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必读书籍?
1、吕思勉《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台湾傅乐成版的也可以)
2、钱穆《国史大纲》
吕、钱两位大师均为民国时代的史学巨匠,所以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儒家义理价值观,同时又有西方史学从制度、社会层面分析问题的特色。两部书是用民国白话文写的,所以读起来可能会有点涩,但条理和框架非常清晰,绝对值得一读。
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历史意义?
(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股取士等.
(2)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教育近代化特征:①本时期,中外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大多开始建立和实施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制,并有目的有步骤的将近代自然科学转化为课程形态,促使教育发生变化.借助新式学校或组织形态进行,设置新课程,发展新教育,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本国教育近代化.
②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都在不同的进行改革,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产力.同时更加关心受教育者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教育理论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所谓教育近代化就是教育的资本主义化.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预告了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西方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中国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也开始了社会的近代化,同时中国的教育也开始了教育的近代化。
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房、园、林,服饰、家具中,小到“核舟记”之精微,细到纸张般景德镇薄胎瓷碗,久远到敦煌经卷上的唐墨的光泽,幽静到杭州扬公堤畔刘庄竹林中的读书楼,一切都充满着神秘与含蓄之美。几千年来古人留下来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独特的表达,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思考问题时,有不同于西方人的简约。中国人有东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艺术抽象,有自己文明源流,也有和谐的生活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著作在综合厅的中间堆成一座小丘,提醒着人们,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在这些卷册里寻找文化之根,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不让遗产变成遗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佣,龙门石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等。
自贡近现代历史
自贡1938年以盐建市,自流井和贡井合称自贡市。盐业全国闻名,富甲全川。后大力发展工业,化工等。大小三绝享誉天下,有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称
遂宁近现代历史?
遂宁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一、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二、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三、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四、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
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五、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地位。
六、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投笔从戎。1917年9月入冯玉祥将军部下,因学习刻苦,英勇善战,深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
七、傅作义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归回人民,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
八、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国内抗战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
上述只是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更多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等,文学领域的王国维、徐志摩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西安近现代历史遗迹?
八办,止园,学良公馆,革命公园,华清池五间厅等
河南近现代红色历史?
河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建立组织最早的省份之一。五四运动前后,以新文化社团和先进刊物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在河南兴起,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逐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省份之一。1921年3月,李大钊来到郑州向工人传播进步思想。罗章龙是受党组织派遣到洛阳开展工作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在他的领导下,1921年12月24日,由游天洋、白眉珊、王福顺组成的中共洛阳组正式成立。随后,郑州、开封、洛阳等地的党组织迅速发展,星星之火在中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大别山革命老区“28年红旗不倒”。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组织和革命武装一直在大别山坚持斗争,28年红旗不倒、火种不灭。大别山根据地牺牲之惨烈是少有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200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捐躯;当时新县人口不足10万人,牺牲的革命先烈就达5.5万人。邓小平同志晚年回忆说,解放战争最重的一个担子就是千里挺进大别山,“中原吸引了蒋介石南线的一半以上的兵力,保证了其他地区的胜利展开,虽在全国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近现代历史人物?
孙中山是一位。因为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他是辛亥革命的中心人物和国父。他倡导“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致力于推翻清朝的满族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创立了同盟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其他国家的革命志士联合,参加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提倡五权宪法,主张全体选举、多数决定、权力制衡、司法独立和官员问责等法治原则,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福祉。可以说,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其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学制的演进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教育近代化是一个不断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从学习东方转向西方,具体来说是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
癸卯学制是以日本教育为蓝本,1912-1913年学制是蔡元培主持的,蔡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因此学习的是德国;1922年新学制学习的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