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役史?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
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既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之后再遭强盗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四、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历史著名战役?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朝末年前207年至前206年,秦军与起义军项羽部队在巨鹿(古县名,在现在河北平乡西南)展开的一场决战,最后项羽获胜。这是秦末战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辽河战役历史?
辽河战役中日双方反复搏杀,尤以牛庄、田庄台之战最为惨烈。中日甲午战争中唯一一次大规模巷战发生在今辽宁牛庄。牛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由丹东、岫岩、析木城一线进攻牛庄。
清湘军五千对两万倭寇,战况激烈。
历时一昼夜的牛庄之战,清军终因寡不敌众,阵亡官兵1800余人,698人被俘。
牛庄失守后日军执枪挨户搜查,杀人无数,牛庄城血流成河。
日军虽夺取牛庄,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将卒死伤389人,第十一联队第一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被击毙,日军哀叹“我军战颇苦”,当时援辽抗日的湘军旧将魏光索往来督战,竟至三易坐骑,血染衣袍。
中国近代哪场战役死伤最多?
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的第一次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开始,到1948年11月2日,东北野战军直下沈阳、营口,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结束。
在整个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在辽沈战役中,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接下来,接着说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决战,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整个战役历时六十六天。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参战部队有华东野战军的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
国民党方面则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
武器装备损失计有坦克1辆,山炮、野炮、榴弹炮共34门,迫击炮、步兵炮共219门,掷弹筒26具,轻重机枪1884挺,长短枪14588支,各种炮弹679943发,各种枪弹2014.9万发,炸药(缺双堆集战场统计数字)97025斤。
共消灭国民党军约555099人,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
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被俘124人,投诚22人,起义8人。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共缴获国民党军火炮4215门,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炮弹120128发,枪弹2015.1万发。
最后,再说说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国共双方最后一次战略决战,整个战役历时64天。
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1万人,其中俘敌232510人、毙伤29790人、投诚8700人、改编25万人。
辽沈战役敌我战损比为6.8:1,淮海战役敌双方损失比为4:1,平津战役敌我损失比为13.3:1。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战役?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中国近代粮食历史?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全年的粮食产量仅有1亿多吨,人均粮食仅有200千克出头。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于是粮食问题便成为当时全国发展的头号问题。在接下来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中,着重于土地改革和粮食增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终于有所提高,但还远谈不上安全。
1953年,中国开启了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也开启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其中农村的组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最后发展为高级社,为粮食的统购打下了基础。到1958年,五年计划完成后,进入到了人民公社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农业历史?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业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
渡江战役历史?
1949年4月20号发起,百万雄狮过大江,4月23日,占领南京,蒋介石军队败退台湾,结束了蒋介石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窦家山战役历史?
窦家山战役是解放兰州战役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窦家山位于兰州的东南部,是进入兰州的东大门,自古就有“守兰州,必守窦家山之说”。
中国近代史对外战役及内容?
鸦片战争(18401842)
1840年6月,庞大的西方弹丸小国“不列巅”(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禁烟运动英雄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只好沿海北上。那时,清军在福建以北防御空虚,英军很快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当朝皇帝道光十分惊恐,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又将堂堂的主战派代表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领了香港岛。这时,清政府感到有失尊严,又同英军作战。战斗一年多,清军节节失利,英国舰队开到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1842年8月29日,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件》。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轰袭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法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柏贵降敌。英法联军成立了“联军委员会”,由柏贵继续任原职,替外国侵略者维护殖民统治秩序。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英法联军在广州维持了近四年的殖民统治。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接着,英法联军进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
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法战争(18831885)
1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军大举向越南北部进犯,攻占河内等地。活动在中越边境一带的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南下抗法。在河内附近的“纸桥”痛歼法军,斩杀法军统帅李威利(译为李维业)。1884年夏,法国舰队强行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炮击马尾船厂,摧毁闽江两岸清军炮台。清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
1885年初,冯子材老将取得了“镇南关大捷”;黑旗军在越南北部又取得了“临洮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粉碎了法国侵略者利用越南为基地,进攻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且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可惜,这时清政府决定:“乘胜即收”,向法国求和。结果成为:清朝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85年夏,清政府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因这一年为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分为: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的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勇抵抗拼杀,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与此同时,联军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洞开,八国联军源源登陆,攻占了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携领光绪皇帝,仓惶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哭声、火光、血泊、尸体,笼罩着北京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等国(还有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因1901年为农历“辛丑年”而得名)。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在华的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