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历史事件?
1.北京首都
万里长城
北京简称“京”,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也曾多次成为国都,包括现在,北京也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追溯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时候,根据史料记载,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就在燕都,也就是北京封赏各位功臣。
元代的时候改称北京为大都,并定位国都,在明朝朱元璋的时候改称为北平,解放战争中非常著名的“和平解放北平”指的就是北京。新中国成立前期,在政协会议中将北平更名为北京,再次定为国都,属于我们国家的核心地区。
除北京外,所有地区按照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顺序介绍,只是地理位置,不分先后。
2.黑龙江最东北的那个城市
中国北极点
黑龙江简称“黑”,是我国最北部的城市,是“公鸡的鸡头”,位于中国的最东北,曾经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但历经千年,早已经汉化。
黑龙江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为新中国初期的建设出了很大的力,但这里气候十分恶劣,相信前一段时间“黑龙江大雪”的新闻大家已经看到了,冬季前来,方能体会到冷到骨子里是什么感觉。
3.吉林“以市得名”的省份
吉林长白山天池
吉林简称“吉”,吉祥的吉,东北三省之一,也位于祖国较北的地区。吉林在先秦的时候就被纳入管辖之下,到了清朝,一个船厂建在了吉林城,被称为“吉林乌拉”,在满语中就是“沿江的城市”,后来吉林省也通过吉林市而得名,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市和省重名的例子。
吉林的坏境气候和黑龙江差不多,也比较恶劣,在清宫剧中有些犯人都要被流放到宁古塔,宁古塔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区,吉林和黑龙江都曾是宁古塔的范围之内,可见这里恶劣的气候。
《盗墓笔记》中的长白山也在这里,喜欢的可以来这里看看,吉林也有南方没有的风土人情。
4.辽宁“东方鲁尔”
辽宁号
辽宁简称“辽”,在东北三省中,辽宁是气候最好的,也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比较富庶的省份。
辽宁意为“祈愿辽河流域安宁”,秦汉时期曾以辽河为线设立辽东郡和辽西郡,新中国时才归到了一起,辽宁不仅是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更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5.内蒙古自治区塞北的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内蒙古的面积非常大,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
内蒙古生活着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在唐朝时归顺,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后来消灭明朝后建立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中国最早发生的历史事件?
远古
时间:约公元前180万年约公元前1.2万年
朝代:无
事件: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金牛山人马坝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三皇
时间:约公元前1.2万年约公元前3070年
朝代:无
事件: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建八卦燧人钻燧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共工怒触不周山神农尝百草
有巢氏构木为巢
五帝
时间:约公元前3070年约公元前2070年
朝代:华夏联盟
事件:禅让制阪泉之战涿鹿之战蚩尤仓颉造字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帝尧帝舜鲧禹治水
中国和罗马交往历史事件?
166年,右罗马安东尼朝皇帝马可奥理略(161~180)派遣使者自埃及出发经由印度洋,到达汉朝统辖下的日南郡登陆,然后北赴洛阳,开创了中国、古罗马两大国直接通使的纪录。
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大秦,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安息西界于罗时,由于安息海商的婉言阻拦,没有达到寻求通往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海路的目的。
但中国使者的到来,引起了红海彼岸的莫恰(今也门木哈)和阿杜利(今埃塞俄比亚马萨瓦港附近)与中国缔结盟约的愿望。
100年,他们派使者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
汉和帝厚待两国使者,赐给两国国王代表最高荣誉的紫绶金印,表示了邦交上的极大诚意
中国八十年代的潮流?
1.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
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
2.戴哈蟆镜,保留镜上作为进口标志的商标,曾是七十年代末
八十年代初北京街头和公园里的一道时尚风景,当时的媒体
曾加以公开批评。今天看来,它其实是品牌意识的最初觉醒。
3.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及全国女青年终于敢以夏天穿红色裙子、
冬天穿红色羽绒服为时尚,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4.八十年代初,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一度是北
京时尚青年的最爱。
5.85年,巴拿马西裤开始流行。
6.一种贴身,高弹力的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占
了整个八十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事件?
1970年,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卫星成功。
1970年10月,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族”成立,它的出现与西欧青年中盛行的极左思潮有关。
1971年45月,32万美国群众在华盛顿举行反对越战的大示威。
1972年6月17日,“水门事件”被揭露。这一政治丑闻使尼克松在8月8日晚被迫辞去美国总统职务。
1973年1月,越南战争结束。
1973年8月8日,韩国民主人士金大中在日本抨击朴正熙集团的独裁统治,遭韩国中情局特工绑架,被押回汉城受审。世界舆论反响强烈。
1974年8月,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世界人口会议,从政治和发展角度审议人口问题。
1976年7月20日,美国“海盗一号”不载人宇宙飞船在经过近11个月的5亿英里的飞行后,在火星软着陆成功。19分钟后,着陆成功的消息传回地球。同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7月26日,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同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
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伊朗革命:霍梅尼从巴黎返回德黑兰。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1981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医学中心诊断出首例爱滋病。
1982年,南极上空臭氧洞扩大,威胁人类生存。
1982年,非洲遇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干旱,殃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1.5亿,100万人死于饥荒。
1982年4月,英阿马岛争夺战。
1982年12月1日,美国克利夫兰医院的贾维克医生为克拉克进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克拉克存活了111天17小时53分钟。
1983年3月28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使美国不再生活在“核毁灭”的威胁下,将研制太空布置反弹道导弹系统,即“星球大战计划”。
1983年9月1日,韩国客机被苏联导弹击落。
1984年12月3日,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发生毒气泄露事故。
1985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公布严厉的禁酒决定,针对4000万酗酒者开展“反酗酒运动”。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失事。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联合国确定当天上午8时35分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出生的婴儿马特伊加伊帕尔为第50亿个出生的人。
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坍塌,德国结束分裂。
1921中国历史事件?
1.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制定了党纲,通过了工作决议,选举了党的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从此,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3.1921年10月13日,粤汉铁路武昌、长沙段工人在武汉党组织领导下,为增加工资、改善生活待遇举行罢工。10月25日,上海英美烟厂工人9000多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反对厂方无故开除和欺压工人,举行罢工。11月,陇海铁路机务工人,为反对裁人减薪、虐待工人举行罢工,全路2000多工人群起响应。12月,汉口人力车工人也举行罢工。
4.1921年11月12日英、美、日、法、意、中、荷、葡、比九国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华盛顿会议”。
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历史事件?
中俄(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结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了承认了新中国,接着,中苏
两国在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结盟。这一时期,中苏友好合
作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和军事上,中苏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应对面临的外部威胁。在经
济、科技、教育、文化上,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援助。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156个大型工
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对抗时期。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间的矛盾开始显露。由于
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和个人意志等原因,这些分歧和矛盾不仅未能弥合,相反不断加深,最终导
致同盟关系的破裂,两国走上了对抗的道路。这一时期,两国在政治上隔绝,在军事上对立。
苏联在中苏边界加强军事部署,陈兵百万,部署的导弹占苏联全部导弹的1/3,总共耗资达
2000多亿美元。中国也加强了边境防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两国经济、科技、
教育、文化合作中断,贸易额急剧下降。中苏对抗损害了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影响了两国
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第三阶段是关系正常化时期。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8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苏两国国
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国都有改变彼此隔绝、对抗的不正常状况的愿望。两国在相
互传递了希望改善关系的信息并进行了多轮磋商后,关系逐步恢复,贸易开始回升。在双方共
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中的“三大障碍”得到解决。1989年5月,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举
行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历史性会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两国关系重新回到正
常的轨道。
第四阶段是发展时期。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法律继承者,接受了中苏关系
正常化的成果,很快实现了两国关系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过渡。此后,中俄关系平稳发
展。在叶利钦任总统期间,中俄关系上了三个台阶:1992年12月两国宣布互视对方为友好国
家;1994年9月两国间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两国间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普京任总统后,继续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2001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
友好合作条约》,共同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两国关系上了第四台阶。两国关系发展
顺利,成果显著。现在,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个级别的定期会晤机制已经建立,并且运转良
好。在事关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双方相互支持。俄罗斯作出了反对台湾独立
的“五不“承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
台湾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不允许外部势力
对解决台湾问题加以干涉),中国支持俄罗斯在车臣问题上的立场。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
单边主义、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等问题上,两国立场相同或接近。在反恐、人权、伊拉克
战后重建和朝核问题上,两国密切协作。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密切配合,推动了该组
织的健全和发展。近五年来,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2003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157亿美
元,2004年可望达到2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中国与俄罗斯互相投资额分别为5.46亿美元和
3.38亿美元。当前,中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期遇。
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大全详细?
中国近代史时间(1840到1949),重要事件如下: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凇沪会战
1937年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51中国历史事件?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华南、西南进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到1949年底,相继解放闽南地区和广东大部、广西、贵州、四川,和平解放云南、西康地区。在西北,新疆宣告和平解放后,入疆部队完成千里挺进边陲的壮举。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截至同年10月,经过一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28万余人。
西藏是全国大陆最后一个待解放地区。近代以后西方帝国主义一直觊觎西藏,在西藏培植和扶持分裂势力。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少数分裂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挑唆、策动下,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党中央为此确定了绝不容许任何外国势力分割西藏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同西藏上层分裂势力进行了军事和政治紧密配合的斗争。
中国历史事件的地点?
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人民公园西北部,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牺牲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建筑。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朱德誉为“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