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2/25 0:14:43

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1、淞沪会战(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上高战役

上高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

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3、南京保卫战(抗日战争时期保卫中国首都的战役)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

唐生智奉蒋介石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4、徐州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5、长沙会战(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

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

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中国抗日战争演员?

演过抗战戏的演员很多,于震,王挺,靳东,李幼斌等等。

中国著名抗日战争?

十大经典战役

长沙会战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中条山战役

1941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部队在中条山作战。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衡阳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雨母山战场

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

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军队收复仁安羌,解救了7000余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攻打滇西腾冲。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惟一的大胜仗,同时更是一个奇迹。因为新38师113团在劣势情况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击败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救出十倍于我军的友军,这十足表现出中国军人作战精神的英勇与坚强。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我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

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从这以后,日军开始真正研究中国的敌后抗日武装,并从正面战场抽调大批部队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清乡。当然,日军想“肃清后方”的愿望并没有最终实现,“地雷战”、“地道战”、“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新概念,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在战争辞典里。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月20日~9月20日),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第二阶段(9月20日~10月上旬),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扫荡”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了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中国军队将70多万兵力调往淞沪战场。随着日军不断增援,中国军队逐渐处于劣势。11月12日,上海沦陷。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中国军队88师在闸北的环形工事里同日军巷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开始,中国中央军精锐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三十六师等部,在京沪警备总司令张治中指挥下,主动进攻,企图一举扫荡驻上海之日本海军陆战队,但因指挥不当,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军第三师团、第十一师团等,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长江口南岸川沙口、狮子林直至吴淞口、张华浜等地强行登陆成功。日本援军在日海、空军的强大支持下,向宝山城、月浦、罗店、浏河镇一线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包抄中国上海守军的后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故技。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3日,企图攻占太原的日军先头部队进抵平型关附近,八路军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设伏。25日8时30分,日军坂垣师团21旅团的两个联队进入伏击圈,八路军设伏部队居高临下,向敌猛烈射击,将其分成几段,各个歼灭。战至下午1时,日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轻重机枪20余挺、长短枪1000多支。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我军通过平型关。

1937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重要胜利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的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枪声响起,日军惊慌失措,队伍顿时乱了阵脚。

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火炮1门、炮弹2000余发、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个、步枪千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总结平型关战斗经验时指出,从根本上讲,这胜利是由于我们党坚决抗日的政治路线所决定的。八路军东渡以来,官兵士气高涨……另外,从指挥上讲,八路军选择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两面夹击,在狭窄的山谷给敌人以突然袭击,使它的装备优势无法发挥……

天时,地利,人和,使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打破了日本“皇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为全国抗战增添了勇气和力量。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向南进攻,企图会师台儿庄,进而攻占徐州。3月23日,矶谷师团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持续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但将日军牢牢地拖在了台儿庄。中国军队主力按原定计划迂回到敌后,将坂垣、矶谷两部敌军分割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歼敌两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图为在台儿庄战斗中的中国将士。

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后,日军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战略上力求“速战速决”。南京陷落后,国民政府一部分机关迁到武汉。徐州位于津浦、陇海两线的交会处,日军欲夺武汉,必先占领徐州。由此,徐州之战,对于日后战局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日双方均对其作战与军队部署作出调整。中国方面确定了以确保武汉为核心的作战方针,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到3月,中国军队成功组织淮河阻击战、临沂阻击战、滕县保卫战三大序幕战,为台儿庄战役赢得歼敌之机。3月24日,晖矶谷师团孤军进攻台儿庄,大战打响。近半个月的战斗由守城战发展为巷战,日军一度占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土地。4月5日,汤恩伯部南下,与第二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日军溃败,中国军队全线反击,激战至4月7日取得彻底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武汉会战爆发。凶顽的日军企图以一役之功,击溃中国军队的主力,逼迫中国投降。纵横千里的战线上,中日两军激战4个多月。中国军队动员了129个师、30余艘舰艇、约200多架飞机、近100万人参战;日军共14个师团、120余艘舰艇、300余架飞机,计25万人参战。最终武汉沦陷,日军伤亡在4万以上,中国军队伤亡20万人。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不仅如此,武汉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抗日战争每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

九一八,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一九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1933年历史事件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

(3)、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军队得到巨大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5)、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6)、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7)、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抗日战争开辟过程?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其领导人李杜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淞沪一带的抗日作战,即第一次淞沪会战。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其中共产党员约有300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其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福建事变。此前,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八一宣言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正确主张,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开展。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即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全面抗日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1936年5月,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下,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

面对日本的进一步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蒋介石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日本的态度,仍然准备组织力量对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动新的“会剿”。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的红军。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后,张、杨联合发表通电,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八项抗日主张。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几年?

一共是14年。

全面抗日战争进行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战争。

在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正式爆发。不久,日本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本突袭上海,一二八事变正式爆发。在同年的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了《淞沪停战协议》。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剿共”,共同抗日。1937年2月15日,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偷袭珍珠港,将重心从中国转至美国。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有多少?

一共22次大模会战。具体的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

南京会战(1937年12月),

太原会战(1937年9月到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3月到5月),

兰封会战(1938年),

武汉会战(1938年8月到10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0月),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到1940年1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到6月),

豫南会战(1940年1月到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到4月),

晋南会战(1941年5月),

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到10月),

长沙会战(1941年12月),

浙赣会战(1942年5月到8月),

鄂西会战(1943年5月到6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到12月),

一号作战(豫中会战、长沙衡阳会战及桂林柳州会战三个会战之总称1944年4月到12月),

湘西会战(1945年4月到6月)。

其中最经典的是薛岳的三次长沙会战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缩写?

中国抗日战争前后历时14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所以缩写可以叫:抗战14年。全体中华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著名的战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等

抗日战争中国沦陷顺序?

抗战期间,中国全省沦陷的省份总共有九个。分别是:台湾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察哈尔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

抗战期间,中国部分沦陷的省份有13个。按照沦陷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别是: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绥远省、广东省、湖北省、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另外,在抗战期间,中国先后共设有6个直辖市,其中有5个先后沦陷,分别是北平市、天津市、上海市、南京市、青岛市。

扩展资料:

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2年1月,日制造事端,进犯上海。日军与奋起抵抗的驻上海十九路军激战33天,中国军民死伤达1.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20亿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1-5月,日军先后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北平、天津,并于5月31日,迫使国民党政府签署了限令中国军队撤退的《塘沽协定》。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之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开了淞沪会战。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在南市放火连烧9日,军民死伤无数,上海5255家中国工厂被占,损失超过8亿元。12月13日,日军攻下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内几乎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

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并在城外制造数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数名五岁小女孩被奸杀掏心生吃,令人骇然。6月,日军攻占开封,导致蒋介石决定花园口放水,豫、皖境内17个县成为一片汪洋,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日军还在苏北决运河大堤,致使苏北数县成为泽国。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

1939年2-6月,日军相继攻占海南岛、南沙群岛和汕头等地。11月,日军攻陷南宁。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再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导致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1944年4月,日本发动豫湘战役,至8月先后占领郑州、长沙、衡阳等地。9月,日军发动柳桂战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历史(中国历史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到底怎么评价胡适这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的朋友胡适之”!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人,君子,朋友,教育家,文学家,心理学家,教授,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士,院长!我看《胡适日记》,很佩服他,那是一个年轻人的努力,在海外求学的样子。他一生为学术、为祖国的教育、想为祖国建立一流大学和教育在努力,

  • 历史中国主席(中国历任总经理名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毛主席爱读历史丶精通历史,曾经对诸多历史名人进行一过点评,我认为毛主席最认可的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是黄帝。1937年在日寇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4月5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国共联合抗日,在黄帝陵,举行国共两党一起公祭黄帝陵仪式,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毛主席亲自撰写了

  •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末期,吴国(今江苏南部)和越国(今浙江北部)互相接壤,互相仇怨,经常打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兵,越王勾践只剩下五千多兵,被围困在公稽山。勾践对三军布命令说:“凡是我的父老兄弟及国君的同姓同宗,有能帮助我想法打退吴国军队的人,我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随后派大夫文种到吴国求和,吴王夫

  • 糟糕历史中国(糟糕历史中国部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糟糕历史有5季,共有64集糟糕历史第1季-第4季有13集,第5季有12集其中,第二季至第四季的第十三集,第五季的第十二集是歌曲合集该片在豆瓣有三星半的评分该剧剧情简介:《糟糕历史》是CBBC出品的一档儿童节目,但吸引到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在IMDB上有高达9.1的评分。该节目用喜剧的视角向观众朋友们

  • 中国北魏历史(中国北魏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拓跋氏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深度汉化的游牧民族。拓跋氏为鲜卑族,最早活跃在今黑龙江、嫩江以及大兴安岭一带,是这一特殊时期北方建立的第一个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大地上常有争端,拓跋氏趁机自称为王,定国号为“魏”,为了区分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所以历史上称其为“北魏”。▲南北朝时期疆域图多民

  • 中国捕鲸历史(中国捕鲸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呃,有的,广东福建广西沿海居民都捕杀过鲸(主要是行动缓慢的大翅鲸)近代日本人在中国沿岸广泛捕鲸,使黄海鲸类遭受灭顶之灾(主要是海洋岛和渤海沿岸)建国后我国也捕过鲸,规模不大,在黄海由捕鲸船主要是小须鲸长须鲸蓝鲸,露脊鲸捕过一两次,虎鲸捕过两次,其中一次一炮贯穿两头在南海主要在惠州大亚湾和外罗,土法捕

  • 中国裁军历史(中国裁军历史记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共裁军三次:分别为1、1980年:百万大裁军,至1987年,人民解放军顺利完成了体制编制、精简整编任务。此后,又经过几次微调,到1990年,全军员额已减少到319.9万人。2、1997年,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军队转型建设时期的深刻变革。3、

  • 中国缠足历史(中国缠足历史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在封建社会,女人缠足是代表美,三寸金莲,代表女人是大家闺秀。原来我奶奶就是缠足的受害者,从她身上我没有看到缠足的好处,坏处到有很多,走路不稳,一走快就倒,每天晚上把缠脚布一层层揭下来,自己看到那畸形的小脚,眼里露出的满是心酸,想起小时候裹小脚时的疼痛,到老了也很痛苦。所以说缠足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究

  • 中国干旱历史(中国干旱历史记录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江西一直以来风调雨顺,很少出现干旱现象,江西的干旱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江西干旱历史记载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就是1980年的那一次,久旱无雨,河流干枯,导致大批农作物及庄稼因为缺水大面积坏死,当时虽然启用了人工降雨,但是收效甚微。上世纪1951年,星子站水位低于8.15米,今年是七十年来最干旱的