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的一个举动,为大宋王朝的衰弱埋下祸根

赵匡胤的一个举动,为大宋王朝的衰弱埋下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23 更新时间:2023/12/17 12:38:40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到了显德七年(960年),他与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赵匡胤如愿以偿地在部下的簇拥下登基了,披上了象征着九五之尊的黄袍。某日闲来无事,赵匡胤召见了文臣赵普,向其询问治国之策:“自唐末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十年,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四海之内战火蔓延,究竟是什么缘故呢?我想要终止天下的纷争,又该从何入手呢?”

赵普虽算不上什么大儒,但是,在乱世之中这种半吊子读书人往往语出惊人。

于是,他对赵匡胤说道:“陛下既然能说出这些话,实乃天下万民之福。天下为何会出现纷争?臣以为完全是方镇权力太大,有喧宾夺主之嫌。若想要国泰民安,必须从方镇入手,夺走大将的兵权、钱粮,这样就可使君强臣弱,天下回归正轨。”

听完这番话,赵匡胤深有体悟。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并逐步付诸实施。

建隆二年,皇宫内觥筹交错,一众高级将领围坐在皇帝身边,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当酒过三巡之际,赵匡胤突然长舒一口气,对这些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说道:“若没有你们鼎力相助,朕肯定做不成这个皇帝,所以,朕这一辈子都会感念你们的功劳。不过,做皇帝简直太难,还不如做一个节度使来得自在,简直让我彻夜难眠。”

石守信等大将已察觉到赵匡胤话中有话,连忙追问其故。

赵匡胤面有苦色地说道:“普天之下,谁不想夺走朕的皇位呢?”此言一出,众将面如死灰,连忙跪倒在地叩头道:“陛下为何说出这种话,现在天下大势已定,谁还敢觊觎皇位呢?”赵匡胤面色一沉,说道:“朕明白你们对朕忠心耿耿,可是,若你们的手下想要得到荣华富贵,将黄袍套在你们身上,就算你不想篡位,想必也身不由己了。”

话讲到这里,众将心中已有了答案。时至今日,赵匡胤已不再是那个可以与他们共患难同富贵的上司,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想到此处,众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恳求赵匡胤给他们指引一条明路。

赵匡胤慢条斯理地说道:“人活一生,如白驹过隙。其实想要谋求富贵的人,图的不过是金钱与享乐,使子孙免受贫乏之苦。如果你们拱手交出兵权,在地方安家落户,享受天伦之乐,给子孙置下产业。若再买些舞女美姬,整日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听完这句话,众将千恩万谢地告退了。

次日,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一批大将联名向皇帝请辞,声称自己身染恶疾,纷纷要求交出兵权退休养老。赵匡胤欣然同意,将他们安排到各地担任手无实权的节度使,颐养天年。这便是宋初著名历史事件“杯酒释兵权”的由来。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

那么,在这场历史事件中,这些退休养老的将军们下场如何呢?优游于家,全部得到了善终。特别是前文中我们说到的石守信,这位将军回到故乡后,专心礼佛,积累财富,在临终前,将身家全部捐献给佛寺,身故后,被追谥为“武威郡王”。

通过这种软硬兼施的方式,赵匡胤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将军权全部统一在自己的手中。随后,赵匡胤又将都城内的禁军分别交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三个机构,命令三个衙门共同执掌禁军,凭借三个机构之间的矛盾达到平衡。

在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将的职务后,赵匡胤另选了一批资历尚浅,且在军队中毫无威望的年轻将领统领军队。赵匡胤将禁军的兵权一分为三,并命令名望较低的将领统领禁军,这就意味着:将领对禁军的掌控力直线下降,而皇权对军队的掌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了永绝后患,赵匡胤还实行了更绝的“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士兵与将领之间失去了离心力。熟悉宋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解决掉这些问题后,赵匡胤将“抑武用文”写进了基本国策,并要求赵氏子孙,代代遵循这一原则。

从表面上来看,赵匡胤的确解决了方镇坐大的隐患,但是,从长远来看,赵匡胤的做法绝非良策。自此,宋朝重视文臣,轻视武将,守备空虚,外强中干。虽说,中央朝廷无需再面临来自国内的威胁,但是,却在面临外部侵略时毫无还手之力。

可以说,是赵匡胤的一己之私,就这样为大宋王朝埋下了软弱的基因,亦为将来宋朝被异族瓜分埋下巨大的隐患。

标签: 赵匡胤北宋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古代制作雕漆漆器时,设计环节占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设计是雕漆漆器制作的灵魂,在制作的全过程中,占有指导性的重要地位。整个设计可以分为造型设计、图案纹样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造型设计关乎到器物的外形,是观看时首先注意的;纹样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观看的内容所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工艺设计主要是在选择材料和制作手

  •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发生于641年—646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击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

  • 盛世大唐最后的名相张九龄,被贬时写下一首经典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九龄,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那是唐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他却亲手葬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将其推到了“安史之乱”的深渊。关于他由明君变为昏君的原因很多,用人不当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他任用过的宰相很多,前期有姚崇、宋璟,中期有张说、张九龄,可到了后来就只有李林甫、杨

  • 乐山大佛曾多次闭眼流泪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现代,野史秘闻

    流泪当然只有活物才可以做到,像是佛像石雕这种物品,虽然会有一些民间传说,一些真情实感感动的雕像也流泪了,但是肯定都是假的,都只是传说而已。而据说乐山大佛在历史上也曾经多次闭眼流泪,这些传说到底都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是为了达成什么目的呢?今天一起来揭秘吧。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

  • 冯异在云台二十八将”里仅位列第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异,汉朝,风云人物

    光武手下大将冯异不但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大飞熊认为他还是一个心思十分缜密或者说情商极高,兼有“谋士”属性的名将,这其实在历代开国功臣里,是少见的。可惜的是,冯异太早去世,否则他在云台二十八将里,排名会更高。冯异排名第七,在他前面的邓禹,是刘秀的好基友,最为信任倚重之人。吴汉是自己投奔的刘秀,能力也不

  • 刘表病死后,刘琮如何排挤掉哥哥刘琦成为荆州之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荆州牧刘表有两个儿子,子刘琦,次子刘琮,他们同父异母,曹操征讨刘表的时候,恰巧刘表病死了,按照封建制度,本该由长子刘琦继位,然而,刘琮在当地豪族舅舅蔡瑁和张允等人的拥立下,排挤掉了哥哥刘琦,刘琮成了荆州之主。那么,怎么安排刘琦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等曹操大军到来时,

  • 松锦大战中,清朝击破十三万明军,朝鲜人却说:全靠我们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松锦大战,明朝,战史风云

    1640年7月,即明朝崇祯十三年,清朝崇德五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开始围困锦州,松锦之战爆发。到1642年,松山城被攻陷,松锦之战宣告结束,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最精锐的兵力丧失殆尽。在这场战役,已经成为清朝藩属的朝鲜也派兵助战,而且战后他们却宣称此战是他们的功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为什么说道光帝是清朝的分水岭?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出仕无门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龚自珍那个时代是清朝的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勤俭节约是出了名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皇帝成了鸦片战争的当事人,那么道光皇帝真的一生无所作为吗?为什么道光皇帝成了清朝由

  • 宣华夫人告杨广非礼她,杨广上位后宣华夫人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野史秘闻

    宣华夫人陈氏是杨坚的后妃,在杨坚病重的时候,太子杨广调戏了陈氏。陈氏把这件事告诉杨坚,杨坚非常生气,准备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重新把废太子杨勇立为太子。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仁寿宫变”,杨坚离奇死亡,杨广当了皇帝。那么,杨广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那告发他的宣华夫人陈氏的呢?陈氏是陈朝皇帝陈宣帝的女儿、陈

  • 清朝皇帝都子嗣繁荣吗?顺治帝23岁驾崩却有14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去世时年仅23岁,但却已经有14个子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许多传言,说顺治皇帝不是病死的,而是看破红尘出家了。今天大家如果去山西五台山游玩,在其中一个寺庙的墙壁上,还留有所谓的顺治皇帝出家诗: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