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成语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40 更新时间:2024/2/2 14:35:49

春秋时,齐国的国相管仲,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到辽宁朝阳县一带)。因为山戎国(今河北迁安县一带)侵犯燕国,齐桓公出兵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而山戎王逃往孤竹去了,于是齐国继续进兵,去打孤竹。

据《韩非子·说林》上篇说:齐军队去时是春天,回来时却已是冬天,沿途景物,大不相同,因而迷失了道路,不知该怎么走,大家很着急。管仲说:“不要紧,老马可以作我们的向导,它们有经验,认得路。”于是挑选几队老马,放它们走在前头,队伍跟着走。结果,果然找到归路,平安地回来了。

管子》也有这段记裁,不过它说迷失道路的原因,是由于中了敌方的奸计:孤竹国王答里呵故意叫黄花元帅向齐桓公假投降,把齐军诱进了迷谷瀚海,那里一片沙漠,荒无人烟,风又大,天又冷,而且又是黑夜里,因此迷了路。挨到天亮,管仲想出了利用老马作向导的办法,才把军队带出了迷谷。

由于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以“老马识途”来称赞经验丰富、情况熟悉、能起引导作用的人,或称“识途老马”。

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吧。”

标签: 成语老马识途

更多文章

  • 闽南地域文化:闽派建筑风格的特征和历史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闽南地域文化,闽派建筑

    闽南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闽派建筑风格则是福建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闽南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艺术形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闽南地域文化对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闽南

  • 成语梁园虽好什么意思?典故来源是什么?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梁园虽好

    中文名:梁园虽好性质:汉语成语释义:成语梁园虽好出自汉朝司马相如。梁园是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梁园的位置,西起睢阳城东北(今商丘古城东南),东商丘古城东北7.5公里的平台集(今平台镇治所)。今平台镇西北角有梁苑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梁园,又名梁苑,原名兔园,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二子即梁孝王刘武所建

  • 关羽:从玄德名将到佛教寺院的守护神 亦称伽蓝菩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伽蓝菩萨

    伽蓝神,又称为伽蓝菩萨,是佛寺的守护神,类似于道教中的“境主神”,也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他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寺院和住持,同时也保护四众弟子。伽蓝菩萨系统最初指的是出现在佛教经典《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中的十八位护法神,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名称和特点,分别是美音、梵音、天鼓、巧妙、

  • 成语不訾诟耻是什么意思?怎么读?典故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不訾诟耻

    【名成语字】:不訾诟耻【成语拼音】:bù zǐ gòu chǐ【成语释义】:意思是指不因我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訾:厌恶。诟:辱骂。【成语出处】:出自《越人歌》,最早记载在西汉刘向《说苑》上。【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量大。【近义词】:宽宏大量【反义词】:小肚

  • 道教四大女神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道教四大女神,碧霞元君,妈祖,麻姑,太阴元君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推崇男女平等,自古就有许多女子求道修仙的传说。而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也有着许多地位崇高的女性神明。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四位道教著名的女神。第一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间亲切地称为泰山姥姥、泰山娘娘、天仙圣母等等。在民间,尤其在北方,碧霞元君在百姓心目

  • “连理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连理枝

    连理枝,也叫“相思树”、“夫妻树”,就是双树并生,而其根连在一起的树。提起“连理枝”,古籍有一则动人的典故。相传,战国时宋国的最后一位国君,名叫戴偃。一天,戴偃坐了车子出游,在封丘遇到了一个正在采桑的美人,一时神魂颠倒。为了能每

  • 孔门七十二贤之罕父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门七十二贤,罕父黑

    罕父黑,复姓罕父,名黑,字子索,春秋末年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一说复姓宰父,字子黑(《孔子家语》中记载)。罕父姓仅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而原有宰父姓,疑罕父为传抄之误。罕父黑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历代追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罕父黑从祀孔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

  • 孔门七十二贤之公西舆如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门七十二贤,公西舆如

    公西舆如(《孔子家语》作公西舆),公西氏,名舆如,字子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门下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历代追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公西舆如画像从祀孔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其为重丘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其为临朐侯;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 孔门七十二贤之秦非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门七十二贤,秦非

    秦非,秦氏,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秦非生卒年事迹不详。历代追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秦非画像从祀孔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其为汧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其为华亭侯;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

  • 孔门七十二贤人之公肩定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门七十二贤人,公肩定

    公肩定,复姓公肩(或公坚),命定,字子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字子仲,恐谬;孔子的弟子、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末年鲁国人(或曰晋人)。公肩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今天已没有这个姓氏了。其族人多省文简改为单姓肩氏、坚氏,融入各氏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