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羲之发妻才女郗璿为何被称为女中笔仙呢?

王羲之发妻才女郗璿为何被称为女中笔仙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4/1/22 9:41:11

中国历史上关于东晋书法家郗璿简介的内容,多半被收录在《晋书》以及她的夫婿书圣王羲之的生平资料中。

据郗璿简介描述,郗璿家境十分显赫,娘家世代书香,父亲郗鉴是东晋初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与书法家,在当时的书法界很有影响力。郗璿自幼耳濡目染,经常与父兄切磋,因而也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郗璿就写得一手好书法,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素有“女中笔仙”之称,可见其书法技艺非同一般。

郗璿与王羲之成婚后,夫妇二人因有相同的爱好而经常在一起秉烛夜谈,相互探讨书法创作,恩爱非常。

据郗璿简介称,她与丈夫王羲之既是夫妻,也是挚友,更是艺术上的知音。两人相濡以沫大半生,创作了无数美轮美奂的书法作品,也孕育了七子一女,子孙满堂,堪称神仙眷侣。

郗璿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女书法家。相传她九十岁高龄之时,曾上书皇帝,感谢朝廷的鞠养。这个时期,王羲之已经去世。

有一次,王羲之的堂侄孙王惠前去看望郗璿,关切道:“您的眼睛、耳朵没觉得坏了吧?”

郗璿淡然回答:“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这属于自然规律,是身体的事。至于眼睛耳朵,和精神相关,哪能那么快就和人分开呢?”可见这位高龄老人即使在身体难以抗拒地走向衰老,体力大不如前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境,为后生晚辈做出了表率。

郗璿的故事

东晋著名女书法家郗璿,是书圣王羲之的发妻,亦是王献之的母亲。有关郗璿的故事,多与其父郗鉴为她择婿的“东床坦腹”一则典故有关,然而据民间史料记载,郗璿的故事中不为人知的事迹还有很多,比如郗璿教子的故事,就是她生平事迹中比较重要的一段经历。

在郗璿的故事中,王献之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由于郗璿出生在一个书法世家,家中父兄俱擅长书法,这种独特的家庭气氛使郗璿自幼偏爱书法艺术。她与王羲之成婚后,先后育有七子一女,一众儿女中,王献之是书法天赋最高的一位,于是郗璿有心培养他接过父亲王羲之的毛笔,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王献之七岁之时,母亲郗璿对他练字的要求已然十分严格。虽说王献之喜好书法,然而七岁孩童,正是爱玩的年纪,有时练着字,听到窗外顽童嬉闹之声,便忍不住要溜出去玩。

每逢这时,郗璿便来到儿子书房,专心查看他写的字。

有一次,王羲之外出归来,看到书桌上献之未写完的字,就在“大”字低下加了一个点,写成了一个“太”字。王献之浑然不知,玩得尽兴之后,回来给母亲看自己写的字。郗璿端详了片刻,说这些字笔力都还差火候,唯有这“太”字的一笔,可以与王羲之书法媲美。王献之不服,郗璿遂指着院中的十五只大缸,对儿子道“你父亲写字的奥秘全在这十五只缸里,你若能将这十五缸水用尽,一定能赶上你父亲。”。

从此,王献之不分寒暑,苦练书法,郗璿帮他把缸中水一勺一勺舀出研墨。经过苦练,王献之终成与父亲一样优秀的大书法家。

郗璿 王羲之

东晋女书法家郗璿,字子房,本为高平金乡人氏,是太尉郗鉴的女儿,亦是东晋著名书圣王羲之的夫人。说起郗璿与王羲之缔结美满姻缘的过程,还有一段有趣的典故,此典故名为“东床坦腹”,发生在太宁元年。

当时郗璿正值二八年华,才貌双全,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父亲郗鉴将她视为掌上明珠,有意为她择一个如意郎君,而郗璿本人也对才德兼备者情有独钟。

郗鉴久慕琅琊王家子弟多仪表出众,才学过人者,希望两家能够结为秦晋之好。于是,一天早朝后,郗鉴将自己的择婿之意告诉了一向与之交好的王丞相。王丞相欣然应允,郗鉴遂命管家带重礼前往王家择婿。

王家子弟闻听郗太尉要前来为郗璿小姐择婿,无不内心欢喜,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管家在众子弟中寻来觅去,却发现少了一人,打听之下,才知王家还有一位公子未曾到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院书房,只东侧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神情自若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府后将所见如实相告,尤其提了那位东床侧卧的年轻人。郗鉴大喜,曰“正是要选此人”。于是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文雅,一身才气,当即下聘,择为快婿。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

郗璿与王羲之成婚后,夫妻志同道合,恩爱非常,经常在一起秉烛夜谈,切磋书法技艺,他们的姻缘,亦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没想到,清朝的皇帝起名方式,居然还是学了明朝老朱家的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起名,清朝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给自己儿子起名很有意思。朱元璋是史上很有名的一个皇帝,他白手起家一手成立一个朝代,但他自己却有一个很不雅的原名,朱重八。他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是八月初八生的,生辰中重复了两个“八”,所以叫“重八”。 对于这名字,朱

  • 唢呐在传统音乐界有特殊地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扬弃吸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唢呐,音乐界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王磐的一阕《朝天子·咏喇叭》,刻画出了唢呐在乐器界的特殊地位,同时作者也写出了对底层军民的同情。 但谁能知道,就是这“声音一响,不是升天,就是拜堂”的民间传统乐器唢呐,竟然也是一件舶

  • 老话说“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是指哪两年?怎样才能跨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命百岁,安享晚年

    虽然人人都向往长命百岁,甚至是长生不老,古往今来,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过很多努力。但事实是,没有人能够越过生死,甚至连自己死亡的时间,都没有办法选择。帝王权贵不行,平民草芥也无奈。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希望把如蜉蝣一般的生活,过的洒脱精彩一些。只不过人生数十年,没有谁能够活的一帆风顺和自在如意。既然

  • 端午被称作“毒日”,毒在哪?有多毒?老祖宗留下经验之谈:香囊戴得好,五毒不侵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端午,香囊,毒日

    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的来历,大多数人认可是为了纪念投江殉国的屈原,也有人说是与东汉有名的孝女曹娥相关,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舍生忘死的伍子胥。 端午最常见的纪念方式是吃粽子、划龙舟,但端午在民间其实还有“毒日”的说法,人们普遍认

  • 什么是君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君子,贵族阶层,肉食者

    君子在先秦,字面理解就是君王的儿子,之后就泛指贵族。所以先秦的史书中记载的君子,是特指贵族阶层的,也就是那些“肉食者”们,到秦汉以后才泛指道德高尚的人。 那小人是什么呢,小人在先秦还不是特指平民百姓的,小人特指的是居住在诸侯国国都或者士大夫采邑附近的居民,其他住在荒郊野

  • 师傅和师父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师傅,师父

    简单来说师父只能有一个,而师傅可以有很多个。现在人把师傅用来称呼那些有专门技艺的人,什么水泥师傅、裁缝师傅、修车师傅等。 然而师傅这个词在古代和老师同意,是一种崇高的尊称。现在老师一词也被滥用了,像吾等之辈也经常被称之为老师,也不知道是何人的老师。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相当于老师的意思

  • 虱怎么读?虱的读音和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虱

    虱,是生活中听得比较多的一种昆虫,想了解这类昆虫的同学可以去查查相关资料,今天汉字铺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虱这个汉字,一起来简单的认识下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虱 拼 音:shī 偏旁部首:虫 笔画数:8笔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 笔:NTJI 同音字:师、诗 笔画顺序:フノ丨フ一丨一

  • 蓑笠的读音和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蓑笠

    蓑笠,拼音suō lì,意思是指用草或麻编织成的斗篷以及帽子,一般是樵夫及渔民用来遮风挡雨之物。

  • 左边一个“羽”右边一个“中”念什么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翀

    左边一个羽右边一个中念什么字?最近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羽和中字组合的汉字是“翀”,一起来看看翀字的读音和意思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翀 拼 音:chōng 部 首:羽 笔画数:10笔 结 构:左右结构 五 笔:NKHH 同音字:冲、忡 笔 顺:フ丶一

  • 外侮的读音和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外侮,中华汉字

    外侮的读音和含义!有多少同学看成悔字了!外侮,拼音:wài wǔ,意思是外国的侵略或欺侮,谓对外侵犯、欺凌。来自外界的侵犯、欺凌。出自《论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