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恫瘝在抱
【成语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成语注音】ㄉㄨㄥˋ ㄍㄨㄢ ㄗㄞˋ ㄅㄠˋ
【成语释义】 指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与许抚部书》:"执事恫瘝在抱,诚欲继睢(suī)州、桂林之业。"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或官员等
【近义词】恫瘝在身
【反义词】视而不见 视若无睹
【成语造句】前回一个大善士,专程到扬州去劝捐,做的那种恫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
【成语故事】清冯桂芬《与许抚部书》:“执事痌瘝在抱,诚欲继睢州、桂林之业,自非风行雷厉,恐无以溥实惠而挽頽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去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己飢己溺的神情。”
太平天囯洪秀全《苏福省减赋诏》:“民有飢溺朕飢溺,痌瘝在抱秉至情。”
【成语接龙】痌瘝在抱>抱火卧薪>薪尽火传>传诵一时>时不我待>待月西霜>霜露之思>思前想后>后顾之忧>忧国忧民>民不聊生>生生不息>息息相关>关怀备至>至善至美>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