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聊斋志异是谁写的原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文字水平很高)

聊斋志异是谁写的原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文字水平很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1/17 12:15:26

蒲松龄《聊斋志异》字水平很高,为没入选四大名著?

现在说起我国古代名著,我们首先想到是《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和《西游记》这四大名著,其实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

比如《聊斋志异》、《金瓶梅》、《儒林外史》等作品,但无论从文学造诣,以及文言文的水平,《聊斋志异》都能名列第一,为何把这部优秀作品排除在外呢?

古人划分

其实所谓“四大名著”只是一种习惯说法,主要源于解放后出版社把《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结集在一起出版,于是时间长了就叫开了。

据资料记载,在清朝以前,被人推崇的四大名著并不是的最好的书籍,而以十三经儒家经曲被推崇为好书,但四大名著与儒家又不是同类书籍,因此古代并不是上层所推广,只在民间流行。

那么四大名著如何选定的呢?其实是古人选定而顺延下来的。

明朝时,民间就有“四大奇书”之称,比如明朝中期的世贞,他把《史记》、《南华经》《西厢》、《水浒》称为“四大奇书”。

但后来冯梦龙又给推翻了,他认为这四部书体例不同,既有史传,还有戏曲、通俗小说、子书,四者都不是同一体例,无法放在一起衡量。

因此,冯梦龙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称为“四大奇书”。

冯梦龙认为他所列四本书,都是章回体白话小说,而且字数上都差不多,是当时章回体小说的代表作。冯梦龙这一列,就被民间所推广。

冯梦龙所列四大奇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大名著不同,只有两本书有差异,一本是《金瓶梅》,后来换成了《红楼梦》。

那么《金瓶梅》为何后来剔除四大名著?

因为到了清朝时,清朝一些比较正统的人认为《金瓶梅》写的太露骨,认为这是一本“淫书”,因此不仅从冯梦龙所列的四部小说剔除,而且被列为禁书。

《红楼梦》在乾隆时成为一部畅销小说,不过此书与《金瓶梅》虽然都是情感家庭类小说,但《红楼梦》在“雅”上比《金瓶梅》要强,在当时能被人接受。

而此时《聊斋志异》还没有成书。《聊斋志异》成书时间是清朝时期,而此时明朝已经完成了对当时流行小说排序

皇家为准

古代文言文小说要比章回通俗小说流行要早,因此受古人推崇。即使后来四大名著兴起后,由于并非是文言文小说,并未受到重视。由于民间流行,但地位很低。

而《聊斋》则是文言文小说,因此无论其体例还是文字水平上要高于四大名著,但读起来很费劲,因此后人并未把其列为与四大名著同一类小说。

从历史记载看,古代章回白话的小说,一些书籍的作者名都用笔名,比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至今还不知道作者具体是谁。因为小说用白话所写,在当时不为上层人所接受,所以用笔名。

不过民间还是喜欢读四大名著,但在清朝时收录《四库全书》,并没有把章回白话小说收录在内,而是收录了部分文言文小说。可见在皇室正统思想里,文言文小说被认可。

据有关资料考证,到清朝末年,在文学分类上主要出现两种,一种就是章回白话小说,这类小说与西方文学有相似之处。

另一种就是被四库馆收录的“异闻”、“杂事”类的志怪小说,属于“子部”小说。虽然这些文言文小说现代人读起来难懂,但在古代却是被皇家认可的小说。

定位不同

那么《聊斋志异》属于文言文小说,为何没被收录到四库中呢。因为《聊斋志异》并没有严格按子部小说去写,只是有一定关系。

虽然《聊斋志异》是文言文中的上乘之作,比章回类通俗文字水平要高,但是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时很放松,信马由缰,并没有在乎皇家所规定的那种子部小说写法,而是自己凭着想象去写。

因此被认为虚构太多,不能编为“志怪”类。

由此可见,蒲松龄的《聊斋》既不是皇家所推崇的文言文小说,又不是民间所流行的章回类小说。因此他只是一种特殊中间层,这也是后人没有把他列入四大名著的一个原因。

结语

不得不承认《聊斋志异》古文水平极高,后来《聊斋志异》白话版在民间推广并流传,但并不是蒲松龄所写的文言文,与原作有一定出入。

所谓四大名著是从古至今人们习惯叫法,只要民众喜欢,也可以叫七大名著或者八大名著。

现在很多人认为应该把《儒林外史》、《金瓶梅》、《三言二拍》列入名著系列。但以什么标准列入名著总有一个受众点。《儒林外史》是指科举类的小说,有讽刺官场之嫌。

而《金瓶梅》对两性描写太露骨,与我国传统内敛的民族性格也有抵触,古代人们可以偷着看,但不可能公开传播。

而《聊斋志异》是文言文中的佳作,如果提高古文造诣可以读蒲松龄的原著,但普通人读起来就有一定难度。

所以受众面、政治、社会等综合因素都是是界定一部小说能否成为名著的标准。《聊斋志异》成不了名著,但没人说它不是好书。

标签: 聊斋志异原著蒲松龄水平文字

更多文章

  •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玛丽一世个人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生平,简介,玛丽,历史,英国,女王,个人,第一

    玛丽一世: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王,为何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拥有非常显赫的出身:她的祖父亨利七世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父亲亨利八世更是英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君主;她的外祖父母斐迪南与伊莎贝拉夫妇是西班牙的缔造者;她的丈夫是西班牙帝国的统治者;她的公公查理五世(也是她的表兄)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她本人

  • 建文削藩为什么失败(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杀了几个藩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藩杀,藩王,削藩,朱允炆,建文帝,失败,为什么

    建文帝削藩真的操之过急了吗?很多人喜欢以结果推导的方法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削藩太着急,手段太粗暴,导致了建文帝的失败。如果认真分析建文帝和各地藩王的实力对比,别说是建文帝了,哪怕是从今天穿越回去都会跟建文帝一个选择:削,狠狠地削。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建文帝什么开局就知道了: 这么

  • 中山王徐达个人简介(朱元璋和徐达的真正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徐达,中山王,简介,朱元璋,关系,个人,真正

    朱元璋和徐达的真正关系:没有杀过牛,也没有赐过鹅!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南征北战,统一四海。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大一统帝王,也是从唐朝末年,燕云十六州丢失以来,第一位收复燕云地区的汉人帝王。朱元璋的功绩,可以用“彪炳千古”来形容。这样的功绩,很明显不是朱元璋一个人所能完成的,

  • 靖难之役打了几年的战役(靖难之役谁发动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靖难,战役,发动

    元朝灭亡后,百万雄兵退居草原,为何不趁“靖难之役”打回北京?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元顺帝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以及一帮大臣,逃回了草原。虽然元朝灭亡,但是退回草原的北元尚有百万雄兵。那么,为何他们不趁“靖难之役”时打回北京呢?其中原因

  • 唐寅故居位于哪里(唐伯虎跟秋香真有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故居,秋香,唐伯虎,唐寅,位于,故事,哪里

    唐伯虎跟秋香真有故事吗?去了苏州他的故居一访就明白了!提起江南四大才子,相信凡是华人都有所耳闻吧,每个人可能都能答出其中一两位,其中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是唐伯虎,关于他的故事更是被拍成了相当多的影视作品,最有名的就是唐伯虎点秋香了。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简直成了一部不可超越的经典,收视非常大,更加广泛地传播

  • 明朝永乐盛世真的是盛世吗(朱棣统治下的明朝百姓幸福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盛世,朱棣,百姓,统治,明朝,幸福,永乐

    永乐盛世是真是假?朱棣统治下的明朝百姓幸福吗?1402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宣告结束。燕王朱棣成功打败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并从其手中夺取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因此后世许多人称呼朱棣为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期间干了不少大事,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征漠北,占领安南(今越南),迁都北京,以及派郑和下西洋

  • 忽兰忽失温之战的意义(历史上步骑炮多兵种首次协同作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步骑炮,失温,兵种,协同,作战,意义,历史,忽兰忽

    忽兰忽失温之战:中国历史上步、骑、炮多兵种首次协同作战!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和阔滦海子两战打垮了鞑靼部,鞑靼太师阿鲁台向明朝称臣进攻,明朝北疆获得安宁。但好景不长,瓦剌接收了溃逃的部分鞑靼部众后,实力逐渐强大起来。瓦剌首领马哈木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渐渐不把明朝放在眼里。明成祖敏锐地察

  • 弘治年间是哪个朝代(明朝弘治年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弘治,年间,朝代,明朝,时候,哪个,什么

    弘治时期的整军、治边,实为大明王朝最后一针强心剂!弘治皇帝朱佑樘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其实明朝的历史上,并没有多少君主是绝对清明且对军事绝对把控的,而弘治皇帝朱佑樘是这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弘治时期,是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明时期,朱佑樘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痴情人。自古都说皇家多薄情,但朱佑樘大

  • 明朝真实的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疆域,国土,巅峰,面积,时期,明朝,真实,到底

    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到底有多大?东西南北相距万里的确夸张了!一般来说,明朝的疆域大概在400万平方公里左右。不过,这个疆域是指明朝两京十三省的面积,其时间大概是朱元璋时期以及朱棣去世后的明朝。那么明朝巅峰时期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百度百科说是997万平方公里,这是将青藏高原也算入的;

  • 明朝六部是指哪六部(明朝六部的具体职能及品级)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六部,品级,职能,明朝,具体

    简述明代六部以及具体职掌:说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朝廷的重要机构,各部尚书也是位高权重。实际上,六部真正被赋予重权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而且有明一代,也是六部权力最重的一个时期。下面就具体来说一说明代的六部。 六部自隋唐创建以后,一直是宰相机构的曹属。北宋元封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