梁园是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梁园的位置,西起睢阳城东北(今商丘古城东南),东商丘古城东北7.5公里的平台集(今平台镇治所)。今平台镇西北角有梁苑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园,又名梁苑,原名兔园,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即梁孝王刘武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